北大自主招生的创新尝试“校长推荐制”,甫一公布便激起舆论的轩然大波。那些痛恨应试体制与考分决定一切的公众,竟会对高校突破应试体制的尝试怀着如此仇视和排斥的情绪。激进与保守,改革与守旧,面对陷入人格分裂的舆论和民意,只会让改革者在现实面前变得无所适从。新闻:江苏首名校长推荐北大学生面试质疑北大 热点调查
公众对高招改革的质疑缘于对腐败公正的忧虑
人们痛恨应试,但更痛恨腐败;人们焦虑于应试毁人,但更焦虑于不公
有识者点出了舆论在高招改革上人格分裂的关键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永远流淌一个血液,这个文化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就是对腐败的深深的忧虑。于是,痛恨应试弊端的改革者们,这时都成了捍卫旧体制的保守主义者:学校不自律,民众怎么放心让你做主。[详细]
纵观北大确定的39所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名单,绝大多数集中于大中城市,大多数是全国或省级重点中学,其中27所中学位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却没有一所真正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中学。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同样是农民们的北大、农村学生的北大,北大的招生改革没有理由“嫌贫爱富”。[详细]
为了一个并不能检验其效果的人才吸引方案,而打破客观,力求主观,这很容易又会使人揣测到潜在的动机。谁人都知,权力以及特权的腐败,有时候并不是明显的、可判别、追究的,尤其是在名额制、极其紧俏的情形下,腐败完全可以以及能够做到全无痕迹的。改进的10分可能,招来的更可能是腐败的百分可能。[详细]
公众更应以宽容试错的心态来审视“校长推荐”
认同自主招生改革的大势所趋就应对推进改革的努力给与信任
我很理解公众的焦虑,对这种矛盾纠结、艰难决择的分裂充满同情,内心也对北大校长推荐制在现实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异化和腐败担忧不已,但我不认为我们可以放任和放大这种焦虑,陷于这种受迫害者的焦虑情绪中,不相信任何东西,不信任任何改革突破的努力,对任何改革尝试都施以怀疑。[详细]
力挺“校长推荐制”的人或许不是因为它的完美,也不是因为它天然让人放心,而是因为这种变革符合教育规律,是大势所趋。“校长推荐制”的核心在“制度”而不是“校长”,这个道理就和“教授治校”一样。说到底,维系一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可靠保障,在于不断成熟与纠偏的制度……[详细]
很多制度要靠实践去试错,靠现实尝试去证明会不会导致腐败,而不能靠逻辑推理。明年招生中北大就要实行这个制度了,为什么不能等实行后,再在实行中通过追踪调查去考察,那些中学校长在现实推荐中到底有没有腐败,到底有没有成为权贵操纵的盛宴,到底有没有侵害教育公平……[详细]
实名推荐,实名就是提醒校长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职业道德,提高推荐的公信力;然后是校长推荐仅作参考,北大解释得非常清楚,不是说中学校长一推荐,北大就会录取,校长推荐的学生只是获得了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还要参加笔试、面试等考察;三是只在少数中学试点,即使个别地方出现造假也不会影响公平——看不到改革者的这些努力……[详细]
即便出现招生腐败又如何,让腐败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也是推动高考改革的一种办法?从制度设计着眼,这不失为打破“高考独木桥”局面的一条路径。既然制度本身具有合理性,又有国外实践的经验,怎么说也值得探索和尝试。以不符合国情作为理由,客观上也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伤害。而这未必就是那些高声反对北大方案者——往往也是教育改革论者的本意。[详细]
舆论更该关注的是以理性促其趋向完善
与其怀疑否定不如切实关注制度和操作层面的完善
改革总是与现实中的问题相伴而生的,但是我们不应因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而否认为改革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是一件好事,但一个好的制度还需要好的配套措施才能更趋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将“校长实名推荐”深入下去,而这些才应是一个理性的人所应关注的问题。
北大公布的具有推荐特权的39所中学,也应受到媒体甚至政府的监督调查。比如,这些学校学生家庭收入的情况与一般学校学生家庭的比较性统计资料等等,应公之于众——这样的监督,在发达国家司空见惯,使许多“贵族学校”在压力下慷慨地给贫困学生奖学金、提供免费教育,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是个不坏的东西,可以预料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必将更大范围地推广。校长是靠不住的,在制度设计上要让公众易于监督,保证制度靠得住,校长能靠得住。惟有如此,自主和公正才能有所保障,徘徊在自主与公正之间的公众疑惧,也才能少一些。[详细]
好的制度还需要好的配套措施
现在北大说了,北大校园的网上要公示一个星期。但我想仅仅这一点可能还不够,中学校长在自己的学校推荐谁,也必须要公示。中学校长和大学校长要讲良心。对于很多中学的重点学校来讲,重点学校中间能够符合推荐给北大的孩子可能不止一个两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农村的孩子,有一个城市的孩子,可能还有一个领导干部的子弟。那么这个时候推荐谁,就完全看中学校长的良心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