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示众 又见示众
温州再爆公捕门 近百名犯罪嫌疑人被广场示众惹争议
  4月23日清晨,温州市江滨路帆影广场警笛阵阵。大约8点钟左右,帆影广场开始实施交通管制,广场两侧临时搭建起铁栏杆…上午9点40分左右,65名犯罪嫌疑人被押到广场上一字排开。公安局负责人在介绍完他们所涉嫌的犯罪情节后,逐一宣读逮捕决定。一场并不鲜见的公开宣判处理大会,却在网上成了热议的焦点[详细]
嫌疑人被押进会场
·云南呈贡县将“花霸”示众 花卉老板拍手称快
   2007年1月9日上午10点,呈贡县斗南花卉市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几名小贩放下花摊踮起脚尖往广场中央张望,“我倒要看看这些大胆‘花霸’长成什么样子,敢在市场里强买强卖,还趁人不注意偷花!”一名本地花农边说边往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子里挤。[详细]
深圳公开处理百名卖淫女和嫖客
·深圳公开处理百名卖淫女和嫖客 千人观看
   2006年11月29日,深圳福田警方召开两场公开处理大会,百名皮条客、妈咪、站街招嫖女、嫖客等涉黄人员被处理。在公处现场,警方宣读犯罪人员所涉罪行,然后读出各人的姓名、出生日期和籍贯。每读出一人的资料,警察便押身边的犯人踏前一步确认身份,然后押回车上载走。现场有逾千人围观。[详细]
“壮严打声威 灭不法者气焰”不是违法的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
·四部门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 禁止游街示众等有辱人格行为
  早在1988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三部门就曾联合发出《关于坚决制止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的通知》,不但要求对死刑罪犯不准游街示众,对其他已决犯、未决犯以及一切违法的人也一律不准游街示众。间隔20年,同一行为再度被明令禁止,从反面证明了对于这一规定的执法现状的乏善可陈。[详细]
温州公判大会
·群众叫好 掩藏不了警方缺少人权意识的事实
  在现场观看的受害者张女士告诉记者,那天晚上她走在街上,突然感到耳朵一阵剧痛,手一摸,金耳环没了,耳朵鲜血直流,一名男子从她身后快速跑过。“政府早就该这样了”,在公开宣判处理大会现场,一些温州市民认为,这样的活动替老百姓出了口气,对遏制犯罪活动有强大的震慑作用。[详细]
·公判大会 赤裸裸侵犯隐私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在公判现场对犯罪嫌疑人公开宣布执行逮捕,这一方式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详细]
·以暴制暴的威慑 是另一种不公
  示众不能起到惩罚和震慑违法犯罪的目的。这样做要么使当事人陷于绝望而自暴自弃,要么使当事人羞辱难当而蓄意报复社会,并不利于对其教育改造。[详细]
示众:视觉暴力数千年来与国人如影相随
老汉工地拾荒顺便偷窃

·示众无所不在 究竟是谁在羞辱谁?
  中国历来不缺乏示众,推出午门也成了看客的视觉盛宴。当一个人被押着游街示众,这让使他们即刻成为罪犯,场面就是证据,围观成了审判。并且,这种“审判”所生成的必定是“铁案”,因为它在道义上承受不起任何错误,所以,后续的所有司法程序都不过是装饰而已了。[详细]

鞋厂工人胸挂“偷窃犯”牌示众
·道义上的暴力 把人钉在耻辱柱上
  死刑兴盛于刑罚的报复时代,泛滥于刑罚的威慑时代,衰落于刑罚的矫正时代。中国的死刑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车裂、凌迟、斩首、腰斩、宫刑等残忍的酷刑令后人叹为观止。在现代文明社会,死囚纵然罪大恶极、罪恶滔天,他依然拥有作为人的某些基本的人权,依然并且应当拥有人的最后的尊严。[详细]
他山之石
美国的小偷示众 ·怎么看美国的小偷示众?
反观我们的“示众”文化,我们可有资格来嘲笑美国“小偷示众”的这一示众判决?[详细]
survey
网友热评
 
查看全部留言  匿名: 隐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