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他们摘下了领带,缩短了会期,出门不再封路。今天,他们又通过中国的“喉舌”新华社,披露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细节。他们的言行让“中央政治局委员”走下神坛,让公众看到了新领导层的血肉。
    “公开、透明是这一届班子的执政风格,”有媒体评价说,“我们希望,他们能带着这种风格继续热身,并让它成为中国的风格。”

张德江:万里撤侨,力稳重庆

知青岁月:吃苦耐劳不摆架子,为蒙冤老革命“平反”

  1968年张德江从吉林省长春市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罗子沟公社插队,属于被称为“老三届”的知识青年。

  今年已经60岁的刘培忠说:“张德江在老百姓面前从不摆架子,他有礼貌,非常愿意接触农民,生产队里的什么活儿他都干,铲地、割庄稼、上山冬采,赶车拉烧柴,放爬犁,有些当地小青年都没有他这种吃苦任干的劲头。他是生产队的政治队长,经常代表七队在大会上讲话,讲的有劲儿,社员们也愿意听。讲的条条是理儿,比老百姓想的还周到。”

  张德江下乡时在太平大队过了两个春节,这两个春节都是他一个人在集体户度过的。每到春节前夕,集体户的同学们都回家和亲人们团聚去了,张德江这时候主动留下来看房子。他从生产队借来一头牛,每天上山去拉烧柴,拉回来再自己锯,自己劈,然后整整齐齐摆放好。为了不耽误活儿,他每天晚上把第二天早晨的饭也准备出来放在被窝里焐着,早晨起来吃上几口便上山去。

  春节过后,同学们陆续从城里返回来,集体户的烧柴已经被他备好了,这个时候他才回家去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没几天就回来。

  有位叫路志清的老人是1948年入党的老党员,屡建战功,1951年入朝作战受伤被俘。由于历史的原因,路志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开除党籍,遣乡劳改。他在村里是管制对象,很受歧视,在历次运动中经常遭到批斗。老人回忆说:“有一天大队治保主任孙广珍找到我说,晚上到七队集体户去一趟。我心里想,今晚儿要是批斗我,就不活了。”

  一进屋,张德江和知青们都在,他温和地对我说,老路,给大家讲讲你的经历吧。听到他这么说,我感到和往常的批斗会气氛不一样,于是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我的经历。听完我的讲述,张德江带头鼓起掌来,他对我说老路不简单,真不简单!然后对大家说,我们今天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那天晚上的事让我很意外,这么多年受到的委屈和不公正待遇被张德江的一席话全部化解了,我的革命经历终于得到了承认和肯定。走在寒冷的冬夜里,我止不住眼里流出的热泪。”

  由于张德江出色的表现,大队党支部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因此成为100多下乡知青中第一个入党的人。[详细]

时任民政副部长的张德江同太平村支部书记合影。

清廉做派:视察在路边小店吃包子,接待四菜一汤不上酒

  一位曾经与张德江在民政部共事过的官员,这样记述了张德江的一次考察经历:

  “我深知陪同部长出差,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还要安排好部长的生活。出发前,我请示德江部长,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好提前准备票。德江部长说,内蒙是个比较贫困的民族地区,到那里出差越简单越好,尽量少给地方添麻烦,就让我的司机开部里的213吉普车前往。由于从北京开车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跑到内蒙境内,我又请示德江部长,中午饭是不是让张家口市民政局安排?德江部长思索片刻说,我看路上不用麻烦任何单位,中午随便找个地方吃点什么就行了。”

  “那时候从北京去内蒙的道路不太好走,车跑到宣化已经临近中午,我提醒德江部长说,司机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德江部长说,找个地方吃饭,顺便休息一下。本来我想找个比较好的饭店吃饭,可是德江部长看到路边有个小饭馆,便让司机停车吃饭。我问德江部长,咱们吃什么?德江部长说,吃包子,每人要一碗鸡蛋汤。吃饭的时候,我一边吃一边笑。德江部长发现我总是笑,就说,老王你在笑什么?我笑堂堂的大部长,竟在这路边小店吃包子喝高汤。他说,这样不是很好吗!既不麻烦别人,又节省了赶路时间,岂不是两全其美吗?!结果,这顿饭我们4个人只用了十几元钱。”

  “到了内蒙以后,不管去哪个地方,德江部长首先强调接待要从简,就餐四菜一汤不上酒。蒙古族许多地方是吃饭必喝酒,尽管德江部长一再强调不上酒,有的地方还是摆了酒,但是德江部长始终滴酒未沾。我们返京的时候,已经快到春节了,民政厅的领导对德江部长说,快过年了,给你们带上一点牛羊肉,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德江部长婉转谢绝说,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过年灾民和贫困户更需要肉,就将这些肉转送给他们吧!毫不夸张地说,这次出差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详细]

张德江在民政部工作时,到河南一家养老院看望百岁老人。[详细]

做官之道:37岁方从政,四次任地方一把手,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1983年,37岁的张德江告别延边大学副校长的职务步入政坛,担任吉林省延吉市委副书记。从1995年开始的13年间,张德江历任吉林、浙江、广东和重庆三省(市)的省委书记,每次总能“力挽狂澜”。

  2002年底,张德江在入主广东不久,就接受了抗击非典的考验。抗非典成功后,广东则面临着经济领域的挑战。在面临可能丢掉经济排头兵的关头,张德江主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2004年,广东已经与江苏、山东拉开了距离。

  在浙江、广东富裕省份长期执政中,张德江也对防止腐败问题有深刻阐述。2007年5月,张德江更是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希望新闻媒体监督我们的言行”。

  2008年4月28日,他担任副总理不到两个月,就遭遇十几年来最严重的铁路事故,两列火车在山东胶济线相撞,近百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张在不到半天内就直赴现场。一个铁路工人看到,这位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眼圈红红的,满脸悲伤。”一位香港的女记者称,张德江“铁腕与柔情并施”。

  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难。张德江连夜赶赴现场指挥,制定了科学救援方案,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7-23”动车事故发生后,张德江在现场看到一个坑内堆放的列车残骸时,明确指示,残骸不能埋,要做好保护和保存,为事故调查提供条件。

  2011年2月中旬后,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启动,12天中,共有35860名中国公民从海陆空渠道安全撤回祖国。这场“国家行动”的总指挥就是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

  2012年3月,王立军事件之后,张德江临危受命到重庆主政后,他很快就进入新角色,不负重托,稳定了大局,理清了思路,重庆很快形成了良好局面。[详细]

2010年,张德江在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详细]

家庭、婚姻:受父亲严格家教影响,与夫人辛树森育有一女

  张德江1946年出生在辽宁台安县桓洞镇一个叫做十八户屯的小地方。说起桓洞镇,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在20世纪闻名中国的大人物——少帅张学良。张学良出生在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并在此度过童年。而张德江的祖居地祁木村十八户屯,距张家窝堡只有不到五公里。

  张德江的父亲是中国的“炮兵鼻祖”张志毅,虽然是老革命家,为中国的炮兵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1964年晋升为少将,但老人家于1997年去世,并未在张德江的政治之路上发挥大作用。然而老革命家对自己和子孙要求严格,光明磊落,这点深刻的影响着张德江。

  2008年“两会”,张德江与夫人——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委书记辛树森作为“两会”中的一对“夫妻档”,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当时张德江是浙江省的人大代表,人大主席团成员;辛树森则是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以及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

  张德江与夫人辛树森他们育有一女。[详细]

2004年8月30日,广州星海音乐厅,著名指挥家余隆带领广东交响乐团举办交响乐鉴赏讲座,张德江登台一试身手。[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