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2012年2月,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地面升降与经济上升有关。

地陷的前兆

1. 井水、泉水的水位突然下降、突然干枯或者变得十分浑浊。 2. 地面鼓起或发生小型跨塌,出现环型裂痕。地下传来土层塌落声。 3. 建筑物会倾斜、裂开。湖水、井水中冒气泡、有旋流。 4. 动物惊恐不安,会有异常反应。有些植物也会出现异常现象。城市输水管道或化学污水下渗。

地陷多是“人祸”

近来“地陷”频发,如果塌陷比较集中,往往是受人为因素干扰所致。比如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溶洞形成负压,加速了塌陷的过程。四川宜宾长宁的塌陷,就很可能与附近煤矿抽取地下水有关,这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浙江衢州高速公路上的塌陷,可能是高速公路下原有溶洞坍塌所致。此外,过量抽取地下水,会使土壤在水位变动和重力作用下,发生塌陷。据报道,崇州怀远镇还进行过地震勘探测量,为了产生人工震源,实施了爆破等操作。这一爆破,致使砂砾石层松动,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了塌陷。因此,也是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塌陷比较集中,还可能与降雨较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