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宋祖英为何主动认错?

宋祖英去金色大厅,确实让不少人跟风

毫无疑问,宋祖英绝不属于那种需要去金色大厅“镀金”的人,但她此番“我开了个坏头”的自批却也并非没来由的矫造之言。因为作为国内民歌领域的代表人物,其一言一行的确会对同行、后辈产生某种示范效应。就拿维也纳金色大厅来说吧,在宋之前还真没听说过国内有多少艺术团体去那地方演出的。在这个意义上,宋祖英来番自批、反省倒也很有必要。[详细]

但金色大厅变中国式k歌房,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但如果仅仅将这一现象的产生归咎于宋祖英个人“开了个坏头”,那么这种反思无疑是肤浅的,要想改变目前这种自娱自乐式的文化“走出去”模式,也绝不可能靠宋祖英“带个好头”,不再去金色大厅表演来实现。

2003年,宋祖英赴金色大厅举行个人演出,拉开了中国乐团和音乐家登陆金色大厅的序幕。之后,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金色大厅。紧随乐团和歌手等专业音乐演出之后的,是由学生、老年人组成的业余合唱团。而随着2012年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管乐团,在维也纳表演《拉德斯基进行曲》、2013年温州房地产女老板李海燕包下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农民工和企业家也宣告登陆金色大厅。给钱就能演的中国式“K歌房”成为了金色大厅的另一张标签。从某种角度讲,“金色大厅”的经,并非是宋祖英念歪的,而是有太多的人,把在金色大厅演出过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提高演出票价的借口。[详细]

宋祖英的作自我批评也是分组讨论的一部分

想知道为什么宋祖英会在两会上做自我批评,了解当时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3月9日上午,在“两会”政协文艺组分组讨论时,宋祖英针对现在国内扎堆在奥地利演出的现象,接过政协委员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谭利华的发言,说出了“我是开了个‘坏头’”这样的自我批评。紧接着,她说:“后来者应该有一个审核审批的过程,我们艺术走出去应该代表国家水平,国家应该有一个规范,是不是国家能控制?用一个标准审批?”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宋祖英也是想通过自我批评来引出“加强国内文化艺术‘走出去’的审核”的讨论话题。

两会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宋祖英的言论,一时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除了“金色大厅热”本身已然成为了一个“灾难性”的问题外,其做自我批评的行为,也让人感到惊讶。事实上,两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都存在着。

官员公开检讨工作不足,两会是重要窗口


周生贤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汇聚一堂共商国是,国家政府官员也聚集在一起,不少官员选择利用两会这样的机会自我批评,向大家就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道歉。2012年两会,不等记者开口追问,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就为去年物价未达标做了自我批评:“2011年的物价形势确实比较严峻,全年物价涨幅是5.4%,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控制在4%左右这样一个目标。作为价格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今天也借这个机会要做自我批评。在稳定物价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有一些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或者说没有做好,没有能够实现4%这样一个调控目标。”

之后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加入了自我批评大军:“作为环保部长,在控制氮氧化物问题上今年没有完成任务,总理承担了责任,我今天也想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北京团向两会的代表表示我们愧疚的心情,并对这个问题检讨。[详细]

无批评不代表:钟南山“炮轰”医改

无对于人大代表而言,批评是他们的权利。给政府工作“挑刺”,则是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支持,是对人民群众真正的负责。现如今,两会参政议政的民主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敢于毫不留情地向有关部委提出批评意见:3月5日下午,广东代表团组举行开放团组会,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第三个发言,没有寒暄、没有客套,他一开口,直接“炮轰”医改:“这五年的医改没有明显的突破,有些地方甚至更差了一点。”[详细]

跟政府“叫板”,政协委员火药味最浓

在今年两会的政协文艺界小组讨论上,冯骥才发言称,政协委员要敢于批评,这一点他倒不必担心,因为在跟政府“叫板”方面,政协委员们的火药味是最浓的。2013年,在政协首次提案协商会上,有的“遭遇”媒体狂轰滥炸的部委长官,竟招架不住委员们激烈质疑,频频拭汗,连连感叹:“委员的质疑比记者更专业、更犀利啊!”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岳福洪痛批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违背市场规律过度干预经济,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并把这一现象表述为:“政府如果让你养猪,你养鸡就对了。”在会下,这种批评也没有停歇,对于官员读博一事,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让记者把他的意见直截了当的写出来:“官员读博士,水分很大,我不赞成。”、“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学识却狗屁不通。”[详细]

参加两会,不能光有张批评的嘴

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光有嘴上功夫

两会期间,既是代表委员展示个人风采的绝佳时机,对于他们的参政议政水平,也是一次集中的考评。不过,代表委员们也不能光有一张批评的嘴,如果将批不批评作为代表履职合不合格的标准,那也有失偏颇。而官员们面对政绩不过关,也不能简单的一句道歉就能了事,曾经在两会上自我批评的环保部部长,今年面对着更加严峻的雾霾问题,竟然躲起了猫猫,换而言之,就算他出现在媒体面前再做自我批评,却拿不出实际的治理行动,也无法让天空中的雾霾消散。

批评都去哪了?不只是见诸报端 ,更要汇总提交

人大代表们的批评意见,并不是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过过嘴瘾这么简单。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将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送至大会秘书处或者有关机构。大会秘书处设立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机构,在代表驻地设有工作机构接收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将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交本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为方便代表,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还为代表制发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信封。

“批评的坏话”不必非得等两会再说

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两会寄予的最高期望,未必是在开会期间能清议出多少花儿来,更在于借由会议的形式,提醒代表委员们做好平时的履职工作,把惊人之语说在关键时、把“坏话”撂在节骨眼上,以期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毕竟,两会不是奥斯卡,也不是巴黎T台,代表委员们没有必要把真知灼见预留到三月去集中展示。全国两会更不是善治智慧的斗秀场,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PK赛,具体的程序仪式固然重要、好的议案提案固然养眼,更重要的还是“台下十年功”,是“润物细无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