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湖水上涨,岸边的芦苇只剩顶部一段没有被淹没。
自6月中旬的连场暴雨之后,太湖流域至今已一个多星期连续超过警戒水位,这是太湖流域自1999年受台风暴雨影响超过警戒水位以来,近年来罕见的水位连续多日超警戒情况。
一边是水位不退,一边是气象部门再发预报,太湖流域一带近日还将有强降雨。
与水为伴的太湖人,在这样可能带来危险的高水位下的生活又是如何?
记者昨天直奔我(浙江)省沿太湖岸线最长的长兴县,在那里,有沿太湖的35公里堤坝,有沿湖而居的10多万人口,有地势较低的10多万亩农田……
湖水“悬”在农田上 500多台排水设施严阵以待 对于长兴沿着太湖边的这35公里堤坝,袁寸心了如指掌。
这位长兴县防汛办副主任这几天的工作就是围着堤坝转。
和袁寸心一样,张若强的眼光也始终放在了堤坝上,虽然四十出头的他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可村里安排他巡逻着一段大堤,这个憨厚的汉子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毕竟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老张知道自己这个任务说简单也简单,可说重要是真重要。
其实,在大堤上忙碌的人远不只有张若强和袁寸心这么几个。自从入汛以来,在35公里的太湖大堤上,每百米就有派了一个“岗哨”,24小时专人轮流值班,责任落实到每镇每村每户每人;而太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是24小时在大堤上巡逻,进行防洪技术指导和即时防汛预测。
同时,民兵随时准备着,大量的块石,500多台排水设施,15万只编织袋,以及冲锋船等严阵以待。
一切的忙碌,从今年六月开始,已经夜以继日。
在长兴的大部分环湖地区,太湖的警戒水位是1.86米,六月中下旬太湖的水位都超过了警戒线,昨天是2.03米,依然超过警戒水位十几厘米,但是由于沿湖地段地势较低,太湖水位已高出大堤内农田达35厘米,倒灌险情十分严峻。
在湖水相对较深的新塘大桥,桥墩上画着测量太湖水位的红线,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看到太湖水位显示3.8米,而新塘管理所所长周新龙介绍,这一水位依然超过警戒水位10厘米以上。
袁寸心告诉记者,因为之前的大雨造成了环太湖沿线的雉城镇、洪桥镇、夹浦镇的近六万亩短暂被淹,“就是因为湖水水位过高,一时间雨水不能顺利排出。”
幸好,全县出动了上千台排涝水泵,十多万人迅速“搞定”没有什么损失,沿湖居民的生活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但看着烟波浩淼的湖水,袁寸心还说不能放松,水位还超着警戒线,气象部门预测依然是未来雨情不断。用老袁的话说,他们幸亏已按最坏的情况做了准备,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万无一失,一定要万无一失,绝对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我们的工作不够到位,让大家的心悬起来。”
渔民:偷闲晒网抢摘西瓜 水涨了,还不时有大雨,这些日子,那些靠湖吃湖的渔民们又生活得如何?
雉城镇彭城村的一位“渔民”老魏笑着对我们说,要是放在以往,这么大的雨自己早就没事情可做了,不过自从自己一家开始养鱼之后,雨的威胁早已小了许多。的确,这里的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养殖户的池塘里的鱼虾,依然在欢快地跳跃,池塘的水也没有异样。
不过,那些依然在湖上打渔为生的人们却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
我们赶到洪桥镇的渔民村,放眼望向湖中,几乎没有什么渔船,甚至岸边也不多。不太熟悉水上生涯的我们觉得有点意外,一番打听才知道,为了避风躲雨,船都是停到湖边的内河里去的。
七拐八拐,我们终于在一条内河里找到了以渔为生的夹浦镇的几户渔民。当找到他们的时候,这十来户渔民正在船舱里打扑克,都没有出船捕捞,问是不是因禁渔期的关系,年纪68,却已经在太湖边捕了55年鱼的高乐小告诉我们,如果不是涨水,去捕虾和那些贴湖底的鱼倒是可以的,但这段日子水位太高,网抛下去到不了底,就抓不到鱼,“再下雨风又大,不安全,所以只能待在家里了。”
高乐小口中的“家”,也就是这几条船,他们的吃住生活全在船上。
同样,在湖边的新塘村,个子不高的渔民老杨慢慢的踱着步,一边走着一边往桥下看水到底涨到了什么位置。新塘村也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渔村。老杨看的是他的那艘捕鱼船,停靠在岸边随波起伏。“水涨高了,小渔船不好开出去了,风大浪大,太危险了。”老杨告诉记者,这几天不能出船,“很闲哇”。老杨的语气里透着点无奈。
而47岁的老渔民顾锡宜也同样有点着急,他说目前还处于禁渔期,不能捕鱼,抓点虾自己吃吃是可以的,“只是现在抓不到,也没的吃了。”
说到如今最大的盼望,“最好水位降个60公分左右,那就可以够到虾了。”顾锡宜用黝黑的手比划了一下。
不过,也有正在忙碌的。不少太湖边上的人家除了靠水吃水之外,也有了岸上的忙碌。时下正值采瓜旺季,不少家里种着西瓜的渔民都晾起网去采西瓜了。
一路沿着太湖走过去,凉爽的风中,没有惯常的鱼腥,倒有阵阵的瓜香飘来。(甘剑勇 屠悦 俞力培 林云龙)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