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联盟精选 专 题 活动展览
 
图片观赏 [  华商报 ]
 
 图片说明

老油坊 仍在工作的文物

  “轰———轰———”木榨的声音沉闷有力,伴着伙计们哼出的号子声,仿佛把人带进那久远的年代。即使是远隔数里,你也能闻到那浓郁的四野里弥漫着菜油的香气。
   老油坊历史悠久,不少地方以油坊命名,比如油坊镇、油坊巷、油坊沟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至今仍保留着非常传统的老式榨油坊却并不多了。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五峰山里的刘家油坊,就是现今为数不多的手工老油坊之一,大约有上百年的历史了。50岁的刘西武技艺老到,他的油坊每百斤油菜籽能出菜油30多斤,在方圆百里久负盛名。

  刘家油坊很有代表性,是手工老油坊的一个缩影,在如今机械化自动化盛行的日子里,它依然是全手工操作。在一个有6孔窑洞的院子里,因陋就简,老刘的油坊占了最大的两孔。

  诚信是老刘的立业之本,这也是祖上的遗训。油菜籽从晾晒、过滤、磨坯、蒸烧、榨油到分坯,丝毫都不能马虎。把筛选好的菜籽晒干,然后放到石磨上磨成沫,再放到蒸锅中蒸熟。蒸好了,工人们忍着烫,把冒着白气的熟菜籽装进袋子里,再用钢丝箍好,包成坨子放进油井中,油井每次可以放5个坨子,然后再利用杠杆原理把油压出来。每一次对油井中的坨子都要压三次,清亮的油才一滴一滴地渗出,整个榨油过程需耗时24小时。用现代化机械生产的菜籽油,从原料进入机器到最后拧开龙头,一次性灌装几十桶,只需3个多小时。每年开坊的时候,老刘要请三五个“伙计”帮忙,刘志平、刘笔正、范东林是他这几年常用的工人、得力的助手。但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老刘不管多忙,总是要亲自“掌舵”。若不经心,影响了出油,那可是要砸招牌的。

  说到未来,现代化的榨油机器已出现,目前已取代了一些手工老油坊。但农民认为老油坊榨出来的油口味醇正,而且也吃不惯机器榨出的菜油,这样,老张的油坊暂时还没受到威胁。

  “你别看这会儿生意这样红火,它已不像以前整个年头都不停工,现在一年只有两个多月时间开工,这一行毕竟已是夕阳产业,被取代是迟早的事。你看城里的人现在吃的都是色拉油什么的。也许过几年以后,就是农村人也开始大量食用了!”老刘没有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孩子,他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

  生活中的一切就像老油坊的存在与否一样,一切随其自然。当明天来到的时候,今天就成为过去,也就像今天的老油坊,有一天它不存在的时候,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淡淡而久远的回忆。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 文/图

一些上年龄的人认为手工作坊油醇香有味
从菜籽到菜油要经过20多道工序,忙时,老刘(左)还得请人帮工
蒸熟的菜籽打碎再蒸,老油坊里是一个体力和技术并存的行当
 
将蒸好的菜油坯用钢丝捆紧,要两三个人配合才能完成
沾满油的手洗完后,水都成了“油”
 
油坊位于相对偏僻的沟边
 
老油坊里的大梁有10米长,采用的是杠杆原理
   
 
 

视觉联盟:重庆时报  东方早报  华商报   京华时报  竞报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