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目前交通拥堵的难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北京花费大笔资金,建设了越来越宽的、起起伏伏的马路网络。而在高峰时段,马路又变成了拥堵的“动态停车场”。快速增长的车辆,无情地吞噬着缓慢扩张的路网。就是投入再多的资金和扩大路网建设的规模,难免重蹈覆辙。所以解决拥堵的关键不是怎样加快交通建设,而是挖掘现有道路的潜力,研究如何在高峰时段依然保持路网最佳与有效的通过能力,并以此为管理目标。 一个信息化综合管理的学科叫“系统仿真”,它在航天、水利和核电等大型工程中应用多年,提前发现存在问题,寻找最佳运行方式,使整个“流程”安全顺畅。我们既然有了“神五”这样成功的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为什么在城市交通改革中不去采用呢?就是奥运竞赛信息化系统,如果不做严格的仿真,难免现场不会出现问题。 想要充分发挥现有主干道路的通过能力,只有建立仿真系统,采用智能管理,非此莫属。办法是,利用交通管制,在高峰时段适度减少对环路和快速路的过量车辆注入,并以此为参照,陆续减少相邻支路远端入口的注入车流,最终延续到控制拥堵区域周边的停车场的“车辆流出”。从粗放式的被动交通管理,到“通行时间和路由调控”,最后实现“流量限额管理”。把交通管制从“流向控制”,上升到“流量管理”。 如果车辆在快速路上要多等待20分钟,因此降低了整个路段的通行速度;那么,让车辆提前在支路,甚至是停车场、办公室等候10分钟,等候道路畅通或是绕道而行,又有什么不好。道路建设绝对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随意需求”,让车辆和行人服从“通过能力”的综合调控,是惟一有效的交通法则。 解决仿真分析和量化管理的资金应当各与1—2个立交工程相当。国家系统仿真中心主任游景玉教授就认为,再修建10个立交工程,也不能解决交通拥堵。城市管理者应该拿出1个桥的费用,来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上的“城市路网”,大幅度提高北京的交通管理水平。 □徐祖哲(北京 研究人员)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