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今冬明春严防SARS卷土重来 > 更多消息
武汉进行“SARS疫苗动物实验”(图)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28日08:31  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编者按:为了早日研制出“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场“SARS疫苗动物实验”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秘密进行。11月2日,本报记者陈勇获准入内,“全副武装”,全程采访。这是“P3实验室”中唯一的新闻记者。19日,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又经过4天“隔离”,23日,陈勇回到本报编辑部。22天中,陈勇见证了动物实验的全部过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也写下了他在“P3实验室”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武大医学院副院长孙理华在中央监控室指挥。
  武大实验室“临危受命”

  湖北日报记者陈勇通讯员蒋明

  5月,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地展开SARS疫苗研制实验,他们发现缺少足够大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即“P3”)动物实验室,疫苗研制进度严重受阻。

  就在这时,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从武汉带回去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武汉大学有刚刚建成的大型P3级动物实验室,可以同时进行20只猴子的实验。

  5月28日,科技攻关组十几位专家疾驰武汉。

  看到武汉大学自筹2000万元资金、历时2年建成的“P3”动物实验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设施完备的动物实验室。

  科技攻关组当即决定,停止其它任何实验,在此扩建规模更大的P3动物实验室,为国家SARS科研服务。

  今年4月,中国医学基金会新药发展基金管委会筹措1.5亿元人民币,组织北京华特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世康科技开发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百欧赛地生物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单位的专家联合研制“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9月,疫苗已经完成了小动物实验。管委会副主任丁若愚来到武汉大学,看到实验动物中心的条件和医学院多学科的优势后,委托武大医学院开展SARS疫苗的猴体实验。

  武大医学院当即答应了合作事宜。副院长孙理华告诉记者,当时并非没有顾虑,毕竟SARS疫苗动物实验风险很大,难度很大,偌大的武汉,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实验人员承保。“但是,如果我们不接这个项目,国内其它地方又没有这样标准的实验室,‘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制就得暂停。SARS是全人类的敌人,为了让SARS疫苗早日问世,我们义不容辞!”
每完成一个步骤,实验人员都要相互消毒。
  实验人员小心翼翼地拿着装有SARS病毒的注射器。在“P3”实验室的日子

  湖北日报记者陈勇通讯员蒋明

  一、战前准备

  10月13日晚,来自四川的18只恒河猴秘密运抵实验动物中心。此前,从武汉大学医学院各部门抽选的23名专家和骨干提前住进了隔离区。实验人员按低、中、高三种剂量,给猴子注射了SARS疫苗。并准备给它们注射SARS病毒。

  记者当即向武汉大学医学院提出申请,要求进入“P3”实验室,全程跟踪采访。

  29日,武汉大学医学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湖北日报记者进行独家采访。

  日报总编辑宋汉炎叮嘱: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不给身体留下任何后遗症。

  11月2日,经过培训、抽血检查和预防处理,记者进入了隔离区,与实验人员会合后,开始了对“SARS疫苗动物实验”的关注。
攻毒后,没有疫苗保护的猴子精神萎靡。
实验人员观察10毫升SARS病毒是否解冻。
  二、紧张的攻毒

  11月5日是给猴子攻毒的日子。内衣、隔离服、防护服、三层手套、二层口罩、一次性隔离服、防护眼镜、呼吸面罩、深筒雨靴……进入污染区时,攻毒人员已是全副武装了。

  11点钟,当SARS病毒从-85℃冰箱里取出来时,室内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尽管它仍然装在一个不锈钢内胆的保温瓶里,但因为是第一次与SARS病毒如此近距离接触,魏文进博士小心翼翼地提着保温瓶,左手托着瓶底,脚步也放缓了。

  SARS病毒在307室的生物安全柜里分装,装入14支注射器。

  汤宏斌硕士和实验员鲜巧阳一起进入305号污染区给猴子攻毒。平常很简单的注射,此时变得很复杂,一是因为猴子不会配合注射,二是因为操作空间狭小,实验人员必须将手从有机玻璃门上的两个小圆洞伸进去,才能进行注射。

  汤宏斌先关闭负压柜的送风,把排风开到最大,再开挡板按钮,把猴子挤压到靠近窗口的地方。猴子这时已经无法挣扎了,汤宏斌顺利地完成了麻醉。他从铝合金盒子里十分小心地取出一枚注射器,注射器里装的是活SARS病毒,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他屏住呼吸,目光一直跟着针尖走,1秒、2秒……,一滴、二滴……,病毒慢慢流进了猴子的气管。

  303室可没这么顺当。一间负压柜的电动挡板坏了,猴子躲在里面,人无法靠近。主管技师王勇受命进去排除障碍,攻毒不得不暂停。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故障一时还无法解决,盒子里的SARS病毒针温度却在慢慢升高,必须冷却才能保质。在实验室外待命的司机王波开车疾驰水果湖麦当劳餐厅,买回冰块才解了急。

  下午5点,最后一个从实验室里出来的人是鲜巧阳,他拽着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有气无力地告诉大家:14只猴子攻毒全部完毕。
实验人员给疫苗安全性评价的猴子洗澡消毒。
  三、遭遇停水考验

  第二天,意想不到的停水使整个实验室经受了考验。3个月前,外电传新加坡实验人员感染了SARS,国务院领导要求加强国内“P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止有害微生物带出实验室,避免人员感染。

  中午12时,没有水。中央监控室询问学校水电中心,对方告知是自来水公司减压检修,估计晚上才能来水。实验室里的6个人不能洗澡,高压消毒柜里被污染的器械和医用垃圾不能消毒。

  因为防护服使用4小时后不能有效阻止病毒入侵,继续留在半污染区就会增加实验人员的危险,实验人员在半污染区等待了几个小时,被迫撤离。6名实验人员脱掉脏衣服,又穿上不透气的一次性隔离服,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才敢走出实验室,在完全防护的条件下直接进入隔离房间,继续等待。

  下午5时,第二批人员进入实验室,给猴子送水、喂食。晚上9时,第二批人员完成了工作,水仍然没来。

  22时,孙理华副院长向校长报告停水的事,校长刘经南马上向武汉市长李宪生求助。李市长当即指示自来水公司:关闭其它输水管道,保证实验室用水。

  23时52分,水终于来了。这时,未能洗澡的实验人员已经等待了12个小时。实验人员虽有怨言,但表示宁愿自己多吃苦、多受罪,也不能给环境造成污染。

  四、抓捕“毒猴”

  18日下午4时,中央监控室的值班人员正在观察303室的17号“毒猴”(阳性对照组,只攻毒而没有疫苗保护的猴子)。猴子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它竟然会四肢协调并用,后肢用力蹬着窗口外层的有机玻璃,前肢向右一扒,窗口被它打开了。

  值班人员迅速报告了总指挥。因为猴子呼出的有毒气体直接排到房间里,一只猴子的排毒量是病人的4倍,临时派人进去已经来不及了,正在307室做检测实验的侯炜博士临危受命。

  他立即奉命进去,先关上窗口,再用消毒液对窗口一阵狂喷,接着用胶布把窗口粘得严严实实。离开时,他才发现这只笼子的电源线被猴子拉断了。

  第二天,为了彻底解决17号“毒猴”的威胁,总指挥派王勇和鲜巧阳进入303室排障。他们带了一根长长的电源线接到17号猴子的笼子,但电动挡板被卡住了,无法把猴子推出来。从外面传递进去的狗夹也无用武之地,聪明的猴子抓住狗夹不放,让实验人员无可奈何。

  在中央监控室看到这一幕的总指挥,心悬了起来,一怕实验人员被猴所伤,二怕猴子逃跑。两位勇士已经顾不上接受电话指令,果断出击,用戴帆布手套的手抓捕猴子。两人看准机会同时下手,一人抓住一只猴前肢,一场惊心动魄的“毒猴抓捕战”才宣布结束,王勇和鲜巧阳被大家誉为“排弹专家”。

  五、减肥速成

  “P3”里面无小事。这是实验人员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实验人员相互检查防护措施,为对方消毒……任何一个步骤都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实验室里的每件东西,大到整箱的消毒液,小到一把剪刀都要从外面传递进去。每天传递进去的物品达300多公斤。高级技师唐志姣和办公室主任李湘东的准备工作非常细致,大家称赞:我们需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暂时没想到的东西也准备好了。

  进去的人都是两人一组,一人当主持,一人当助手。医学院主管技师王勇和实验员鲜巧阳相互配合,成为非常默契的伙伴。年近六旬的总指挥孙理华为了让其他人休息半天,自愿进入半污染区当“二传手”。

  在实验室里最大的问题是呼吸困难、大脑缺氧,导致头昏。

  魏文进博士是攻关组乒乓球种子选手。然而,几次进出实验室后,他与记者对阵时,常惊叹记者的球技进步之快。大家说,不是记者球技进步快,是你进去多了,缺氧让大脑反应迟缓。

  给猴子拍X光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攻毒前,X光片是请武大人民医院专家拍的。攻毒后,进去拍片风险很大,不能再让医院专家来了。王勇和鲜巧阳通过电话向专家请教,临时学习拍片的要领。猴子从负压柜里拿出来拍片,危险更大。由于没有防辐射的设施,他们被X光照射了7次。

  医学院病理生理系教授朱润庆是病理解剖方面的专家,他自告奋勇参加攻关组。15日,他用整整一天完成第一批猴子的解剖。17日,他又连续观察病理切片十几个小时,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6点多。

  实验结束时,大家发现:女实验员变苗条了,男实验员变瘦了,体重平均下降了2公斤。大家笑着说,我们搞实验,顺便参加了一个“减肥速成班”……

  19日,我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取得成功。消息灵通人士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于近期批准疫苗进入临床实验。届时,世界上第一种SARS疫苗将在中国问世。

  SARS灭活疫苗动物实验项目负责人孙理华说:“没有科研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没有团结协作、不怕吃苦、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SARS疫苗动物实验不可能成功。”[短评]勇敢的“新闻战士”

  齐致
湖北日报记者陈勇在P3实验室自拍像。
从污染区里出来,实验人员已是筋疲力尽。
  11月8日是记者节。这天,《北京青年报》发表长篇调查报道《干记者原来挺危险》。报道说,在京、沪、穗三地展开的统计结果显示,58.4%的被访者认为记者行业属于高危职业;65.5%的人认为保险公司有必要推出“记者险”。

  就在这个记者节,我们的记者陈勇,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度过。

  记者节前的11月2日,他带着照相机,走进了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与数十名非典科技攻关专家一起,关注着“全人类共同的敌人——SARS”疫苗的研制经过,一待就是22天。

  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是仅仅只有一瓶之隔,冰箱内低温保存的活SARS病毒,以及作实验用的18只恒河猴。没有别的目的,记者的行动,只不过是为了让每一个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科研人员的无畏和奉献精神,感受到科学战胜非典的信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那些正在承受不幸和正在奋勇抗争的人们,无论怎样艰难,都有人和他们一起走过。

  在记者节前后,我们的同行用自己的勇气和果敢,诠释着记者这个称呼背后的意义、责任和职业精神——

  记者,被戏称为“无冕之王”,那是比喻职业赋予它的某些权利;

  记者,被称为“社会的良知”,那是道德和职业对它的期盼;

  记者,被誉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那是指它肩负的职责和使命;然而,我觉得,战士,用战士这个称呼,似乎可以更为简练地概括记者的工作和生活。

  君不见——3月20日凌晨,伊拉克战争爆发。战火燃起之前,各国都在撤出自己的侨民、商务机构甚至外交人员,新闻媒体的记者却纷纷赶赴巴格达。

  在全国人民共同经历的抗非战役中,大批记者深入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无惧死亡的威胁,记录下人类与病魔抗争的分分秒秒。还有,本月23日,本报记者杨平与湖北电视台记者罗锋正在航拍即将通车的襄(樊)十(堰)高速公路,飞机不慎撞上高压线,从50米高空坠地。钻出摔坏的飞机,帮忙救出同事,将情况报告报社后,杨平又开始了写稿和采访。

  与死神擦肩而过,刚经历生死之劫,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

  协和医院院长戚可名教授的一句话,也许是最好的理解和褒奖,他说:“看看这些记者,看看他们面对危险的态度,记者也是真正的战士!”

  本版图片均为湖北日报记者陈勇通讯员蒋明摄【相关报道】(04-21 08:45)(04-2108:45)(04-2108:45)(04-21 08:45)(11-28 06:44)(11-2807:33)我省新发现一疑似非典病例患者系天门在京打工人员 已病逝(04-21 08:27)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