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族“清洗”折磨科索沃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25日13:55 来源:海南日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在度过了22日的哀悼日后,科索沃“3·17”暴力事件已经得到控制,北约增派的2000名维和士兵也陆续抵达。然而,这次事件并不是偶然的自发民族冲突。正如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22日在视察冲突地点后所说:“上星期,由阿尔巴尼亚族极端武装人员策划和组织的事情,令人无法接受。”
有组织的种族清洗
在视察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夏侯雅伯敦促阿族领导人明确谴责这次针对塞族的暴力事件。他说:“暴力事件是耻辱,应当受到谴责。”
塞尔维亚和黑山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兰科·克尔加将军20日向媒体透露,塞黑军方情报机构早就掌握了科索沃阿族极端势力的行动计划。他们精心策划,要对当地塞族居民进行大规模清洗。但军方不清楚阿族极端势力的具体行动时间。
同一天,联合国驻科索沃特派团团长哈里·霍尔克里和联合国驻科索北部地区负责人米切尔也分别表示,最初,他们误以为这是一次自发的民族冲突,因此骚乱暴发时显得束手无策。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这是一次蓄谋已久、有组织的种族清洗活动。
联合国驻科索沃北部地区特派团警察部队司令巴林·波林20日发表声明说,阿族极端分子发动这次种族清洗行动的借口———所谓塞族青年袭击阿族儿童,并造成他们溺水身亡的事件,根本没有任何证据。阿族极端势力企图利用这一偶然事件实现其事先策划好的种族清洗计划。
北约难逃其咎
塞尔维亚政府总理科什图尼察19日发表声明说,科索沃发生大规模对非阿族的种族清洗活动表明,联合国特派团和北约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近5年来,他们在政治和军事管理上是失败的。
科索沃民族问题由来已久。从上世纪60年代起,阿族就提出独立问题。80年代后期,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采取强硬政策,加剧了民族对立和仇恨情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直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的巴尔干半岛作为其推行欧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经过78天的野蛮轰炸,终于迫使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签定了城下之盟,被迫接受北约进驻科索沃,但前提是各方都必须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而这个决议的实质是在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在科索沃实现和平和民族自治。
然而,北约维和部队1999年6月进驻科索沃以来,不仅没有认真执行这一决议,反而奉行“扶阿压塞(塞尔维亚族)”政策,偏袒和纵容阿族极端分子,给“科索沃解放军”戴上了一顶“科索沃保安团”的合法帽子。这支以阿族极端分子为骨干的非法武装势力迅速膨胀。北约轰炸结束后,在南联盟军队和警察部队撤离之际,“科索沃解放军”以胜利者身份迅速抢占地盘,接管企业,占据地方政权要职。在北约维和部队眼皮底下,阿族极端分子在科索沃到处制造事端、从事杀人、抢劫、爆炸、纵火、绑架、走私毒品和武器甚至“种族清洗”等罪恶活动。科索沃成了阿族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为所欲为的天堂。在这次暴力冲突中,“科索沃保安团”成员竟肆无忌惮地开着油罐车和消防车,闯入一些塞族人聚居的小镇。他们向塞族民宅、医院、学校、邮局等建筑物喷洒汽油然后点燃。杨成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