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重庆新闻 > 重庆日报
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NEWS.SOHU.COM  2004年07月02日07:17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具有一定工业基础,重化工业有相对优势,但整体工业化程度较低,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特作出本决定。

  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壮大重点产业,优化工业布局,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改革开放,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不断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整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实现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遵循以下重要原则:坚持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关键。充分认识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着力于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着眼于全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

  始终以惠及全市3100万人民为宗旨,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果体现在实现充分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

  一、努力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在新世纪前十年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要努力实现五大发展目标。

  (一)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基础上,2007年增长1.5倍,2010年实现翻两番。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17.8∶41.4∶40.8调整为2010年10∶50∶40。

  (二)工业集中度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07年达到88%,2010年达到90%。北部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007年达到45%,2010年达到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年均增长3.5%,到2010年力争达到3000户左右。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销售收入上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3.1万元/人·年,提高到2007年的8万元/人.年,2010年的11万元/人·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07年达到150亿元,2010年达到300亿元。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0年的4.5吨标煤下降到3吨标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分别提高到95%、80%和85%;201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2.5吨标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5%。

  (四)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的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12.8%提高到2007年的25%,2010年的30%。工业企业专利授权数每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市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每年有明显提高。大中型骨干企业产品开发系统实现信息化比重、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比重、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数控技术比重,2007年分别达到60%、50%和40%,2010年分别达到80%、70%和65%。

  (五)人民生活和就业水平显著提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略多于当年新增劳动力和新增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43.9%提高到2007年的55%,2010年的60%。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3.1%提高到2007年的45%,2010年的5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二、集中力量发展四大重点产业

  (一)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夯实汽车零部件基础,增强自主开发能力,走资本构成多元化、企业组织集团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产品市场国际化的现代汽车产业发展路子。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建立汽车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摩托车质检中心和综合试验场。加强国际合作,整合优化产业资源,以骨干企业集团为依托,集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构建融制造、研发、商贸服务为一体的“中国汽车名城”。力争到2007年全市整车生产能力达到100万辆,2010年达到150万辆,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5%。发挥整车、系统、总成的带动作用,发展一批零部件优势企业,建成面向全球供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推动摩托车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形成比较完备的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研发能力,主导车型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当期国际水平。形成3-5个国际著名品牌,建设国内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摩托车之都”。2007年产销摩托车700万辆,2010年达到900万辆,整车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整车出口占全国比重达到60%。

  (二)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化水平,把重庆建成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内重要的内燃机、环保成套装备、仪器仪表、军事装备及军转民技术等四个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大型输变电成套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船舶及配套产品制造业等四个优势行业。壮大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系列模具、医疗成套设备、优质材料等六类重点产品。以产品链为基础,发展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新兴产业。

  (三)择优发展资源加工业。加强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坚持保护环境,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相对集中布局,合理开发优势资源,促进资源加工业有序、可持续发展。

  优化提高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链。建设长寿天然气化工、涪陵化肥、万州盐化工三大化工园区。发展天然气基础原料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洁净能源四大领域,开发乙炔、甲醇、二甲醚、醋酸、氯碱和氨六大系列产品。延长加工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长江上游综合化工基地。

  优化提高矿电联产产业链。加强电源项目建设,扩大装机容量,改善电源结构,继续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电源供给体系。依托电力资源和优势矿产资源,发展铝生产和精深加工,建成国内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有效利用锰矿、锶矿和钡矿资源,建设国内重要的锰业和锶盐、钡盐生产出口基地;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发展干法旋窑大水泥、高档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新型建材和优质钢材系列产品。

  优化提高食品加工产业链。充分利用我市多数区县具备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条件,结合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加快建设各具特色、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乳品、肉类、果蔬、薯类加工业,改造提升粮油加工、烟草加工、酒及饮料、酿造调味品行业。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特色产品。加快形成国内重要的肉类食品加工基地、柑桔饮料产业中心和榨菜及酱腌菜产业带。

  优化提高现代中药产业链。巩固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地方特色的道地中药材基地,推广应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快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形成在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中药产业群。

  优化提高纺织服装产业链。以苎麻、丝绸加工为重点,发展麻类植物产业和茧丝绸产业,建成三峡库区天然织物产业基地。突破染整瓶颈,发展名牌服装,增强“渝派”服装市场竞争力。

  优化提高竹木浆纸产业链。发挥竹、木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发展大型竹浆和木浆造纸。

  (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长江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培育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壮大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智能化仪器仪表、光电子元器件及微机电系统、数字医疗设备、汽车电子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生物工程产业,以新型抗生素和重大发酵药品、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物加工和生化工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建成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重要基地。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脱硫、清洁汽车等环保装备业及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关键技术。机电一体化产业,着重开发生产数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材料产业,重点实施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9大类工程化项目,形成轻合金、天然气化工材料、工程塑料、先进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优势。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和提升第一、第三产业方面取得一批效益显著、易于推广、有重庆特色的成果。

  三、切实抓好四大战略任务

  (一)优化调整工业生产力布局。加强三大经济区布局规划指导,依托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都市发达经济圈,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高速公路外环布局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新兴工业组团。渝西经济走廊,重点发展与大工业配套的加工业,突出发展汽摩配件和大型机械加工、五金和铸锻加工、建材、制革制鞋和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发展能源、矿电联产、农副产品、林产品和中药材加工、天然气化工及盐化工、化肥、建材和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

  把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构筑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板块。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关联产业链接,培育发展专业分工突出、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加快北部新区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北部新区汽车城和光电产业基地。加强对特色工业园区的分类指导,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实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到2010年,北部新区、特色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超过500亿元,实现“再造两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二)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推动企业工艺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和物流系统信息化水平。加快工业装备数控化改造和更新,力争2010年重点骨干企业装备水平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技术研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到2010年,力争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都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中型企业都建立市级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结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加快新产品及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抓好原创性科技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建立专利资助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企业专利服务活动,不断增加发明专利数量,增强我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

  结合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经营战略,强化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和实施先进的产品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导企业尽快实施国际通行的专业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重视驰名商标的培育和发展,加强质量和计量保证体系、标准化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到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三)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推进清洁生产,搞好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化工、建材、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创建环保模范企业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快主城区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到2007年完成主城区29家重污染安全隐患企业搬迁治理。加快三峡库区及影响区工业废水治理,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共生伴生资源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主要资源综合利用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实施企业系统节能管理和水电气油煤综合节能改造,推进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制定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的双赢目标。

  (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发展吸纳劳动力强、就业弹性大的创业型、科技型企业和都市型工业。促进纺织服装、皮革制鞋、印刷包装、家具制造等行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发展精密仪器仪表、珠宝首饰、玩具、文体用品等楼宇工业;培育能工巧匠,开发具有民间特色、反映民风民俗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美术品。

  充分发挥商贸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潜力,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主城现代都市商业以及万州、涪陵等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发展会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巩固提升特色知名旅游品牌,加快传统旅游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深度开发一批新景区新景点。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发展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四、大力实施四大保障措施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企业经营者选聘市场化。推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整合重组国有资产,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参股控股、债务重组、兼并收购等途径,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优化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缩短管理链条,建立科学的公司集团体制。对劣势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推进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授权经营制度和经营目标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基本解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的关闭破产;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建立健全市和部分区国资监管委员会,完善国资监管机构、国有控股(集团)公司、企业三级国资营运体系。对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重在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科学的经营决策机制和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选配、建设,人事劳动、收入分配等企业运行机制。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要坚决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一切行业和领域。认真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工业调整改造项目建设。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发展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型非公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构建融资、创业、培训、技术、法律、质量、市场、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和各类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一步完善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咨询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产权交易所等中介机构服务功能。

  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消除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组织起来再就业。加快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就业培训,规范和监督企业用工行为。健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

  (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策划一批工业招商引资战略性项目。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和制造基地。发展加工贸易,带动外商投资。到2007年外资参与度达到10%,工业类外商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20%;2010年外资参与度达到15%,工业类外商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25%。

  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重庆造”出口规模。培育出口导向型产业,加快通用机械出口基地建设,争取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引导企业与国际规则接轨,按照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口。建立采购商和供应商信息数据库,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加强口岸建设,构建通畅、协调、高效的“大通关”通道。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达到30亿美元,出口依存度提高到8%,2010年外贸出口48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到10%。

  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开展资源开发型境外投资,建立境外战略性资源基地,形成稳定、多元、可靠的资源供给渠道。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国外技术及信息资源,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发展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利用中国与东盟“10+1”协作机制带来的商机,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新领域和新方式。跟踪落实渝港“9+1”、渝澳“8+1”合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多方推介、联络和对接活动。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建立完善对内区域合作工作机制,巩固发展长江沿岸城市、西南六省区市七方以及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省市的经济联系与协作,加快引进国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推进川渝黔经济社会全面合作,共同打造长江上游经济带。

  (三)发挥人才支撑保障作用。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人才投入、创业、评价、激励四大机制,搞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在渝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调整学科设置,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开展科技实验联合攻关,培养多层次人才。启动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建设技工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成为建功型人才。以重大项目引才聚才,结合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汇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分配激励政策和奖励机制。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以十万计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能推进技术产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以百万计具备较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

  (四)加强新型工业化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市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事机构设在市经委。负责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重大项目实施。建立市领导分线指导重点产业发展制度,实行市级部门和区县分类评价考核制度。

  加强城乡发展的统筹协调,全面实施“三百工程”,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的机制。加强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注重解决三峡库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产业空虚问题,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发展环境建设。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大交通、大通信基础设施构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和能源供给保障体系。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依托寸滩、涪陵、万州三大港区建设物流基地;依托工业园区,结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一批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培育发展一批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物流交易信息网络,构建辐射内外、联系紧密的多层次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进一步落实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开发和市里扶持北部新区、特色工业园区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鼓励新产品开发的政策。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和完善出资人自主决策机制、民间创业投资机制,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协助国家开发银行做好中小企业贷款试点,引导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对市属国有企业在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实行“打包”处置,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用好国家支持库区产业发展资金和后期移民扶持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05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工业用地,严格依法征用土地并给予合理补偿,在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前提下,对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依法给予支持。鼓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开发利用共生伴生资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实行激励性政策。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依法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建立政府部门领导与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负责人热线联系制度,加强政企信息交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诚信制度,健全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质量技术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倡导和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所有企业都要增强新型工业化理念,把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切实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机制相结合,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配进重点企业领导班子。改进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方式,对符合任职条件的党委会成员,按照法定程序推选进入董事会、经理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发挥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意义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本决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要素资源,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表:重庆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重庆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注:1、四大重点产业包括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2、城镇化率指标2003年的41.9%为按1%抽样调查推算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其他三个指标是按五普口径计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03年开始市统计局均发布1%抽样调查推算数据。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