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评论
近日来国家在汽车信贷方面动作频频,先是通用、福特、大众等汽车金融公司获准在中国开业,尤其是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8月18日签订了第一单,又有《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出台,并于10月1日实施。这一系列的动作仿佛都在暗示,在车市低迷的状况下,加快汽车信贷的实施,以期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也许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一种迫切希望。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汽车信贷从年初的35%一下子降到现在的不到10%。就算理由再充分,面对诺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没有人会希望如此。汽车厂商价也降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但车市依然不旺,与去年火爆的光景大不相同。
我们看到,《召回细则》出台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细则》出台了,《汽车信贷管理办法》出台了,有消息说“汽车三包”也有望于近期出台。这些利好消息如此集中地出现,让苦等汽车消费“国民待遇”的中国消费者如久旱逢甘霖,一时还真有点不适应。一位读者致电本报称,这是不是表明国家在拉动汽车消费上开始动真格的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出手了?
笔者本人向来支持汽车消费,但汽车厂家出尔反尔、阵脚大乱的频繁降价,着实让本人挨了好多次消费者的骂。今年以来,再也不敢轻易鼓动别人买车。但与读者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我们的消费者对于降价虽然很在意,但也非常明白降价总是会有的,买了也不会太后悔,只是对消费环境其中就包括召回、贷款等内容表现出无奈。有些外国朋友宁肯花高价租用一辆车,也不愿去买。这不是人家小气,来中国工作不了几年,花上多一两倍的钱一次付款购买,还是有些吃力,而且所买的车可能在国外早已过时。现在好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首次规定允许外国人贷款买车,这将开发出一批新的汽车消费群体。
虽然消费者对零首付的期望落空,但新车首付最低两成的规定也比较合理。在信用体系缺乏、监管无从下手的当下,国家在考虑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得为车商想想,总不能让车商去承受那一份“不能承受之重”的高风险。否则,消费者愿意贷款购车,而借贷方面设置阻力,车贷推行起来也还是有一定难度,免不了又得提高门槛。这当然不是中国人同银行和银监会的初衷。
此前在讨论车市为何不旺时,有专家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车贷问题。现在这一问题得到了舒解,加上10月份车市本来就会转旺,消费者购车将再次迎来高潮,可以想见,一场汽车厂商的促销大战又将兴起,郁闷了大半年的经销商们应该紧锣密鼓地做准备了。
侯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