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c.gif) |
我国制成新原理磁悬浮列车 造价低于德国技术(图)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4年09月23日10:13 来源: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nimages/c.gif) |
|
免费 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2001年8月14日,我国首辆磁悬浮客车在长春客车厂下线,这标志着我国继德国和日本之后,成为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客车技术的国家。新华社记者 迟海峰摄
新华网上海9月23日电(记者刘军)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AS-3型磁悬浮列车,长2.63米,宽1.25米,可乘坐6人。样车将在今年10月份第18届国际磁浮列车和线型驱动展览会上展出,与德国和日本的磁悬浮列车同台竞技。
磁悬浮列车是以磁力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其核心是磁浮技术,即依靠列车上的磁体和地面路轨上的磁体相互作用而离开地面浮起来,大大减少了行驶中的摩擦阻力。
据介绍,MAS-3型磁悬浮列车是由上海科学院磁浮技术首席科学家、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魏乐汉研究员发明并试制成功的。它区别于世界上现有的德国EMS型和日本EDS型磁浮技术,被同行专家称为“另类磁浮”,具有独特的优势。
MAS-3型磁悬浮样车,是利用车载磁体与轨道磁体间的吸力和斥力的共同作用来产生悬浮力,单位作用面积悬浮力比德国式的EMS型和日本式的EDS型大20%。德国EMS型磁浮每公里的造价为3.3亿元人民币,而MAS型磁浮每公里的造价仅为0.5亿元,而且占地面积少得多。
此外,MAS型磁悬浮列车与德国EMS型磁悬浮列车、日本EDS制磁悬浮列车相比,还具有悬浮力大且不需控制和双向稳定,悬浮、推进、导向三大系统的结构都比较简单、能耗低、推进效率高、车厢自重轻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这些使它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大众交通工具。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