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特别报道:探访长征出发地与落脚地的变迁


NEWS.SOHU.COM  2004年10月09日09:17  来源:新华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纪念日。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历经风雨70年,今日长征路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请看本刊组织的来自长征出发地与落脚地的报道。

  红色浪潮涌于都

  郑宗群

  江西省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出发地。境内的于都河是红军长征经过的第一河;县城东门的渡口,是红军长征第一渡。70年后,记者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来到于都河畔。

  长征村、长征小学、长征大道、长征大桥、长征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在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处处都能见到和长征相关联的名字。

  1934年10月16日傍晚,红军主力从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万里征途。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从于都县城东门踏上浮桥渡河,率领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道封锁线,向西挺进。

  当地一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当年,于都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响应扩大红军的号召,为红军送去5000余名新兵。他们组织上万名男女老少,奋战4天为红军找来800多条船只架成浮桥。他们帮助安置留在于都的6000余名红军伤病员,最多的一户农民主动要求安置7名红军伤病员。他们还组织数以万计的民工参加运输队、担架队,跟随红军长征。

  多少年过去了,尽管于都河畔支援红军捆绑浮桥的呐喊声,欢送好儿郎当红军的铿锵锣鼓声,运输队支前的匆匆脚步声早已远去,但一代代于都人却依然忘不了那叱咤风云的艰难岁月……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于都刚刚拂去战争的硝烟,便筹建了长征第一渡的纪念塔、纪念亭各一座。80年代中期,并不富裕的于都,拨出专款建起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馆。1996年,又建起“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碑园。1998 年,全县党员和民兵纷纷捐款,建成“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群。

  漫步于都县城,街头巷尾的宣传栏、各乡各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宣扬长征精神的标语、宣传画随处可见。

  长征精神已化作激励于都人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巨大精神力量;继承、发扬红军的传统,已成为于都人自觉的追求。

  如今,红军主力在于都渡河的8个渡口全部建起了大桥。先辈们是搭浮桥去打天下的,而于都人是走长征大桥去闯世界的。过去以农业为主的于都,现在已逐步建成矿产品加工、建材、机械、食品、针织服装5大支柱产业。引进外资也实现了零的突破,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40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倍。新千年至今,于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每年增长9%以上,是改革开放前的20多倍。

  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于都人淡忘了曾经在这块土地上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红军,更没有忘记岁岁年年传播和弘扬长征精神。

  于都有90个放映队,每年下乡放映以红军为主题的电影1.5万场。县采茶剧团创作的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竹篙寨的小红星》,演出数载,依然场场爆满。于都的中小学生,每年夏令营活动都要重走一段长征路。以长征第一渡为主题的群众性歌咏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他们还利用“红色资源”推出了“于都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

  2002年,于都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长征广场,为的是在这里看红军戏,听红军歌,参观红军留下的革命遗迹,进行更多更好更生动形象的红军传统熏陶。

  站在于都东门渡口,看着双帆船形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上红星闪闪,记者不由思绪万千:70多年来,长征其实从来就没有结束,用无数烈士鲜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一直激励着革命后来者勇往直前。83万于都人正接过红军的火炬,和全国人民一道昂首阔步进行新长征!

  绿色革命富吴旗

  陈钢 刘书云

  从遥感地图上,一般可以看出一些山脉河流。然而,记者却分明可以看出一个县的区域版图,就像粘贴上去的一张剪纸那样清晰和准确,这是陕西省吴旗县留在大地上的绿色印记。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今吴旗县),结束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此,吴起镇作为长征落脚地而著称于世。如今这里已建立了吴起革命纪念馆、吴起镇新窑院革命旧址等,“红军长征到吴起”的横匾挂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室旧址上面,十分醒目。

  据史书记载,吴旗县曾是一个山川秀美、林草丰茂的富庶之地。由于无休止的战乱和自然灾害,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全县一片荒山秃岭,10万农民人均年产粮食也只有60公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

  不能让吴旗的老百姓再穷下去!1998年,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吴旗县做出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小尾寒羊的决定》,并确立了“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舍饲养畜、林牧主导、强农富县”的发展战略,像当年的“大生产运动”一样,在全国率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

  汽车进入吴旗,浓浓的绿意扑面而来。从毛泽东故居向下望,窑洞星罗棋布,每一孔窑洞就有一户人家,就有一个吴旗人种树种草的动人故事。

  长城乡羊毛滩村农民高海宇用新编的信天游唱道:“崖畔上栽树山峁峁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胜过粮苗苗,退耕退来好光景……”

  是的,为了鼓励农民舍饲养羊,吴旗的干部与农民结成“羊亲家”,自己出钱买来更新换代的羊羔交给农民饲养,并提供技术指导。风险干部承担,收益农民分成。

  周家湾镇阳洼村农民杭树俊与镇上干部结成“羊亲家”后,小尾寒羊存栏很快发展到49只,获利6200元。在杭树俊的影响下,阳洼村舍饲小尾寒羊的农民当年发展到89户。

  柏占富这个44岁的陕北汉子,是吴旗县第一个响应号召退耕还林的农民。1998年之前,无论他怎样努力,那20多亩旱地打出来的粮食仅够一家人填饱肚子。退耕还林后,他在自家的庭院打起井,搞起大棚种植,一年的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是种粮的20多倍。

  以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对于祖祖辈辈都住在窑洞里的陕北农民来说是多么的遥远,而今突然间这么快就实现了,连外国的专家都跑到山沟沟里看他的大棚蔬菜,真好像在梦中啊!

  自1998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吴旗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55.5万亩,退耕地治理地块林草有苗率平均达到85%以上。创造了惊人的生态奇迹!

  延安市山川秀美办公室主任张翼告诉记者,把大片耕地重新还给自然,大量垦荒种粮的农民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养护人,这种逆转在中国农耕史上还是第一次。

  尽管近几年遭受了特大旱灾,吴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是以10%的速度递增,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80元。

  吴旗县变了!告别了“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十年九大旱,三年两不收的”窘况,出现了“山清水秀,田平路畅,果丰畜旺”的诱人风光,成为今日长征路上率先奔小康的一面鲜艳旗帜!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