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5月份以来,市公路运输管理处针对我市汽车维修市场经营不规范的状况,联合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组织开展全市汽车维修市场专项行动。通过此次专项整顿,全市汽车维修厂的结构布局趋向合理化发展,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在此次专项整治中,运管部门主要突出了3个重点;一是调整维修厂结构布局。对乡(镇)维修厂店,坚持鼓励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以逐步解决边远地区车辆维修难的问题。今年,全市乡(镇)新增三类维修厂(店)14家,对城区过多、过乱、占道经营的维修厂(店)坚决实行关、停、并、转。二是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整顿期间,对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的维修厂店限期进行整改。三是加强经营服务质量监督,依照国家汽车维护标准GB/TI8344—2001的规定,对厂(店)车辆维修项目、维修质量以及工时定额收费等进行了认真清理。据统计,整改行动共限期整改二类维修厂10家,处理超范围经营、擅自降低项目维修标准的厂店12家,查处转卖维修出场合格证的问题2起。
为加大监管力度,该处对整顿期间发现的问题坚持严格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整治不留尾巴;同时,坚持阶段性整治与经常性监管相结合,确保整治不反弹。
(王 娜)(稿源:益阳日报)(编辑: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