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新闻晨报》报道,今后上海的教师如果当众宣读或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就有可能属于违法行为。
正方:成绩就该“暗箱作业”
盐城 刘宝庆
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以来都是被老师随意公布的,这一做法早就应该被禁止,现在上海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首先,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从一个年级、一个班来说,学生的考试成绩肯定有好有差,如果公布了学生的成绩,无疑会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是不厚道的,也是有违学生意愿的。我们知道,有多少学生在老师公布分数以后,精神上受到压抑,有的整天无精打采;有的在学校、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学习成绩并没有因公布了学习成绩而提高;有的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了邪路。
其次,公布学生成绩也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学校是接受知识的,既然接受知识就应当有宽松的外部环境,每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而且把学生的分数上墙,排出名次。这看似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其实是不科学的,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仅起不到“鞭策后进”的作用,反而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当然,学校老师可以绘制“学生成绩变化表”,作为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了解学生学习上的波动趋势,但必须进行“暗箱作业”,不把学生成绩的隐私公开化,这才是现代文明、科学的教育方式。
反方:成绩榜不是原罪
山西 大丫山
“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这项制度上升到地方性法规高度,从表面上看,彰显人性化。但细细一捉摸,并非完全如此。考试成绩“不排队、不公布”也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与不足。成绩不排名,学生就不知道自己成绩的具体定位,就没有一种紧迫感,学习时就会有所松懈。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外界力量来鞭策才学得好的学生,没有了外界的压力,成绩很难提高。
相反,教师通过巧妙的方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让学生明白学业成绩有差异、名次有先后是一种事物客观存在的事实,并通过成绩排名来激励学生上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手段,它还远没有沦落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以往见诸报端的一些因排名榜伤害学生的事情,究其根源,多是因为教师在公布排名榜时用了极不恰当的方法,使学生难以接受,比如老师的动机不良、语气带有讽刺意味、眼色带有鄙视色彩等等。换言之,教师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教师使用了不恰当的言行举止。
《江南时报》 (2004年10月21日 第四版)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