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南方网

“孔雀”依然“东南飞” 透析深圳人才竞争力


NEWS.SOHU.COM  2005年01月04日11:16  来源:南方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南方网讯 辞别2004年,迎来2005年,深圳人才引进的史簿上,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三个突破。

  第一个突破——一年吸纳大学生首次超过3万名。数字显示,自1997年1月启动“每年接收万名毕业生工程”始,深圳已引进12万名莘莘学子。有人作过统计,这相当内地为深圳创办了几十所大学。

  第二个突破——引进海外留学人员首次超过6000名。12月下旬,超6400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引进“海归”逾千人。深圳,已成为“海归”的首选城市之一。

  第三个突破——年度在站博士后首次超过100名。这些学术与科研精英,分布在39家博士后工作站。其中,企业博士后数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从9年前仅一名博士后,到今天的初具群体效应,鹏城对“金字塔尖”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倍增。

  “孔雀”依然“东南飞”——人们不禁发出感叹:深圳这座因移民而起、因人才而兴的年轻城市,凡二十多年,一直保持着独特的人才吸引力!

  数字突破的背后,是人才比较优势的突破。

  有识之士已注意到,此番的“东南飞”,与彼时的“东南飞”,在人才迁徙的吸引力因素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主要依靠特区品牌、先发优势与优惠政策等条件,现在,主要依靠经济实力、创业环境与市场体制等资源。

  这是一种新的人才竞争力。

  它意味着,在挑战与机遇中,深圳的人才优势在变化转化,而不是弱化淡化。新的人才竞争力,明显体现在五个层面:战略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环境竞争力。

  透析之一:战略竞争力

  每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都会有人才战略,深圳的特别之处在于,坚持拿来主义,深化拿来主义,是所有人才战略的核心。

  2004年,深圳的人才之年。几个月内,大事不断。7月,首次科教人才工作会议召开;8月,首度政府组团赴香港揽才;10月,首届人才高交会举行。

  人才之年,实质上是人才战略之年。

  因为,科教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树立科学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用20年时间,建立东南亚较有影响的现代人才良港的目标。这是宏观人才战略。

  因为,赴港揽才,短短一天时间,1万多人进场,1200人达成意向,激发了港才北上的冲动,开创了“政府作为+市场主导”的深港人才互动新格局。这是区域人才战略。

  因为,人才高交会,3天内吸引了9万多海内外人才进场,这一国家级的盛会,深化了高交会的内涵,探索了科技与人才互动的新模式。这是市场人才战略。

  记者观察到,不论哪种层面的战略,一个突出的核心是:坚持长期引进人才策略,大量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深圳人才战略的创新,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是:坚持拿来主义,深化拿来主义。

  特别的人才战略,是特别的历史产物。

  新兴移民城市的一种“通病”,一直影响与制约着深圳:一方面,城市历史短,高校少,深圳本土的人才生产能力不足,另方面,产业升级与发展迅速,产业队伍需求旺盛。供需失衡,人才紧缺,深圳一直居危思危。

  深圳需要拿来。

  回顾历史的纵坐标,可以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以干部调动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引进大学毕业生为主,再到新世纪瞄准海外留学人员,人才的拿来,是深圳拿来主义中最具节奏、最有韵律的一段音符。

  有人这样总结:没有拿来主义,深圳就不会有人才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集聚。人才拿来主义,是相当一段时期人才竞争力的惟一路径。

  比较发展的横坐标,又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也需要不断拿来主义。这是一条国际经验,也是一种历史规律。

  城市以上海为例,这个国内的人才传统产出地,也在拼命地吸引埠外人才。一是海外人才,近几年已有3万多海外人才回归上海。二是国内优秀人才,上海提出的口号是柔性引进,把人才最好的时段留在上海。

  国家以美国为证。它的教育经费是全球最高的,培养的人才也是全球最多,但拿来了几百年。不仅拿传统人才,更拿高科技人才,不仅拿成熟的人才,而且拿成长中的人才,抢人才青苗。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持续拿来?

  一份调研报告是这样描述的:深圳出现引才弱化的苗头,有其深刻的背景。这边厢,国内外人才竞争加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迅猛发展、渤海经济圈的重新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启动、珠江三角洲兄弟城市的快马加鞭,导致人才分流加剧。那边厢,深圳已从高速发展期进入相对稳定的持续发展期,传统产业的人才需求已趋饱和,而急需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又呈全球性供给不足等。

  挑战与困难还有许多,它表明,新世纪深圳拿来的条件变了:

  面对人才流动的买方市场,不只是你深圳选择人才,人才也有资本选择你深圳。“孔雀”在东南飞,也在向东飞、向北飞。

  站在全球经济与人才竞争的高度,把握世界人才流动的机遇与规律,再一次居危思危——深圳决策层敏锐地认识到,深化拿来主义,提升人才的战略竞争力,需要超前的眼光,不断的创新,超常规的发展。

  提升战略竞争力,首先从观念上创新。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多次指示,要加大人才战略对策研究,并参与了各层次的人才调研,指导策划了一系列的人才创新。有人感叹,“我们的书记市长不愧是人才书记、人才市长。”

  正是在这样的格局下,2002年底,深圳人才研究协会成立,继高级顾问、规划顾问后,政府又汇聚了一批人才战略研究顾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春节后不久,市委、市政府专门邀请全国人才大会文件起草组副组长、著名人才专家沈荣华,给全市领导干部讲人才课。

  “不少内地城市把引进外资作为第一指标,深圳要把引进海内外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作为第一指标。”一定要既重视跑项目、筹资金,又重视跑人才、聚人才。一定要既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又重视优化人才环境。“既讲求经济GDP,更追求绿色GDP、人才GDP”等等,这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提升战略竞争力,正从政策上创新。

  与过去突出优惠政策不同,近几年出台的人才与人事政策,主要突出体制创新,扫清体制的障碍。比如,2004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区域创新体系中,人才被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再如,在专业技术人才调进计划管理方面实行改革,对高学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及其配偶和随迁子女的调进入户实行核准制。2002年3月,市政府颁发《深圳市办理人才居住证的若干规定》,去年初,又颁发了第一批海外人才居住证等,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深工作。

  有人注意到,近几年,在深圳市委全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才的篇幅更多了,危机意识加强了,对策也更细了。有人统计过,世纪之交,关于人才定位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从整体人才资源开发到人才是第一资源,从单一市场、单一资源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从人才特区到人才自由港,从人才强市到最后定位于现代人才良港。

  提升战略竞争力,正从方式上创新。

  坚持“走出去”。不仅走到内地,而且走出国门。历史比较发现,深圳引进海外人才存在一个频率加密的过程。从10多年前率先政府组团赴美国揽才,到2001第二次“故地重聘”,间隔9年;而从第二次到2002年的第三次,却只有1年之距。2003年,又首次赴欧洲招聘。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人才群体中树立了深圳求贤若渴的国际形象,而且实实在在招到了优秀人才,“势”与“实”兼得。

  高级人才引进方面,从1999年起重点引进各类学科带头人,高新技术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对于深圳急需、但又暂时无法来深的高级人才,深圳的企业主动出击,将研究所、实验室设到高级人才集中的地区。比如,中兴通讯、华为、长城等,都在海外内地建有研究所。从引人、引才到引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院士也“拿来”。1999年5月,引进牛憨笨院士,结束了深圳没有“两院”院士的历史。现在,已有6名院士落户深圳,不定期来深圳解决技术问题或学术讲座的,仅政府邀请的每年至少就有上百人次。

  海内外的有识之士,同样关心着深圳的人才战略。

  一位香港学者指出,深圳光移民是不够的,需要更多地移进高校与研发机构。10多年前,香港创办了香港科技大学,对整个香港教育在国际上的排名产生了较大影响。教育发展了,本身就是一个关联度极高的产业。这一经验,深圳可借鉴。

  “引进解决的是精英问题,培养解决的是基础问题。人才生产能力与深化拿来主义,深圳两方面都要继续加强。”在记者与沈荣华的一次对话中,他提出这样的建议,

  ……

  深圳的人才实力,在竞争、开放与关注中,不断与时俱进。

  2003年底,人才总量由建市初期的6466人增加到82.22万人;从只有2名工程师到482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700名博士、3.53万名硕士;专业技术人员57.54万人,人才队伍平均年龄为31岁。人才结构、文化素质结构、专业技术水平结构、产业和行业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

  海外人才迅速集聚,呈现成为新的牵引型人才群体趋势。

  深圳的市级大医院,一半的院长是“海归”,市人民医院有60多名博士,一半以上也是“海归”。在金融界,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的许多政策与制度,大部分出自“海归”之手,平安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绝大多数拥有留学背景,总裁张子欣是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高材生。作为国际港口城市,西部港口群中的赤湾港,其管理层是由一批留英博士组成。

  “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才密度,深圳或许是全国最高的之一。”在参加完人才高交会后,一名外国朋友如是说,“我们在人才发展的坐标体系中,看到的是一条迷人的微笑曲线。”

  透析之二:经济竞争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才是往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机会较多的高处走。深圳人均GDP超6000美元,这种“高处”,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2003年深秋,深圳招聘团奔向大西洋,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举行3场招聘会,刮起一阵“深圳旋风”。

  当招聘团团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宗衡在各场推介会上介绍,深圳经济发展迅猛,一座城市的年GDP相当于内地一个中等省份时,往往引起全场轰动。

  首次奔向大西洋,引发“海归”东南飞——共有4900余人次进场应聘,约450名应聘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其中95%以上为硕士学历,1/3为博士学历,10多家用人单位与几十名应聘者当场签约。

  中国驻几国大使馆官员一致评价,从应聘者规模、层次和效果看,这是近几年国内各省市在当地举办的最为成功的人才招聘活动之一。“回祖国创业、到深圳圆梦”的口号在广大留学人员中引起共鸣。

  “深圳经济实力带来的工作与机会诱惑,实在难以抵挡。”一名在英国工作了多年的留学人员告诉记者。

  人才流动规律中有一条马太效应,即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人才竞争性强,但人才吸引力也越强,而越是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虽然最需要人才,但人才吸引力越弱。他说,“显然,深圳属于正向的马太效应。”

  “海归”深圳的浪潮,溅起太多值得思索的浪花。首先,反映了人才回流的临界点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会出现部分海外人才回流,当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时,就会出现大规模海外人才回流。新加坡等国莫不如此。

  这是一种实力势能:深圳经20多年发展,人均GDP超6000美元,已跃入中等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流的盆地优势。

  这是一种残酷事实:国内一些城市,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让深圳,推出的创业园面积超过深圳,但吸引“海归”仍不太理想,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尚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能让“海归”大规模扎根的经济临界点。

  其次,经济竞争力表现在企业揽才行为上,往往就是高薪网才。

  2002年8月北美大陆的招聘活动,在招聘现场高薪的单位摊位前人流总是最长。开出30万美元年薪觅执行总裁的深圳华昱机构,吸引了近30位高层次人才应聘,还包括4位洋专家。他们,既要前途,也要“钱”途。

  以钱为“网”捉大鱼,薪酬的高投入,追求的是效益的高产出。平安保险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仅洋专家就有300多名,他们最高的年薪达数百万元人民币,比在国外的收入都高。但他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薪水。

  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主任吴邑文分析,现阶段“海归”人才回深圳工作的比创业投资的多,约占七成。于这些高级打工白领而言,薪酬高低,乃决定是否回国的关键一票。

  无独有偶,不久前公布的一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深圳经济竞争力与人才竞争力的关系,作了另一种“殊路”却“同归”的注解。

  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如果按照200个城市的比较数据计算,深圳综合竞争力排第三,人才本体竞争力排第二,可谓比翼齐飞。记者注意到,该报告给予深圳人才吸引力的评价中,有这么一段话:“它良好的城市发展和增长预期、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就业机会、排名第一的收入水平和增长预期。”

  有意思的是,这种统计,并没有出现全国与地方的口径差异。随后深圳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2004年工资指导价位显示,2003年深圳从业人员年均工资2.55万元人民币,高出北京的2.41万元和上海的2.21万元,位列全国第一。

  深圳,又名鹏城。经济发展的大鹏展翅,带动绵绵不绝的“孔雀东南飞”。

  根据权威机构对人才与经济的依存度研究,对深圳人才发展影响最大的前十项指标中,包括人均GDP、人均进出口额等两项重要的纯经济指标。

  深圳决策层的共识是,深化拿来主义,关键是搞好自己的经济,经济发展了,才有拿来的条件与资源。

  经济发展形成的盆地优势,在正确决策中不断强化。两组数字为证。

  第一组数字:2003年深圳实现了五个“一千”的重大突破。即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新增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跃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第二组数字:去年1-11月经济全线飘红。尤其可喜的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1%,稳居世界前四位。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4.3%,超过前年全年,区域性航空中心的雏形开始呈现。

  有人开玩笑:“海港加上空港,能不造个人才良港?”

  透析之三: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聚导致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加速产业集聚,这种共生效应与乘数效应,是深圳人才引进的重要经验,也是一条国际规律。

  对于一年接收三万大学生的“磁吸现象”,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主要理由是,现在每年数百万毕业生,不是深圳吸引力大,而是大学生过剩找工作难。

  “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只说对了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深圳用人单位有旺盛的需求。没有真正的需求,难生有效的供给。”市人事局局长陈安仁如是评析。

  剃头挑子两头都热——深圳的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集聚能力,正在充分释放。

  细分可以发现,对大学生“胃口大开”的,从类型看主要是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行业分主要是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以今年为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构成的非国有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占了需求总量的60%以上。从专业需求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等排在前列。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除华为、比亚迪、金蝶等老牌民企外,深圳一批新成长的民企,成为引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大户。2002年和2003年,民企华昱机构两度赴海外纳才,招聘总裁级人选。去年赴港揽才,民企又成为大买家。报名参聘的近300家单位中,民企占了五分之一。京基集团开出50万美元年薪招总裁,深圳安托投资公司一口气推出50余个岗位。

  对此,华昱机构总裁陈阳南的解释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需要大批国际化的民企。深圳民企已发展到快速国际化的新阶段,经营理念需要因时而变,由市场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进入到人才国际化的核心层面。下熟了“中国象棋”,要学会下“国际象棋”。

  这是一种在竞争中形成的优势——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不断调整与发展,深圳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它们,正是深圳引进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三大“蓄水池”。

  先看金融业的吸引力。

  深圳,国内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都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该行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1.02%,但研究生占全市研究生的比例高达15.2%,而且,创造了深圳GDP的九分之一。

  2004年12月14日,一个特别的日子,深圳发展银行迎来了两位“洋掌门”:董事长蓝德彰和行长韦杰夫。这家深圳证券市场“000001”号的上市公司,同时引进两名最高管理人员“外脑”,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属第一家。两位“洋掌门”选择深圳,一个共同的理由是,深圳发展银行拥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又面临迅速成长的中国金融市场。

  且听几名博士的心声。

  毛志荣博士,深圳海外人才居住证一号证拥有者,几年前从美国回深圳证券交易所工作,他说,这种吸引力,表现在想像空间,“想像力”就是吸引力。获得北大法学博士学位的杜要忠,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锻造”了两年后,选择了继续留深工作。他说,深圳有适合金融证券业高层次人才施展拳脚的舞台,深交所每年招收10名博士后进站,但报名的都超过百名博士。

  再看高新技术产业。短短十多年成为深圳第一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第一人才增长点。

  调查显示,2002年全市从事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骨干企业有950家,员工总数超过26万人,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近5万人。2002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超过工业总产值的50%,成为人才总量最多的产业。

  如今,深圳在吸引和利用高新技术人才方面已形成了“共生效应”和“乘数效应”——一个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吸引、消化甚至自己培养一大批人才,滚动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携带技术成果到深圳来实现产业化。

  “共生效应”与“乘数效应”,体现了人才与产业“接近”的共振优势。

  有关调查表明,深圳现有人才总量中,第二产业占55%,第三产业占44%,第一产业占1%,产业结构分布是,制造业占45%,这与我市的产业结构是相适应的。

  人们常说,深圳本土大企业有“四大金刚”,即中兴通讯、华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它们的成长路径,同样是这两种效应最典型的注解。

  中兴通讯与华为,作为高科技领域的“两大金刚”,虽然经营理念与发展策略各有不同,但都有两条相似的曲线。一条是人才集聚曲线,一条是产品产值曲线。以中兴通讯为例,自1999年开始,已有5000多名高校毕业生加盟,大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整体人才队伍稳健发展,从1997年上市时2600人增加到现在的15000人,其中博士、博士后400多人,硕士5000人,平均年龄28岁。人才带来的“乘数”是,产品产值从几个亿到几十亿中,再到几百亿元,成为民族通信业的旗帜。

  2003年12月29日,深圳人才论坛在五洲宾馆举行。招商银行马蔚华行长的发言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他在用人才集聚之道,破解公司的扩张之谜。

  “招商银行从小到大,员工由原来的3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人,由1亿元的注册资本发展到5300亿元资产规模,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分行,人才是关键。”马蔚华说,“招商银行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银行,但是效益最好的银行。因为,人才的质量决定服务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决定银行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发展。”

  马蔚华还引用了一个“人脑”与“电脑”的故事。该行2003年6月3日获得国际CHP奖,是中国企业获得国际计算机应用界的奥斯卡奖,成功的关键是电脑的后面有一批优秀的电脑人才,总行电脑部人员几乎占总行管理人员的三分之一。“人脑”控制“电脑”的结果是,该行网上银行业务全国领先。

  深圳正在进行的产业创新,将形成新的人才集聚。前年底,深圳提出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战略,适时发展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专家指出,这些带动能力极强的产业,必然形成新的人才蓄水池。

  从世界经验看,许多成功的城市沿袭的都是产业与人才共生的发展路径,比如美国的底特律,成为世界汽车业的制造中心后,不仅全美国,就是全世界的汽车业工程师、博士等都自然往这里集聚。人才随着产业走,这是规律。

  对深圳的这种变迁,有人作出有趣归纳: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以土地换资金;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以资金引产业;新世纪,主要以产业聚人才。

  透析之四:市场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作为最高层次的资本,流动才会增值。以市场为主导,深圳初步形成了从引进培养(生产),到使用流动(消费),再放大增值(升级)的人才链。

  深南大道,深圳形象的一种标志。发生在短短几公里距离之内几个有意思的变化,颇具标志性的意义。

  10年前,外地游客光顾最多的或许是位于华侨城的世界之窗与民俗文化村。没有自然景观的深圳,在深圳湾畔“再造”了全世界全中国的著名景点。

  5年前,人们常去参观的可能是位于大沙河西岸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缺乏先进技术的深圳,在方圆几平方公里之内,移植了五湖四海的数百家科技企业。

  再过一年,人们可能最关注的是位于竹子林段的深圳人才公园。较少自生人才的深圳,期待刚奠基、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有形人才市场,继续拿来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才俊。

  从景点到企业,从技术到人才,正是市场这根魔棒,缔造着深圳一个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奇迹。

  市场对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深圳的突出特色,同时是深圳的模式创新。市场导向下,已形成一条有效的人才增值链。

  人才链的第一个周期是生产,套用技术链的说法,这是人才链的“上游”,是引进与培养的市场化。

  从引进链条的硬件看,深圳历届决策层对人才市场建设高度重视,超前规划,保证了市场建设、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振”。

  人才市场地址10多年经历了四次变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1987年,人才市场在华强南路开业,仅700多平方米,楼下还是一个菜市场;1991年在华强北路成立常设性市场时,面积达到1987平方米;1997年,人才大市场移师宝安北路,交流大厅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去年10月12日,当人才高交会开锣,新划定的深圳人才公园同时奠基,公园位于福田区深南大道旁,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交流大厅将近两万平方米。在特区内土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黄金地段划出如此大幅面积“投资”人才,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决策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为满足引导国际人才流动的新需要,2002年,深圳还特别建立了国际人才市场。

  从引进链条的软件看,深圳人才市场日趋成熟,主要体现在功能的完备性。据介绍,深圳的人才市场,不仅是一个供需双方见面的场所,更是一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从人事代理到中介猎头,从普通人才市场到高级人才市场,从国内人才市场到国际人才市场,可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

  不仅本地和珠三角人才趋之若鹜,近年来就连苏州、温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也组团来引招聘人才,苏州工业园多次在人才大市场摆摊揽贤。半个月前,江苏省政府组团大规模来深圳人才市场揽才,600个单位竟推出8000个职位!

  陕西省人才交流协会会长杨宝珊的观点,代表了一种共识,“深圳形成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逐步成为人才聚散地。”

  值得欣喜的是,深圳历史上较为薄弱的培养链条——本土人才的生产,在市场需求与市场运作下迅速补短。比如,大学城的构思与落实,让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国内名校的几千名研究生异地成长,“燕园未进”先当一年深圳人,打上深深的鹏城烙印。这对本土人才群体水平提升,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又如,深圳青少年海外求学成为一种趋势,本土“海归”的出现与回归,将是另一种有效的人才资源。再如,深圳正加大传统高校的人才孵化能力建设。连续几次的海外网才,深圳大学等高校求才若渴,香港招聘会上,深圳大学谢维信校长连续签了30多份意向书,市艺术学校与香港某大学钢琴教授签约,成为深圳向海外招聘高级雇员初步达成意向的第一人。

  消费周期,相当人才链的“中游”——人才如何流动与使用,并因此增值呢?

  采访中,记者发现:人才之所以在深圳增值较快,一个重要原因,是深圳人才的流动障碍较小,使用合理性较好,高消费现象较少,人才结构与效率较高。

  “深圳不与其他城市比规模,要比人才结构与使用效率。”一名企业人事主管的话不无道理:记者发现,深圳近几年出台的一些人事政策,很少涉及优惠政策,最多的是为了打破传统体制的障碍、人才流动的障碍、资源配置的障碍。

  横向的流动,主要通过人才市场的配置实现。

  现有人才大市场规模的有效性,说明了这一点。2003年进场交流人次为200多万,而全国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同期进场交流人次为2000万,深圳人才大市场占1/10强。更重要的,是既有规模又有效率。统计表明,在每5名进入市场求职的人员中,有1名会找到岗位,这一比率,在全国常设性人才市场中居前列。

  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深圳较具优势。据一个著名求职网站统计,深圳去年上升势头一路不减,3月职位数的增幅更超过35%。

  分析人士指出,人才一定的横向流动度,是衡量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比如,硅谷作为世界高科技中心,成功的一条基本要素是: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流动性。

  纵向的流动,主要通过企业的市场机制实现。

  深圳人才的一个特点是,绝大多数分布在企业。截至2002年底,高级人才总量近5万人,80%分布在企业。研发人员,九成集聚在企业。今年接收的3万大学毕业生,也是九成在企业。

  能者上,劣者汰,不计其数人才在企业中成长、成才、成功的例子表明,这是一种让人才不断增值的正向流动。

  还是以华为、中兴通讯为例。前者曾有20多岁的总工程师,后者的新掌门人,也仅40出头。股权、期权、战略投资者,这些市场导向、国际通行的办法,几乎都是在深圳试水温。中集,这家全世界同行中的老大,正是这样集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集装箱制造人才。他们感慨,“留得住才能引得进。”

  员工增值,公司才会增值,是深圳企业的基本战略追求。

  首次人才科教大会,平安保险、富士康、中集等几家深圳明星企业的典型材料,不约而同都选择企业培训的主题。它们的理念与做法是,企业的财富是员工创造的,企业的利润首先回报员工。一流的待遇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机制吸引一流的人才。据了解,这些公司一年的人平均培训时间超过100小时。

  不仅人才在增值,深圳人才市场也在升级。

  去年10月,人才高交会诞生,既是第六届高交会的一大亮点,无疑也是创新人才链、提升人才市场竞争的一个支点。

  不仅因为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为国内人才交流会之最,更因为,它是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规律的一次大胆尝试。人才与智力资本,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技术与成果的交易,最终要由人才去实现,由市场决定。

  实际效果怎样?不妨再看一组数字。

  人才国际化的数字。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会,包括西门子、理光、戴尔、英特尔等65家著名的跨国公司设展求贤,157家外资企业招揽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人才与企业互动打开了一扇世界级的“窗口”。

  人才成交率的数字。根据抽样调查显示,70%以上的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人才;超过85%的调查对象认为人才高交会达到了预期目的。

  透析之五:环境竞争力

  移民文化与创业文化,年轻的城市与年轻的人才,深圳理所当然成为中国“活力之都”。如果把人才比作白鹭,那么,深圳就是那片葱茏茂盛的“红树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事件,媒体称为“好马也吃回头草”。联想集团一度把深圳基地搬到周边要素成本更便宜的城市,但一年后,把研发基地又搬了回来,随后更成立了华南总部。这是除北京集团总部,在外埠最大的平台。

  在北京的办公室,记者曾采访当时的柳传志,什么是吸引“好马”吃“回头草”的主要原因?他连说多次,是人才环境及相关的综合环境!

  联想集团只是一个缩影。离他不远的高新区,还有留学生创业园的群体故事。

  创业园总经理张滨龙介绍,园区扎堆了300多家“留字号”企业,集聚了500多名留学人员,基本上都是与深圳没有血脉关系的外地创业者。他们的扎根,只有一个理由,深圳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地方。

  独特的创业文化,是深圳人才竞争力的重要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的第一个表现是,新兴的移民城市,特有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

  一份创业环境调研报告,对居住地遍布全国28个省份的专业人士调查,在问卷中列出问题:“在您的创业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是否感受到社会压力和歧视?”,“在您的创业过程中是否得到周围亲朋好友的鼓励与支持?”等。

  结果,57%的受访者在创业遇到挫折时并没有感受社会的歧视和压力,33%的认为一般。61%的受访者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周围人的鼓励与支持,只有8%的人很少得到周围人的支持。选择深圳创业最看重的因素中,深圳“开放性城市文化”的特性排列第二位,有约53%的受访者认同。

  调查表明:深圳创业的社会氛围较好,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较高。

  对这种宽容度,深圳博虎公司有着切身感受。

  博虎公司2003年5月入住创业园,最初从事企业网络和网站建设。但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竞争非常激烈。当业务受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人埋怨,没有人讽刺,在创业园大力支持下,转型做网络广告服务商。

  失败中欲火重生——现在,公司销售额以每月50%的速度递增,与国内著名的四大门户网站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业内在南中国的第一品牌。

  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的张滨龙说,“人们经常把深圳与硅谷比较,最相近的,是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氛围。创业园两年扩容三倍多,没有死的企业,但有不少转型而死而后生的企业。”

  这种氛围下,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产品“今又生”在深圳研制成功,震惊世界。“赛百诺”公司董事长彭朝晖说,5年前带着技术回国时,由于技术风险太高,当时大多数人怀疑自己能否成功,但深圳接纳了自己,给了“第一桶金”,实现了梦想。现在,有城市以丰厚条件抛出橄榄枝,他的选择是,不会离开深圳这块创业沃土。

  有人感叹:深圳的特区优惠没有了,但留下的一笔最大的财富是,一批创业型的企业和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外国专家与海外留学人员对移民文化,有着更深的体味。

  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主任吴邑文介绍,深圳4次赴海外揽才,许多到场应聘的留学人员,都是慕深圳移民城市之名而来。他们说,深圳有很强的包容性,几百万人都是创业者,这一点与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特别相似,没有距离感。

  外国人扎堆的区域,正在深圳形成,如蛇口的鲸山别墅、福田的东海花园、罗湖的百仕达花园、大亚湾核电站等。一个行动胜过万千语言——这是外国专家的选择。据了解,现在每年来深圳的国(境)外专家约3万人次,累计引进10多万人次,常住的约6000人,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第二个环境指标是,年轻的城市吸引年轻的人才。

  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评定,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位的深圳,是开拓型年轻人生活的理想之地。因为:“多样性及国际化的文化都对年轻人创业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报告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现实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三秦大地到天府之国,从白山黑水到江浙沿海,最近,市人事局组织的赴内地大学生招聘团所到之处,掀起了一波波应聘的热潮。而上月初在“家门口”举办的深圳市2005年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大会,短短两天更吸引了8万人次进场。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深圳仍然是众多大学毕业生心目中的就业首选城市。招聘团在西安人才市场举行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一天就有超过1万名毕业生进场,这个数字是西安今年39所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总数的十分之一。成都几千学子排队参加招聘,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景象。

  正如来深参加双选会的一位大学生所言:“选择深圳,海阔天空,深圳是新思想、新观点、新机制的大熔炉。这点对于刚刚跨出校门、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我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被称为城市建设的新鲜血液。年轻、有冲劲、可塑性强,大学生的这些“特性”与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是那么默契地“结缘”。

  年轻学子如是,高级人才也不例外,深圳呈现“高素质+年轻化”的人才集聚新现象,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研究生的年轻化。统计表明,29岁以下的研究生比例为26%,30-39岁的为59%。高科技企业中,超过六成员工在30岁以下。

  在南山区,有一个特殊的“周末之约”。从1998年开始,每到周日,该区博士协会就会在区图书馆举行博士论坛,论题大多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前沿问题。记者了解,经常参加活动的500多名博士,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

  第三个环境指标是,区位对人才的吸引力。

  去年8月首次赴港揽才的成功,说明深圳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大批港才早先一步在深圳创业,他们的成功经验,会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比如,平安保险高薪聘请汤美娟为财务总监,就给港人留下深刻印象。另方面,地理优势则是深圳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不同的另一竞争手段。随着深港24小时通关变为现实,香港人才可以白天在深圳工作,晚上返回居住。这种人才互动,如同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新山,是一种国际规律。

  2003年7月,黄浦江畔。

  带着如何建设国际化城市话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副所长黄仁伟。他作出一个基本判断:深圳是国际人才的大通道。实现人才资本的国际化、人才资源的国际化,是深圳的一大长处。

  他的分析是——深圳目前不仅吸引了相当比重的港人在此创业定居,而且,每天往来的香港人流更多。据统计每天达100万人次,这相当于每天内地一座中等城市在罗湖桥上搬家。这批香港人才如果全部变成深圳的人才资源,则是人才国际化的一个最好的条件。这一点,国内没有别的城市可以替代。

  他的思路是:深圳完全可以通过“港才深圳化”这“第一级台阶”,再实现第二级台阶——全球人才向深圳的转移。这是继资本与产业后,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又一重要引擎。

  他的结论是:要通过香港这个国际通道,实现居住人口的多元化,人口来源从全中国变成全世界。如果深圳能够实现居住人口中有100万来自内地以外,无疑在人口层面可以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城市。

  这是一名上海学者对深圳的一个美好祝愿,一份真诚期待。

  深秋与初冬之交,正是白鹭纷飞的时节。

  深圳湾,绵延几十公里。它因为发达的港口而闻名,更由于拥有一片全国最大的城区红树林保护区而备受关注。正是这片红树林,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只美丽的白鹭繁衍栖息。

  大踏步前进的深圳,正像保护红树林一样,坚定不移,克服困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得人才者得未来——明天,深圳会更好。(编辑:冯怡驹)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