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坚持把群众满意、群众气顺、群众得到实惠,作为政府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更加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对城乡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
昨日上午,如潮的掌声为王鸿举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响起。一个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思路,一份“尊民意、聚民气”的“亲民报告”,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节里,带着温暖来了。
2005年,将注定成为重庆市民得到更多实惠的年份。
钱袋更鼓胀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的2005年发展目标之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
尤为令人关注的是:在中央转移支付之外,增加市级财政支出2.4亿元,加上区县级0.6亿元,用以全部免除我市农民的农业税及其附加。从今年开始,本市2000多万农民年复一年向国家交纳农业税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同时,还将对重点种粮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良种直接补贴,继续对种植再生稻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就业更通畅
“群众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报告中用这样的语句表述,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再次被置于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指导帮助“4050”人员3万人实现再就业。
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鼓励国有企业挖掘潜力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城镇低保人员再就业补贴制度试点,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就业再就业。
社保更完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本次报告着墨甚多之处,也是市政府年内工作的着力点之一。
报告称,将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参保工作,逐步建立市、区县、街镇三级社保信息网络系统。
如何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怎样依法维护拆迁居民的利益?我市将健全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三无”农民的生计问题。在旧城改造中,合理确定拆迁规模,完善补偿安置政策,加大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力度。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被写进了报告。报告承诺,从政府投资工程做起,做到新账不欠、老账限期结清。
碧水映蓝天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孜孜以求的目标。生态环境“三大行动”尤为值得期待。
“蓝天行动”———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2级及以上天数的比例占到70%以上;严格控制扬尘污染,主城区所有运输易撒漏物质的车辆全部密闭运输,严禁带泥车辆进入主城区道路行驶;推进基本无燃煤区建设,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完成8户重污染安全隐患企业搬迁治理任务。
“碧水行动”———建设主城区排水工程二三级管网,确保鸡冠石、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使服务区范围内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率分别达到50%和80%;推进梁滩河、御临河等7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
“生态文明行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沼气池5万户,新增城市绿地300万平方米。
点滴总关情
“解决11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和20万人口饮水难。”
“新提供廉租房保障1500户,逐步缓解城镇‘双困’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造中小学危房50万平方米,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
“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实行‘一费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对城镇贫困户子女入学给予资助,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
在这份长达35页的“亲民报告”中,总能找到满怀着对人民群众关怀与关爱的词句,总能体味到“千方百计促民富,尽心竭力解民忧”的情怀。
构建和谐社会,重庆人民幸甚。(记者李鹏)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