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生得奸,汉中调龙安。管你干不干,搭个广元县”。这是千百年来流传在川北地区的一句民谣,反映了元代初期川、陕建省时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
民谣中的“奸”是土语,表示狡滑,这里是反语,意指聪明反被聪明误。汉中,即今陕西省汉中地区,辖11个县区。“调”读tiáo,方言为交换的意思。龙安为龙安府,指古时介于省、县间的一个行政区,大体管辖今川北地区的江油、平武、北川和青川4县(市)。
据史料记载,三国时蜀汉刘备军事集团割据的西蜀地区,北边已达秦岭山脉以南的汉中地区,诸葛亮就是凭汉中地区丰厚的物质条件北伐中原的。此后各朝代多以汉中至成都一线为一个行政区。元代初期,这一政区名川陕路(又称益州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将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路)分为陕西、四川两个行中书省(亦称行省,省),所谓“汉中调龙安”、“搭个广元县”的民谣,确切地说,当是源自这年的调整。
估计在调整中,川陕两省都在争辖汉中平原,而中央则认为四川已有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土肥水足的成都平原,而陕西除黄土高原、秦岭山脉外只有一个渭河平原,其面积、人口和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都远远不能与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相比,手板手心都是肉,本着肥瘦搭配的原则,可能还考虑到陕西在西北地区的战略位置,便将汉中平原划给了陕西,为了安慰四川,又将计划纳入陕西的龙安府四县划交四川,考虑到四川还不一定满意,又将汉中以南的广元县“搭”给四川,便一棰定音!四川所得5个县土地面积比汉中大,但山区、人口和经济实力都比汉中平原差得多,“生得奸”的实际上吃了哑巴亏。但站在中央角度从全局看,无疑是正确的决策。
笔者因公曾去过汉中地区,那里气候温和,一片葱绿,古汉水横贯东西,遍种水稻,不愧为“陕西粮仓”,饮食、服饰也讲求精细,很难见到秦岭以北陕西其它地区的“羊肉泡馍”之类,置身其间如在四川。而今川北地区的青川、广元、平武、北川等地,则仍是山高风烈,无论从气候、地理、水利等生产条件看,还是从经济发展实力及群众生活条件水平讲,都远远比不上汉中地区,这也是川人一种大局意识的历史见证吧。(肖定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