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31日,殷雪梅老师为了拯救身后的她的学生稚嫩的生命,张开双臂,用身躯阻挡着卤莽而来的小轿车……25米,整整25米……小车把殷老师撞出去25米……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生活、热爱、奋斗、奉献了的……殷老师52年的生命历程,嘎然跌倒……4月5日凌晨,英灵飘然逝去……
据说殷雪梅老师出事之后,全国媒体的一百多名记者云集金坛这个江南小县城,他们在采写报道殷老师的事迹的同时,同样陪伴在殷老师的周围,翘首等待着殷老师从昏睡着醒来……我希望用你们纯洁的文字,宣扬殷雪梅老师的事迹,不是作秀,不是为了给某个口号做注释,不是为了去论证某个领导的讲话找个事例……我希望在明年、后年,乃至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个日子里,在你们的笔下,在你们的文字里,再见殷雪梅老师的名字,再次提到发生在2005年3月31日的那次事件……
殷老师用她脆弱的身躯,挽救了6名小学生的生命,阻止了那辆小车无知而野蛮的剥夺,殷老师创造了一个奇迹。
可奇迹没有再次降临在殷雪梅老师的身上。
4月5日,阳光明媚,殷雪梅老师的事迹恰似明媚的阳光,普照了整个中国。
4月5日的太阳,便是殷雪梅老师幸福而忠厚的笑容。
无私的人总是不计较自己失去多少,他们的满足,仅仅是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多少,贡献了多少。
据说金坛市城南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在黑板上写满了一个个“活”字。
活。
此时此刻,具有多么大的魅力啊。
活,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是那么简单,简单到它包容了生活的全部。生命的意义,也正因为有了“活”,才显示了无穷无尽的美好,才光芒四射,才亘古流芳。同学们啊,你们的殷老师,在生命遇到抉择的一刹那间,她抛弃了哪怕间隙的思索,把“活”,留给了她的学生。
殷雪梅老师走了,可她用另外一种方式活着。
我相信,在所有带着尘嚣的声音消失之后,平静之后,过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消逝更长的时间之后,殷雪梅老师的生命,依然会在金坛市城南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心中活着;在一部分同学们的下一代人的心里活着。
我相信,殷雪梅老师的生命,会在所有具备良知和美好的人们的身上,延续。
据说金坛市城南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痛哭流涕。当他们失去了自己亲爱的老师之后,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殷老师能苏醒过来,依然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站在讲台上,在黑板上写着板书,在教室里来回地走着,朗读着课文……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哭泣,那声声带血的哭泣,虽说唤不回殷老师的生命,可谁说那哭声不能唤醒日渐这个时代沉迷的良知和道德?谁说那纯净的泪水,洗涤不去这个时代灵魂上沾染的灰尘与丑陋?
就在殷雪梅老师舍身之前,29岁的流浪青年张衡生在湖南省的湘潭遭遇车祸,双腿骨折被迫露宿路边。当地的110指挥中心、交警大队、派出所、民政所等五家单位相继接到电话报案,却均未采取任何挽救措施。5天之后,张衡生冻死在路边。这是我们的政府刚刚提出“和谐社会”的口号时,便出现了一个极端不和谐的音符。所有了解张衡生事件的人,无不怀疑“和谐社会”仅仅是一个奢侈之谈。
殷雪梅老师的出现,及时地给全社会的怀疑情绪注射了纠正剂。
媒体的报道中,再次表明“和谐社会”不是奢侈之谈。
我实在不敢想象这个社会已经浅薄,并且功利到如斯地步。我真的担心殷雪梅老师此时的出现,被当作一种公器所利用;我真的担心,殷雪梅老师此时的出现,使我们的媒体和舆论迅速地忘却了张衡生的遭遇。
那么在张衡生之前,河南农民李学生在温州的铁轨旁边舍命救少年呢?
有一点,倒是值得反思的,那就是那么多的善良和美好,怎么都只深藏于民间,深藏于社会的平民身上?
还有,无论到了任何时代,美好和丑陋,总是同时存在的。
我们无须因出现张衡生事件,而对社会产生极端的怀疑,无视美好的存在。
也无须因为有李学生和殷雪梅的出现,而无视丑陋的存在。
诸多记者诸多媒体,竭尽所能地在金坛这座小城市里,挖掘着殷雪梅老师生前的先进事迹。诸如“她1991年度被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4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而在我的眼睛里,殷雪梅老师用身躯保护自己的学生生命的那一瞬间,与这些符号无关……善良的人无时无刻不是善良的,而有太多拥有各种称号的人,他们并不行善……可以断言,殷雪梅老师,并没有准备有朝一日,为了什么去献身;偏偏就是殷雪梅老师这样的平民,从来没有豪言壮语,而危难时刻,总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肩膀,他们的良心。
平民的良心,乃中国良心。
平民中的英雄,乃是真英雄,没图回报,也不求索取。
有一点我坚信不疑,即便整个事件再重新演绎一次,殷雪梅老师,依然会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躯,救护着自己学生的生命。即便殷雪梅老师知道此去将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2005年3月31日之前,别说在中国,也别说在江苏,在常州,就是在小小的金坛县城里,在金坛市的教育系统中,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一个叫殷雪梅的小学教师。同为金坛人的我,在这之前,从来没见过殷老师,也根本不知道有一个叫做殷雪梅的女教师存在。
现在我知道了。
然而,我宁愿永远不知道有一个叫做殷雪梅的女教师。
只要她活着,健康地生活着,再过三年,她就可以退休,可以愉快地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就可以享受着一辈子播种的桃李,开满着鲜花所带来的芳香;就可以享受着,一辈子的耕耘,所结的果实;面带微笑,快乐生活。
然而,我不希望殷雪梅老师在3月31日那天,需要张开自己的双臂,用身躯阻挡着慌乱的小车,去保护自己的学生。我希望那天的那辆小车,是安全而平静地行驶着的,那个司机的脑子是清醒着的……我希望学生的队伍离开后,那辆小车才行驶过来。或者,当那辆小车行驶过去了,殷老师的学生们才排着队伍,离开学校,行走到马路上……
我真的不希望殷雪梅老师就这样成了英雄。
即便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急切地需要英雄。
殷雪梅老师,是这个时代最为和谐的音符。
这个音符所蕴涵着的是真善美,是无私,是给予,是良心。
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音符去构成主旋律。
我的家乡,有一代数学天才华罗庚先生,名动全世界,华老最终的生命结束在日本某大学的讲台上。我们的国家需要华罗庚先生这样的科学大师,但时至今日,更需要像殷雪梅老师这样具备优良品质的普通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每到关键时刻,忘我献身。世风日下之时,殷雪梅老师之举,殊为难得,难能可贵。
我对我家乡的政府有个提议,你们该在金坛市最大的广场上,为殷雪梅老师塑一个雕像。那个雕像,意在永久地怀念,景仰;更重要的警示和拷问每个继续生活着的人们的灵魂。
2005年4月5日于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