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国家统计局4月21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公报”显示,截至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2004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标准为668元,低收入人口的标准是924元(4月23日《人民日报》)。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分别有2610万人和4977万人,这两个数字让人深思。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统计报表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人均收入”、“人均占有”、“人均储蓄”之类的数字。从统计报表上看,我们的各项“人均”指标无不在节节上升,并成为各级政府在每年的人代会上宣传自己成就的“政绩”之一。各级政府从“人均”的数字与比例中看前进与发展,各部门的工作千方百计为提高“人均”而努力,本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人均”的提高与绝对的贫困同时存在着。而正是这一点,在某些地方的政府部门那里,被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起来。因为这些贫困人口的存在,对这些部门来说是一种“抹黑”,他们往往羞于启齿。其实这根本没有必要。现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前提下,正是勇敢面对平均数下的贫困人口的绝佳时机。
同时,2610万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4977万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也应当让我们感到警醒:虽然我们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我们依然面临“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困难和问题。因此,扶贫工作对于我们各级政府来说还是十分艰巨的。
目前,在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中,一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社会保障对象,另一部分是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资源条件非常贫乏的地方,以及自然灾害也会使一部分仍然靠天吃饭的农民返贫。对于这部分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笔者认为,在实行社会救助的同时,我们的扶贫体制和一些做法也应进行必要反思和改进,比如在“救助式扶贫”的基础上多一些“开发式扶贫”,严谨地说,已沿用了数十年的救助扶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就应搞开发式扶贫,搞市场调配,利用自身资源解决农村人口温饱奔小康。
“造血胜于输血”。从根本上看,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使他们摆脱贫困,我们的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国家、省、市、县各级扶贫办这个庞大机构的运转,是为了推动开发式扶贫的进行。因此,从帮助贫困人口转变观念和扶贫项目上,我们的扶贫机构都要为贫困人口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提高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像扶贫机构可以创立小额信贷项目,并在贫困地区设立项目辅导站,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搞生产、搞经营。如果不搞开发式扶贫,扶贫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总之,各级政府部门要在不断提高“人均”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均”以下人群的生存状况,不仅仅是让他们吃饱肚子,而且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努力探索建立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