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英雄火海救出85人 27年等不来一封感谢信(组图)

时间:2005年05月19日17:06 来源:南方周末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英雄火海救出85人 27年等不来一封感谢信(组图) 
宋凤河这两年陷入低迷沮丧之中,只有拿出斧子讲起救人的往事,才会神采飞扬  本报记者 关军/摄
 
英雄火海救出85人 27年等不来一封感谢信(组图) 
目前老木匠除了生活在昏暗的小平房里,只能在自家院子艰难地走几步,几乎与外界没有来往  本报记者 关军/摄
 
英雄火海救出85人 27年等不来一封感谢信(组图) 
躺在土炕上看电视新闻节目,成为宋凤河现在主要的生活内容  本报记者 关军/摄
 
英雄火海救出85人 27年等不来一封感谢信(组图) 
20多岁时的宋凤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7年前,宋木匠说自己在火中救了85人。

  这事没人信啊,他被当成了“想入团的骗子”。

  老了老了,宋木匠想证明自己不是骗子。

  1992年5月,春天的活力刚刚回到吉林农村沉睡已久的田垄间,73岁的宋阁文却已经气息微弱。他把二儿子宋凤河叫到身边,吃力地回顾着自己的一生,它简单、质朴而不乏光泽。铺垫之后,老人开始诉说遗憾:“这些年我心里一直在划圈儿(意为琢磨不定),你救了85条人命的事到底有没有呢?你说客运公司会来信或是登门感谢,这都等了多少年了呀。

  宋凤河想申辩几句,憋了好一会儿也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在继续教诲儿子前,老人剧烈地咳嗽了一阵。他提到宋家祖祖辈辈崇尚行善,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人品。“人家那么大的国有企业还能骗咱们吗?你和我说实话,是不是撒谎了?”

  感谢信可不是救护车,此后的几天它仍没有赶来救急,等不及的老人抱恨而去。此后的13年,宋凤河的老母亲继续为“没法合上眼”的丈夫守望那封感谢信,至今还是没有等到。

  目前老木匠除了生活在昏暗的小平房里,只能在自家院子艰难地走几步,几乎与外界没有来往本报记者 关军/摄

  “要谢就谢这把英雄的斧子吧”

  “那样的场景下,我已感觉不到伤痛。”他用东北人特有的豪爽语气说,“要谢就谢这把英雄的斧子吧!”

  宋家生活在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公拉玛村,这是一座典型得没法再典型的东北村庄。村里人夜不闭户,民风淳朴。当地人说,先有乌拉街才有的吉林省,“它是满清的龙兴之地”。

  1978年冬天,农历腊月中旬的一天傍晚,一个高大的身影推门进了宋阁文家的屋子,老两口吓了一跳。从五官和身材看,来人像是二儿子宋凤河,但上衣和裤子都不对了,头发、眉毛都已烧焦了,面庞乌黑,起了好多水泡,而且,二儿子前天才离家去了黑龙江啊。

  这年年初,20岁的宋凤河与本村姑娘李美香结婚,生活幸福了,办婚礼却欠下一些饥荒。腊月是农闲时节,迫于经济压力,宋凤河背起工具包准备到黑龙江走一趟,“干上三两个柜子,能挣百十来元,可以过个好年”。宋凤河16岁起就在身为八级木匠的叔叔那里当学徒,几年下来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手艺。但是那时候人们都安于吃生产队的大锅饭,外出干“私活儿”不仅要被没收工具,还为大家所不齿。对村里人,宋凤河谎称自己是去黑龙江串亲戚。

  闯进宋家的黑大个确实是宋凤河。他告诉惊诧的老人,自己遇到了车祸,受了伤,只能回来了。“爸,以前你总给我讲救过几个人,那都算什么啊,这次儿子比你出息,救了百十来号人呢。”宋凤河颇为得意地向父亲说起两天前的经历———

  那天早晨6点多,宋凤河从齐齐哈尔乘车前往碾子山林场,由于探亲的人特别多,定员50人的大客车塞进了86名乘客。客车在冰雪路面笨拙地摇晃前行,即使车厢像一盒沙丁鱼罐头,还是可以从中感受到年关的喜庆与期盼。

  宋凤河出门穿得很是神气:上身是结婚时做的短呢子大衣,脚上是全牛皮的靴子。

  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早晨的气温起码有零下三十五六度。”宋凤河回忆说。车窗上,水汽一层层凝冻成冰,像兴安岭上厚重积雪下的松林一样迷人。

  车开到蘑菇气镇附近的时候,驾驶室突然起火。电动门失灵,车窗拉不动,司机孙玉海和副驾驶位置上的售票员已经跳车,乘客们经历了片刻的惊愕,本能地拥向后端,事实上车厢里已根本没有剩余空间。因踩踏、挤压和惊惧而起的哭喊声,听起来尖厉而绝望。

  宋凤河从小练功,有一身不错的武艺。这个身高1.76米的壮小伙攀住车顶的铁架,越过混乱的人群头顶腾身而起,奋力踹向一扇车窗,“牛皮靴上当时能有几百斤的力气吧”,但仅仅是把冰窗花踢得四散飞扬,接着又是几脚,玻璃依旧完好!

  这时,客车底部也窜起火苗,脚下开始发烫。宋凤河有些懵了,窗户这么结实,大家不是完了吗!

  他突然想到,自己有斧子啊。他拎出背包里的扁斧,抡向车窗……钢化玻璃被打破了,像一片细碎的白沙瞬间崩塌。

  车厢被凿开了一个“冰窟窿”,乘客们如求生的鱼一样蜂拥并堵塞在窗口,宋凤河意识到,这样谁也难以逃生。他拨开躁动的人群,抡着斧子,很快地,一个又一个“冰窟窿”打开,乘客们得以纷纷跳出去。

  火已经蔓延到坐席上,冰火之间的玻璃窗胀得咔咔响。在帮助几个行动不便的人逃生后,宋凤河跳了出来,他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者。这时劫后余生的乘客们站在十多米外,看着客车怎么被浓烟烈火一点点吞噬,毕竟这样的场景平时很难遇到。

  这时宋凤河听到,车厢里隐约有呼救声和哭声。一位妇女似乎突然想起什么,疯了一般扑向客车,宋凤河一把拉住她喊道:“你上不去!”自己则返身冲了回去。远处,司机在急切地喊着“回来,车会爆炸的”。

  宋凤河跳起来扒住车窗框,就觉得双手“嘶啦”一下冒了烟,原来车体已被烧得像电烙铁。他脱下呢子大衣垫在窗框上,身子一跃,爬上了燃烧得更猛烈的客车。钻进车窗的时候,棉帽子被刮掉了,火苗呼啦一下就烧着了宋凤河的头发和眉毛。

  空气中弥漫着轮胎被烧焦的气味,浓烟让宋凤河几乎睁不开眼。他猫着腰,在灼人的车厢里摸索,先是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头,因为被挤踏,趴在座位下爬不起来了,宋凤河把他举出窗外;随后宋凤河又循着哭声摸到一个两三岁的男孩,不可能把这么小的孩子也扔出去啊,情急之下,他做出一个类似跳高运动员的“背跃式”,抱着孩子“弹”出车窗。落地的时候,他的腰正好砸在坚硬的车辙上,一时疼得动弹不得。

  乘客们把孩子及受伤的宋凤河抬离险境不到一分钟,客车轰然爆炸。腾起的火光在惨白的太阳下显得没那么刺眼,但气浪把客车顶棚冲起十多米高,还是让人们惊骇于爆炸的威力。顶棚迎着浓重的烟雾下落,宋凤河说,“就像一个大号降落伞”。那辆浅黄色的大双节客车,已成为搭在道路中央的一堆乌黑的铁架子。

  如果不是刚刚受了惊吓和灼伤,这一切多像在演电影啊。

  宋凤河回忆说,被救孩子的母亲第一个跪下来,不住地磕头感谢大恩人,一个老太太也跪在地上,其他乘客也把宋凤河团团围住,纷纷表达着感激之情。“那样的场景下,我已感觉不到伤痛。”他用东北人特有的豪爽语气说,“要谢就谢这把英雄的斧子吧!”

  “这就是那个想入团的骗子”

  有时人们与宋凤河在村里迎面而过都不打招呼,甚至走出不远就以显然能让宋凤河听到的声音耳语:“看啊,这就是那个想入团的骗子。”

  救援人员在下午3点多赶到,把乘客们接到了齐齐哈尔公路客运公司。第二天,事故调查小组几位领导模样的人得知宋凤河救了全车人,拉着他单独吃了两顿饭表达谢意,“要是没有你,我们的损失无法想象”。

  领导了解了宋凤河的伤情,问他有什么要求。宋凤河憨厚地笑笑:“我这伤也没什么大事,不用治疗,也没啥要求。”因为呢子大衣和裤子都烧坏了,领导说要送他一件翻毛的羊皮大衣和制服裤子,宋凤河没有拒绝。

  宋凤河突然想起,自己小学五年级辍学不久就外出学徒,“考察期不够”,一直没有入团,而村上差不多三成的同龄人都已是共青团员,这让自己分外焦急。他不好意思地对领导提出,自己非常渴望成为团员,“能不能给我家乡的团支部写一封感谢信?”

  一位穿蓝色中山装的领导掏出小本子,记下了宋凤河的地址,说:“小同志,你放心,等事故处理完,我们不仅要写信,还要登门去表示感谢哩。估摸也就三两天的事。”

  身上多处创伤和烧伤,如此“狼狈”,没法去做木匠活了,宋凤河只好回家。

  老父亲听了儿子的讲述,先是心疼,继而是欣喜,“不愧是宋家的儿子,受点伤也值得啊”。主要在松花江上谋生的宋阁文曾多次救人,其中尤以57年前从冰窟窿里救出一位30多岁的孕妇最为人称道。当时救完人的宋阁文冻得休克过去,随江水漂出几百米,村民说,把他打捞上岸时“身体都硬了”。

  家里又出了英雄,大家都很激动,那天晚上,母亲炒了豆腐干和白菜,给父子俩温了白酒,享受过年才会有的待遇。宋凤河也有些眉飞色舞:“等着吧,过几天他们就要来信来人表示感谢了。”

  那时候,青年人都渴望做出什么先进事迹,以便光荣地入团、入党。比宋凤河大两岁的团员解成秋较早知道了火中救人的“英雄事迹”,他拍着胸脯说:“我做你介绍人吧,入团肯定没问题啦。”

  当团员,意味着可以参加各种演出,还可以开“小会”,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宋凤河兴奋了,严寒的腊月天,他在村里走动,经常不戴帽子——这样乡亲们会很容易地发现自己的狼狈,于是就可以再讲一遍“英雄事迹”。而村民们也争相传播着英雄宋凤河的义举,语气里带着崇敬或羡慕。

  连续几个晚上,宋凤河都因亢奋而失眠。他想象着村口出现骚动,有人敲锣打鼓地来表达感谢,再后来是自己光荣地入了团,入了党。

  偶尔困得睡过去了,他会突然坐起来,猛推身边的妻子:“着火了!快跑!”

  公拉玛村由一条泥泞的土路与外界连接。每当邮递员骑着破旧的28自行车出现在村口,宋凤河就紧张起来,心想他会不会奔自己家而来,但是又不好意思上前询问。他死盯着自行车后架上鼓鼓囊囊的绿邮包,那架势就像随时要冲上去实施抢劫。

  三两天过去了,又一个三两天过去了,失望之后还是失望。春节马上就到了,宋凤河急了,村民们也开始私下议论:那事儿到底有影没影啊?

  春节后的一天,村里的团小组负责人找到宋凤河,二十多岁的人说起话来显得语重心长:“小宋,你想入团的心情我理解,那就正儿八经干活呗,你看现在这样多不好……”

  宋凤河羞愧难当,他只能提供毫无依据的猜测:一定是客运站要亲自登门,但最近时间安排不开。

  有几次,宋凤河想给齐齐哈尔客运站写信,询问感谢信发出没有,但他却觉得难为情,仿佛自己做了亏心事,“一写信就好像自己找人家提要求似的”。而且他早就忘了那位穿中山装的领导的名字,这让他颇为后悔。

  乌拉街是一个满、汉、回、朝鲜、达翰尔、傣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居民历来崇尚真正的英雄,自然地,也分外鄙夷猥琐与欺诈。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受到欺骗,有时人们与宋凤河在村里迎面而过都不打招呼,甚至走出不远就以显然能让宋凤河听到的声音耳语:“看啊,这就是那个想入团的骗子。”

  又一个春节到来的时候,家里的气氛不再是期盼与喜悦,每个人都面色凝重。因为宋凤河这个“骗子”,全家人都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很少为此说话的母亲也警告儿子:“以后到外面千万别再提那丢人现眼的事。”

  宋凤河感到自己压抑得快要爆炸了,他找不到证明自己的方式。过年之后,他开始频繁地外出做木匠活。偶尔回到村里的时候,还是会听到风言风语,“那个爱撒谎的宋凤河回来了”。个别相熟的朋友开着意味吊诡的玩笑:“这次出去有什么英雄壮举啊?”

  “救了那么多人,谁来救我”

  “当初是我一次又一次救人,不求回报,现在英雄落难了,想找一个能帮我的部门都找不到。”

  凭着一身好手艺,宋凤河很快就小有积蓄。尤其是1984年以后,外出务工不再被看作是丢人的事情,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虽然背着“骗子”之名,日子过得倒还滋润。

  到了1997年,救人的事过去19年了,父亲去世也已5年。

  宋凤河兼做运输。一天夜里10点多,他开着自己的农用三轮回家,被一辆大货车刮翻,掉进了乡路边的深沟里,肇事司机却扬长而去。后来有朋友开玩笑说:“老宋你当时应该冲那个司机大声喊,‘我以前在车祸中救过85个人呢’。”

  那次车祸造成右臂骨折。宋凤河在吉林市中心医院接受了两次不成功的手术,断臂没有接好,手术费却搭上了3万多。家里积蓄无多,为了儿子读中专,宋凤河不敢继续治疗了。“虽然干不了什么活了,先这么挺着吧”,他想。曾经动过追究医院责任的念头,但终究还是鼓不起勇气。

  两年前,命运继续着对宋凤河的折磨和戏弄。他突然感到后腰疼痛难当,医生告诉他,他患了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处的骨膜也坏掉了,“应该是以前的伤,现在找上你了”。病情迅速加重,以致他只能勉强靠双拐在自家院子活动,走路时,身体弯曲呈大约150度,左臂支撑上身,双脚带动下身,腰部则软得像一个空口袋。但宋凤河还是努力把头昂起来,以便显得不那么窝囊。

  宋凤河办了残疾证,民政部发放的0317277号证件上显示,他是二级肢残。可惜这样的证明并不能帮助宋凤河从镇上申请到救济。他只能自嘲说,这下子,不仅做不成宋木匠了,简直连直立行走都成了奢望。某些时候病痛加剧,这个47岁的木匠会有来日无多的不祥预感,“可是拿什么去见父亲呢,我带不去好消息,只有这副残肢断骨。”

  到了2004年,宋凤河的母亲身体状况大不如前,83岁的老人脸消瘦得如同木刻,腰弯得更加厉害。这天凌晨四点。有人在外面叫卖豆腐,宋凤河的媳妇冲着窗外喊,××,给我家送一块一斤的。××从院门进来,闷声说“放灶台上了啊”,然后就出去了。一家三口坐起来一起抽了一会儿烟,妻子出去帮没有劳力的家庭种地了,宋凤河与母亲开起玩笑:“妈,你都快佝偻成句号了。”妈妈苦涩一笑,回敬说:“我都不愿意寒碜你,整天躺在床上叹气,这就是当年所谓的英雄啊?”

  看着风烛残年的母亲还要颤巍巍地照顾自己,宋凤河暗自神伤。病倒之后他的心事更重了,也更难获得内心平衡了,他总会想起父亲临终前那猜疑、遗憾的眼神,难道将来要看着老母亲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去吗?父亲最后的道白至今敲打着宋凤河的心:“我以前并不怀疑你,但我更信任组织,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不会忘了。”

  宋凤河想,得找有关部门要个说法,但他甚至连哪一家是“有关部门”都难以搞清。

  27年过去了,镇上的邮递员换了几拨,破旧的28自行车也换成了摩托车,还是没有人送来感谢信。真有那回事吗?妻子偶尔这么问的时候,连宋凤河自己都几乎要怀疑起来。

  心里长草的时候,宋凤河会从仓库里翻弄出那件羊毛大衣和那把扁斧,坐在炕上摆弄一会儿。等不到感谢信的这些年,羊毛大衣让宋凤河倍加珍视,尽管它只是一件说服力有限的孤证。斧子已多年派不上用场,但无论斧身还是木柄都油光锃亮,它是这个家庭里惟一看不到岁月沧桑的东西。主人表达自己复杂心情的方式,是为斧子绑上一条红绸带,“我是不是英雄不要紧,不能让英雄的斧子受委屈。”妻子奚落他说:“你可真行,都过去27年了,还整得煞有介事的,你是怕村里人忘了你是个骗子?”

  这年秋收过后,解成秋来宋家串门,几杯酒下去,宋凤河忍不住又说起自己的委屈。“当初是我一次又一次救人,不求回报,现在英雄落难了,想找一个能帮我的部门都找不到。”

  解成秋口无遮拦:“老弟,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但这件事情上你肯定撒谎了。要是真有救人的事,即使现在去找,也能有个结果啊。”

  这话触动了宋凤河,他决定不再沉默着等待来信,而是自己写信,给报社,给客运站,给镇团支部。要名誉还是要回报,他在二者之间摇摆着,继而想,为什么不能都得到呢?

  27年后,宋木匠“新生”

  当天晚上,即将获得“新生”的宋凤河连酒都没喝,他只是和家人反复看着二三百字的短信,像是从里面能挖出金子。

  “哎,本来是讲自己的真事,怎么像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逼迫的?”老木匠很难为情地写完材料,分头寄给当地和省城的几家报社,可惜其他都没了下文,只有长春《新文化报》派来记者了解情况。

  为了方便联系,宋凤河重新开通了家里停了很久的电话,但几十元的电话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必须以停止一段服药为代价。

  今年3月初,《新文化报》开始与黑龙江的媒体联动,以一种不很确定的口气讲述了“英雄救人”的故事,帮助宋凤河寻找当年车祸的证人。对于宋凤河而言,新的等待开始了。村里人和家人都不大支持宋凤河的做法——再搞不出什么结果,他还怎么活呢?

  会有人那么巧就看到报纸吗?即使看到,会有人愿意出来证明吗?等待中,宋凤河简直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了。

  但这一次命运没有让宋凤河等待太久。3月12日,邮递员送来一份来自内蒙古扎兰屯的特快专递,里面只有一页短信,却让宋凤河兴奋得几乎丢开拐杖。写信人叫于柏清,他说以前听岳母说起27年前客车失火及获救的经历,全家人一直无法找到恩人表达感激。前几天,于柏清到吉林省敦化串门,偶然翻到《新文化报》,里面报道的宋凤河的故事与自己听说的完全吻合。第一个证人的出现竟如此偶然,简直如同小说家的杜撰,宋凤河想,这真是天意。

  这事要是发生在几年前,宋凤河都能把于柏清的来信复印几十份,贴到村里每一户的门口,现在他懒得那么做了,这与行动不便并无必然联系。只有个别邻居听说找到了证人,见面就问:给你啥好处没?

  当天晚上,即将获得“新生”的宋凤河连酒都没喝,他只是和家人反复看着二三百字的短信,像是从里面能挖出金子。

  没过几天,宋凤河收到于柏清寄来的200元钱,随后又有人分别寄来“感谢费”,有的800元,有的1000元,大家在感激之余都在表达着兴奋与欣慰:终于找到你啦!

  一位叫宋书才的当年乘客向《新文化报》记者证实,宋凤河描述的车祸及救人经过并无虚假成分。

  有一位黑龙江妇女打来电话,说自己也亲历了那场车祸。这个人一再表达谢意,但是却犹犹豫豫,不愿意写证明材料。宋凤河明白了,或许人家怕自己提什么要求。

  宋凤河把感谢者的汇款一一退回,还请报社记者帮他澄清:不会要证人们的任何报答,只希望还自己一个好名誉。

  不管怎么说,证人的纷纷出现以及那些穿越27年的感恩之情,让他激动而温暖。

  “骄子”或“傻子”?

  “没问题吧你,47了还入什么团?”

  “那就不能有个什么荣誉团员的称号吗?”

  “现在要是得到官方的说法,就一切都解决了,而且这个应该不难吧,毕竟证人找到了这么多。”宋凤河想,有了官方出面,或许会得到见义勇为基金会或其他组织的资助,起码能把自己的残臂和腰疾治好啊。

  宋凤河与齐齐哈尔有关客运部门的领导取得联系,对方的第一句就警惕地问:“你有什么目的?”宋凤河只得一再解释,自己不想提任何要求,只希望对方能证明当年救人确有其事。

  齐齐哈尔中通客运公司(其前身为市客运站)给宋凤河的解释是,公司好多年前就改制了,过去的职工也基本找不到了,司机孙玉海年初去世了,倒是隐约听说很久以前客车起火的事,但现在找不到材料了,“我们需要抽时间调查、研究一下”。

  到了4月份,得知宋凤河的遭遇,碾子山客运站的隋书记给宋凤河打来电话,说是几天之内就会到吉林看望宋凤河,“当然,是以个人名义”,他特意强调。

  宋凤河想,个人名义就个人名义吧,全家人又开始了等待。

  眼看着5月过去十多天了,客运站的人还没有来,宋凤河安慰母亲和妻子说,黄金周客运部门忙,过几天就会来。“说这话时,我自己都心里打鼓,27年了,我不敢看到家人再受到伤害。”宋凤河忧虑地说。

  找到证人,除了摆脱家人的怀疑目光,看上去并没有为宋凤河改变什么。

  前些天,当地报纸对宋凤河的故事进行着连续报道,但乌拉街镇的政府部门还没有动静。而吉林市见义勇为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宋凤河的情况特殊,年代久远,是否符合基金会的奖励条件,他们还要研究研究。

  “如果当初客运站证明我的事迹,哪怕只是一封信,和今天就是天壤之别啊。我还能躺在这儿吗?”卧床之后,宋凤河有时会发出这样的慨叹。朋友解成秋也说,在那个极度推崇雷锋精神的社会,挽救85人的生命肯定会被当作时代骄子。

  当时代骄子倒不奢望了,只不过入团乃至入党依旧是宋凤河惦记的事,就如同惦记那封看不到的感谢信。去年年底,他还曾给吉林团市委打去电话,询问自己有没有入团的可能。对方问:“你多大了?”

  “我47岁。”

  “没问题吧你,47了还入什么团?”“那就不能有个什么荣誉团员的称号吗?”

  眼睁睁地,宋凤河看着2005年的五四青年节从日历上翻过,他劝自己,实在不行就直接申请入党吧。但是,有什么贡献也不能再做,躺在床上唉声叹气的共产党员吗?每每一想到这个,他就变得沮丧起来。

  更让他不安的事情发生了。去广东打工、八年没有回家的二儿子打来电话,询问政府对救人义举有什么说法。听到宋凤河吞吞吐吐,儿子急了:“爸,我不能不告诉你,这件事上,我觉得你像傻子一样。祖辈什么样我不管,反正我不会像你那样去见义勇为了。”

  如同两年前突然失去对腰部的控制一样,放下电话,宋凤河感到有什么东西“咔嚓”一下断裂了。世事无常啊,宋凤河想,原以为很硬朗的东西,不是说断就断了吗?

  宋凤河自述———我就是这么个品种

  ■“我过几天准备写一份入党申请,躺在床上也得追求进步啊。要是再能成为荣誉团员什么的,那就更好了。”

  做木匠活儿那些年,我差不多把辽吉黑都走遍了。见的世面多是正常的,但我还是纳闷,咋那么多惊险的事、倒霉的事都让我碰上了?

  比起火中救人,更让我自豪的是1997年干的那件事。那年春天,我去敦化黑石乡砬子后村推广蔬菜品种,那里的支书和村主任分别带着百十来号农民,拎着刀斧棍棒要决斗,当地派出所都管不了。纠纷起因是55万村民基金的去向。我去之前他们已经打了一次,重伤20多人,这次双方都发了狠。

  我这个陌生人突然站出来,拍着脑袋说:“你们听我说几句,要是有偏袒或你们不愿意听,先把我脑壳给开了。”双方被镇住了,心想哪来这么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接着我从法理到情理讲了很多,终于使他们同意和解。村民们非常高兴,杀猪,跳舞,庆贺几百人的村子幸免于难。

  1979年,我和解成秋结伴出去找活儿,也是在敦化,夜里救了一个遭劫的妇女,并因此和当地以“卷毛兽”为首的流氓组织“结了仇”,我凭着一身功夫,最后把他们十几个人都打服了。

  这样的危险事,我做了不少,过后也没觉得怎么样。现在你到东北一些地方,提起“吉林宋二哥”他们肯定还都知道。

  说起来,(救85人)那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不仅受委屈,还耽误了入团、入党。我后来又做了那么多好事,本来都准备让它们烂到肚子里了,做那些本来就不是为了宣扬,而且我向谁宣扬啊?谁会信我啊?

  我崇尚英雄,但做这些肯定不是为了当英雄。我只是想不通,为什么好的回报没有,反而背了很多“黑锅”?

  有一次,我在长途客车上制服了几个持刀抢劫的人,把他们扭送到派出所,民警说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打得过这么多人,最后反而把我关了3天拘留。

  也不能说一次好报也没有。1981年春节,我们家收到山东省夏津县西里庄村的柳云芝寄来的包裹,里面有2斤花生米、2斤鱼干、2匹布料,还夹了42块钱。那是我冬天去牡丹江干活,在车站遇到一个没钱回家的山东妇女,还带着孩子。我身上只有50多块,拿出42块给她买了车票,然后把我家地址留下,“大姐你要是没忘了我,就按这个地址还我钱”。

  从我做的事你也看得出,其实我没有太高的觉悟,更不用说和雷锋比了。那年头树立了那么多英雄,我最佩服的是雷锋,人家是扎扎实实做好事啊。

  3月26日早晨,我看到新闻频道播了一个测试节目:一个人装病躺在街边,看看100个经过的人有几个会过问。最后只有七八个人表示关切,而且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我觉得这事挺残酷的,造成这个结果的,不仅仅是社会良心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普遍存在的不信任。

  以前我不愿意找国家要什么,现在想法有点变化。往大了说,社会上见义勇为的精神在淡化,我希望人们了解我的故事,知道还有人因此感到满足;往小了说,我也需要得到国家帮助,渡过难关。我觉得见义勇为基金设立得特别好,要让人们知道做好事是有好报的。

  我过几天准备写一份入党申请,躺在床上也得追求进步啊。要是再能成为荣誉团员什么的,那就更好了。

  别看我现在这样了,只要有可能帮助人,我还是二话不说。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个品种,要是见到有人落难不伸手,就觉得心里不敞亮。 (□本报驻京记者 关军/采访整理 )




    
社会精品图片 社会新闻推荐
变性美女进行胸部整形
中国女子在大马受辱
栓在电话亭上的小男孩
中国大学生2005的黑暗

栓在电话亭上的小男孩

口述:我为情人抛弃丈夫 免费性情故事
12岁少女假期打工补贴家用 被强迫卖淫染上性病
男子性无能被泄秘索赔偿 上演裸体跳楼闹剧(图)
百名员工围殴北京朝阳法院法官 高喊法院是强盗
三陪女杀死医院院长后弃尸下水道 邻居不敢回家
老汉修鱼塘发现百岁热带龟 欲将其放生老龟流泪
少妇多次被丈夫逼吃春药 饱受暴虐夫变态性虐待
刘翔家获评五好家庭 舒淇从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实话实说征集问题 说出你对身边事情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的九宗罪 爱上一个人的7种预兆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收藏】【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时空连线:重庆警方成功解救人质事件(05/19 08:08)
  • 美籍乘客万米高空突发病 航班急降首都机场救人(05/19 01:43)
  • 河南青年救人被刺抢救无效逝去 警方全力缉凶 (05/17 10:56)
  • 河南青年救人被刺抢救无效逝去 警方全力缉凶犯(05/17 08:29)
  • 保安为救人溺水身亡 百名同事认下英雄父亲(图)(05/16 03:42)
  • 保安救人溺死追踪:队友集体向英雄父亲敬礼(图)(05/16 02:29)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