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全面加快建设滨海新区本报评论员
市委原则通过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这条新闻以及本报随之推出的几篇评论,都在各界引发热烈反响。这一反响的背后,有着强大的情感支撑。十几年耕耘,十几年付出,终有如此丰盈的回报。面对崭新的蓝图,面对历史性机遇,一时间涌动太多的情感风潮,让所有亲历者既感动于岁月的艰辛、又感动于历史的多情。然而,对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仅有回味,仅有感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梳理,更需要面向未来的抉择。因为,支持和催生这些感动的,仍然是实践的力量、创造的力量,特别是创新的力量。
1998年9月,“十年建成滨海新区”行程过半,正值新区发展的关键时期,张立昌同志在新区调研并作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他强调:“滨海新区要有更大的作为,关键是在创新上取得突破。创新是新区的生命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发展,这是我们做好新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他要求滨海新区做到四个创新:知识创新、机制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这个在当时看来只是针对滨海新区发展的讲话,一直到其直接触发当年底的一场全市性创新大讨论,一直到随之而来的全市上下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才得以清晰、完整地凸现其深层次价值和历史性意义。而我们从中所感悟的,是创新对滨海新区发展的贡献,也是对这座城市发展的贡献。当创新精神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城市精神时,这座城市、这个地区就会以不可阻止的力量成长。而这,就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滨海新区发展经验的关键线索。
很难有如此宏大的决策,验证创新性思维的辐射力。十年,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两个今天看来硬碰硬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0%和50%———正是从这样的概念框架中,构建起滨海新区的大模样,构建起一座老工业城市存量与增量、新区与老区的均衡点,构建天津的后劲所在和希望所在。滨海新区的构思或者说“三五八十”提出,市委、市政府对滨海新区工作思路的定位、发展目标的定位、产业布局的定位,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来,特别是当纳入区域经济和国家宏观布局的视野时,尤其体现出创新勇气和创新智慧的和谐统一,体现着前瞻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和谐统一。
很难有如此深入的探索,验证创新性创造的爆发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就滨海新区的最大利器,打造天津发展的“制胜一招”,就是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阶段的持续创新。这里既有思路性的,又有操作性的。比如,在管理体制的创新上,不搞大一统,而是保持原有行政区和功能区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统筹、规划与协调;比如,在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上,寻求各单位的利益共同点,实行经济联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以股份制等方式实现各单位多赢互惠;比如,在开发模式上,坚持统一规划、分区分步实施的模式,探索一条风险小、成本低、效果好的新路。创新,突破了禁锢;创新,激发了活力;创新,使滨海新区积小胜为大胜,成就了今天的厚势和规模。
很难有如此生动的变迁,验证创新性实践的生命力。滨海新区的发展,从一项地方决策进入国家的战略布局,进入中央领导深思熟虑的决策层面,在于其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在于其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于天津人真正地为之奋斗过、付出过、创新过。很难想象,如果今天的滨海新区仍是一张白纸,没有“三五八十”十年的巨大投入,没有如今较为先进的基础设施,没有规模化的高新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优势产业,没有现有的港口功能和空港建设,没有正在形成的现代物流体系,就不可能成为引人瞩目的热点,不可能有今天的历史性机遇。而这一切,又源于点滴积累、日新月异的持续创新。滨海新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场持续创新的伟大实践。滨海新区已经向世界展示的,是创新的生命力;滨海新区将要向未来证明的,依然是持续创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