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名中国农大学子自发编写三农丛书为乡亲们做实事 编一套农民看得懂的科普书(图) |
|
|
|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北京专电
文/本报驻京记者陆静斐
用大白话写科普,请农民朋友画插图。日前,中国农业大学34名大学生自发地为农民编写出了一套三农科普丛书。这套名为“乡土乡亲”的丛书,包括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农民子女教育、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农村食品安全与营养、农民增收实用案例、农民奋斗成功典范6个专题。所有选题都来自大学生们的社会调查和实践经历。
“我们想编的是能让农民都看得懂的科普书。”丛书中《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一书的主编、中国农大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系的韩国良说,“我们写书的初衷就是用大白话来讲科普,有同学半开玩笑地说,要用‘土得掉渣’的文字来写,只有这样生动、平民化的语言,才能让农民朋友愿意看,才能让他们看得懂。”
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
“我们一直都在想怎样为农民朋友做点实事。”策划和发起人之一、生物学院2002级学生赵翼说,“我们下乡实践,除了宣讲、调查和反映情况,怎么才能结合专业特长为那些父老乡亲们做点实事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大家的心头挥之不去。
为什么不编一套能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书?赵翼的提议源于2004年他到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时的所见所感,当地一位职业高中老师编写了一本只有十几页的《奶牛受精》小册子,因为通俗易懂,很受农民欢迎。回到北京,他和同学杨峥一起跑了很多书店,发现写给农民的很多科普书籍,其中的一些内容连学农业专业的他们都看不懂。
今年4月中旬,杨峥和赵翼在校内发出编写三农科普丛书的倡议,并招募志愿作者。这在农大校园引起强烈反响——两天内就有近100名同学报名,很多学生为了得到这次机会,还写了好几页自荐信。经过反复挑选,最后确定了34名志愿者。这34名同学,绝大多数来自农村,都有过参加农村社会实践的经历。就这样,34名原本不相识的同学聚集在了一起,泡图书馆,找专家,上网吧,大家开始分头搜集资料、考证数据、联系采访,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
要“土得掉渣”决非易事
“我们借了好多书啊,天天往图书馆跑,学习紧,资料多,有时书没按时还,我还被图书馆罚了一元八角钱呢。”提起当时的忙碌,参与编写《农村食品安全与营养》的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刘爽露出的仍是一脸的兴奋。
因为要让农民朋友愿意看、看得懂,必须尽量用“土得掉渣”的文字来写,这成了这群大学生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确保丛书的质量,今年“五一”,这支队伍拉到了八达岭国防教育基地,开始封闭写作。“每天早晨6点半就起床,吃了早饭就开工,中间很少休息,编写、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经管学院行政管理的杜文是《农民子女教育》一书的主编,她说:“我们每天都要写到夜里一、两点钟,连夜给指导老师看,第二天一大早就在一起再讨论。大家集中在一起,对资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进行加工,尽量用最白话的语体来写。”
请农民朋友当画家
为了让农民愿意读,这群大学生还专门前往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请老师和学生根据内容给丛书画插图,“老师和学生都来自农村,画出来的漫画,更容易让农民接受。”如今这套丛书中的插图全部是由农民朋友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创作。
为了让农民读得懂,大学生们还经常与学校的食堂清洁工、保安和建筑工交流,看看这些来自农村的打工者能不能读得懂。为了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一些学生经常打电话给家在农村的父母,打听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最新遇到了哪些麻烦。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浸透着这群大学生辛勤汗水的初稿终于完成。“一方是大学生群体,一方是农民群体,我们一边写,一边彼此沟通。”杨峥说,只有这种经过充分沟通、直接对接的知识,才更加实用。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对农民有用的东西,让赵翼和伙伴们感触颇深,“我们第一次感觉除了读书以外,青年学子还应有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本报北京7月3日专电)
丛书中的插图全部是农民朋友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创作的。曲越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