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7月5日电(抗战胜利·国际观察)“七七事变”:日本右翼混淆是非可以休矣
记者吴谷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七七事变”68周年。关于这一事变,历史早有定论: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蓄意制造的。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分子仍在颠倒黑白,在“七七事变”问题上倒打一耙,诬蔑中国方面挑起了战争。不过,历史不容歪曲,日本右翼分子必须停止混淆是非。
倒打一耙历史难容
1937年7月7日夜,驻扎在卢沟桥一带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深夜11时左右,日军驻丰台第一联队八中队队长清水节郎借口在卢沟桥进行军事演习的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反抗。这就是“七七事变”的真相。
但是,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歪曲历史,明目张胆地美化侵略战争。他们狡辩说日本过去进行的战争都是正确的,是为了“自卫”而进行的战争,胡说“日中战争”(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于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中国人想把日本人赶走,日本人是受害者,而中国人是加害者。
但是,这种混淆是非的逻辑是骗不了人的,在日本也受到有识之士的批驳。日本历史学家井上久士认为,日本军队驻扎在中国本身就是帝国主义的行为。日本对伪“满洲国”的统治也是帝国主义的表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关于“七七事变”,井上指出,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领土上,而不是发生在日本。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本身就具有挑衅性,这是问题的实质所在。“七七事变”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事件,即使不发生这一事件,也会发生别的事件,日本终究要对华发动侵略战争。
为发动战争找借口
“七七事变”不是偶然的,是日本蓄谋已久和精心策划的,是日本为寻找借口,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向世人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扩张的真面目。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20世纪初,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罗斯后,取代沙皇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扩张势力,屯驻关东军,将东北地区作为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扩张的基地,以实现其鲸吞中国的狼子野心。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名为《对华政策纲领》的侵略中国方针,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阴谋把中国东北地区分割出去,使之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会后不久,田中又拟定了名为“满蒙积极政策”的对华侵略计划,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提出了日本新大陆政策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获得中国的资源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乃至欧洲。”《田中奏折》还制定了具体的侵略步骤:第一步占领台湾,第二步占领朝鲜,第三步占领满蒙,第四步征服整个中国,第五步征服整个世界。
从1874年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到1915年迫使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对中国全面发动侵略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是铁证如山。
痴心妄想称霸世界
日本军国主义者通过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就是为了占领整个中国,最终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早在1592年和1597年,日本关白(宰相)丰臣秀吉就两次出兵侵略朝鲜,企图将朝鲜作为跳板,对中国进行侵略,最终征服整个亚洲。但日军遭到了朝鲜人民和朝中联军的英勇抵抗,丰臣的野心未能得逞。
从1897年到1911年,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跻身帝国主义国家行列,成为五大帝国主义列强之一。在侵占中国台湾、吞并朝鲜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又梦想占领整个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垄断资本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迅速膨胀。但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世界第一次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政治和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为了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决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控制中国和亚洲,进而称霸世界。
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得到了德、意法西斯的支持。日本当时与德、意法西斯狼狈为奸,结成轴心国军事同盟。德国法西斯首领希特勒在欧洲拉拢意大利,在亚洲争取日本,以便与英法等西方大国抗衡。而日本也试图借助德、意法西斯的支持,改变“九一八事变”后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孤立处境。
由此看来,“七七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通过发动战争,称霸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企图的必然结果,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篡改的历史事实。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七七事变”,共找到
9,42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