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08月16日05:2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庄巧生:男,1916年8月出生,福建闽侯人。遗传育种专家。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先后育成中苏68、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12057、丰抗8号、丰抗2号、丰抗13号、北京837、北京841等20多个冬小麦良种并在华北地区推广,取得显著增产效果;在育种中不断发掘新抗(病)源,倡导复合杂交以聚合不同来源的有利基因和丰富杂种后代的遗传背景;最早把遗传力概念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介绍到国内,并以国家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研究中国北方冬小麦面包烘烤品质,提出品质育种的一些量化指标,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省部级技术改进一等奖4项,主编、参编和编译著作14本,发表论文40篇。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8月,中国农科院设立“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
8月6日上午,中国农科院为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庄巧生先生举办了一场90岁生日庆祝会。这天,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先生的学生、同行欢聚一堂,为先生祝寿。鲜花、欢笑、掌声、浓浓的问候与祝福包围着先生……
然而,先生面对众多的晚辈,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是‘老大徒伤悲’啊!”老人为何生此感慨呢?记者决定探个究竟。
8月10日下午3点,按照预约,记者轻轻敲响了位于北京学院南路先生家的门。开门的就是先生,身高1米60左右,穿着干净的浅灰长裤、圆领短袖,头发花白、稀疏,乍一看像某个单位的门房老头,但先生的目光却分明透着睿智。
老人把记者迎进客厅。客厅沙发周围还摆着好几个祝寿的花篮,沿墙一溜书柜里的书摆得整整齐齐,屋里静悄悄的。“我现在跟大女儿一家住在一起,他们白天上班,我看家。”老人还挺幽默。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每星期还能去所里一、两次,跟“小麦育种课题组”的同事们见见面。
经过同意,记者走进了老人的卧室。房间东南向,采光很好。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排书柜,书籍、资料虽多,但都收拾得井井有序;桌上一篇论文,可能是哪位学生请先生修改的,题目叫《论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方向》。房间的整洁让记者想起了先生的一位学生讲的一件事:1954年-1955年底,学生跟随先生在河北衡水县小辛集合作社蹲点,当时先生居住在一间土墙、土地、窄小的草房内,条件很差,但先生仍然保持床上的被褥、书籍、墙壁和地面整齐清洁有序。因为先生说了:“一室之不治焉能天下为?”这句话影响了那位学生的一生。
庄先生是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他的名字和我国众多冬小麦新品种紧紧联系在一起。
对于取得了如此成就的老人,为何却在生日庆祝会上发出了“老大徒伤悲”的感慨呢?记者揣在心里的这个疑问终于憋不住了。
老人的神色变得凝重:“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根本没有条件搞科研,‘文革’期间,则是没有太多精力搞科研,等改革开放后真正能做些科研工作时,我已是快70的人了。直到现在,我心里想做、该做、能做而没有做或做好的事情实在很多、很多,但岁数不饶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有‘老大徒伤悲’的感觉。你知道吗?我每天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麦田!我想念麦田!”
说到这儿,我发现老人的眼睛湿润了,一直平静的目光放出了异样的光。他颤巍巍地从沙发上站起,径直走向连接客厅的阳台,向外望去……窗外的不远处,就是北京三环内仅剩的一大片农田——中国农科院的科学试验田,那是老人为此“摸爬滚打”了66年的麦田啊!那也是老人已经驰骋不了的战场啊!
这一刻,记者读懂了老人的眼神,那深情注视中包含着他对心爱事业的深深眷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