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昆明一辆标有“城管监察”字样的微型车,最近在执法过程中将一名年仅16岁的卖枣少年撞倒,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随着城管与流动商贩的矛盾不断升级,市民纷纷对“野蛮执法”、“粗暴执法”表示愤慨,法律专家则表示,执法人员如何正确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文明执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连续3次向少年撞去
8月16日下午,一位名叫赵帮东的16岁少年用自行车拉了一箩筐青枣在昆明市区北京路上沿路叫卖。17时左右,他看见一辆标有“城管监察”字样的微型车开过来,匆忙往吴井路方向躲避。
“这辆城管车把车头对准赵帮东,连续三次朝他开去,直到第三次将他连人带车撞倒在地才急刹车。”现场目击者燕志琼说。燕志琼在吴井路口摆摊修理自行车,她告诉记者,听到一声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后,她发现“那娃娃赵帮东双手捂着肚子,哭得不成样子,左手受了伤,自行车龙头抵在胸口上,青枣散了一地,看着怪可怜的。”几百人指责粗暴执法
现场马上围了几百人,纷纷指责城管执法人员的粗暴行为,部分人表示愿意做证人,并留下了电话号码。110和交警随后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并把赵帮东送到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多小时。经检查,赵帮东腹部压疼,左膝关节疼痛,有轻微肿胀,属软组织挫伤。
卖枣少年被撞一事在昆明传得沸沸扬扬,然而,赵帮东和其家属事后却神秘失踪。
记者从一些流动商贩的口中得知,赵帮东来自昆明东川区农村,去年初中辍学在家,今年5月与父母及其姐姐、姐夫一家人来到昆明做水果生意。城管花钱打发走少年
负责当天执法检查的太和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工作人员郭绍贵否认开车去撞赵帮东。城管科科长吕国强对事件经过也避而不答。
吕国强还表示,执法人员属正常执法,但考虑到赵帮东是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城管科与其家人签订了协议,为赵帮东报销了828元的检查费和医疗费,并给予其1000元的生活补助费,劝其回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