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27日电(李宣良、张坤平)硝烟滚滚,炮声隆隆。“北剑—2005”军事演习激战正酣。
“轰隆隆……”一阵炮火的密集攻击之后,搭载着各种传感器和侦察装备的“红军”无人侦察飞机、直升机、地面侦察车以及侦察分队立即出动。与此同时,“蓝军”防御阵地摧毁情况在基地导调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
“在这次实兵实弹演习中,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作战效果评估系统。”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司令员谢勇介绍说。在这次演习中,先进的信息化传感和侦察装置直接从战场采集数万个数据,迅速传递到“陆军部队战术演习评估系统”,从而使演习指挥员能够清楚地对作战效果进行实时评估,他说。
在战争年代,一支部队的训练水平靠实战来检验;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估软件系统,演习就很可能像“演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使演习能够真正起到促进部队整体作战水平提高的目的,此次参加演习的部队确立了“部队训练水平的高低,应由其整体作战能力来评估;部队的作战能力,应由其行动结果来衡量;部队的行动结果,应由数学方法来计算”的评估理念。
“自动、高效的科学评估方法,提高了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谢勇说。以往合同战术训练评估,多取决于导调人员的直接判断和简单的手工计算,人为因素重,而此次采用的辅助评估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把各种动态和静态活动全部列入评估范围,引入战术计算模块、数学模型和各类仿真模拟器,对训练中各类战斗行动和指挥决策行为等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再以导调人员的定性判断相补充。“这样,就增强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谢勇说。
演习结束后,训练基地导调中心的一名军官告诉记者,信息化作战效果评估系统对演习进行了全程评估,这一系统所得出的评估结果更加接近实战。各级指挥员一致反映,有了这套系统,部队的演习效果怎样,大家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