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为中国航天员向宇宙挑战欢呼时,发现他们都是来自农村地区。这让我们关注正在成长中的下一代青少年,对于家境优越的城市小孩来说,他们中能否在未来也涌现出一名航天员?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卢昌亚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本力等专家对此颇为忧心。
根据全国体质监测数据,我国自1985年以来中小学生体质连续下降,上海学生各项体质指标也呈下降趋势。有关人士担忧地表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不要说诞生航天员,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从校门走出的将是一群手捧高学历的“身体废人”!
本期升学周刊聚焦中小学生体质,希望能引起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现象调查】中小学生体质不容乐观
[现象一]小学生难破田径纪录
近日,某小学正在筹备召开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翻开以前运动会的纪录,校长担忧地说:“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学生也越长越高,越来越胖了,戴眼镜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近几年来,很多田径项目的纪录无人打破”。
从该校以往运动会最高纪录单上看,除男子800米纪录外数年无人打破外,速度类项目和体力类项目成绩都有较大滑坡,其中,男子100米比原纪录14.9秒慢了1.4秒,男子800米慢了近10秒,男子跳远比原纪录少了近一米,女子400米成绩比原纪录慢了10秒。
学校的体育老师叹着气说道:“学生们离纪录越来越远了!这对社会来说,却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孩子们的体质在下降。”
金秋十月是很多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的时间,记者随机走访了几所中小学,很多中小学校的校长提到体育,都不约而同地说道:“学生们体质下降严重!”
[现象二]中学生懒得去锻炼
记者就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体育锻炼等问题随机采访了十几名中学生。“放学后你们一般干什么?”几位初三女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看书”、“写作业”、“看一会电视”、“听听音乐”、“上上网”。“你们在放学以后或早晨进行体育锻炼吗?”几位女生都摇头。“我们周末会去滑冰”一位女生补充了一下“平时没时间,也没地方。”问另外几名学生“平时有没有体育锻炼?”大多回答“偶尔”“周末比较多”;提到“是否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时,十几位学生仅有一位给出肯定的答复。
调查还发现: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每天为7.5个小时;家庭学习时间每天为2.6个小时;课外阅读时间每天约为1小时;看电视的每天时间约为1小时;而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并且几乎没有学生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每周使用电脑的时间约为7个小时。
[现象三]大学新生体质不理想
卢昌亚教授每年会对上师大大一新生做体质调查,但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如追溯到他们中小学时期,可以反映出不少问题。总体来说,现在的青少年体质状况表现为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都差。
健康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基本身体机能状况。现在中小学生的现状是营养状态两级分化。一类是营养过剩,出现了学生超重和肥胖现象。另一类是局部营养素不足。青少年没有足量摄取部分营养成分,如钙、维生素A等。个别学生甚至对某些营养素摄取严重不足,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状态,影响体质。
与健康素质相比,青少年的运动素质更差。运动素质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灵敏性素质、柔韧性素质、协调性素质等。这些素质的下降要更明显。
比如一些学生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从表面看身高、体重看上去还比较结实,但实际上肌肉发育不够完善,体脂含量偏高,缺乏力量。下降最明显的为耐力素质。不少学生在大学时代800米跑、1200米跑不能达标。
体质差的学生在中学时表现并不明显,但到了大学里就开始不适应。没有了家庭呵护和正常的饮食保证,自己生活节奏不规律,加上少年时期偏食,身体素质快速下降。
【原因分析】他们正成长在“温室”中
[原因之一]生存环境太过优越
“城市小孩体质下降,主要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太过优越。”卢昌亚教授指出。太空里大气压、湿度、重力都与地面不一样,航天员等于是在非正常的情况下生活,是对身体的极限挑战。这种敢于向生存条件挑战的毅力和耐力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都市小孩的生存环境则太过优越,他们从生理到心理都缺乏接受生存挑战的基础条件。不要说航天员,就是运动员也是农村娃居多。人类的能力,生理、心理都是在对生存环境的挑战之中不断的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不锻炼必然导致功能退化。
[原因之二]身体运动明显减少
静态生活时间增加,身体运动减少,直接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报告显示,学生体质机能发展水平落后于身体形态发展水平。在学生形态发育继续提高,学生营养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肥胖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肺活量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素质水平出现全面下降。体质下降,机体对疾病的免疫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导致疾病的多发、高发,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原因之三]学校家长不够重视
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家长、学校没有足够重视这种变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并且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
一些学校对体育的重视还停留在应试上,没有真正认识到身体活动的重要性。
【对策措施】建体质数据库提供健康指导
我国将建立覆盖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库,运用信息技术对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监控,并发布统计报告。该数据库建成后将容纳全国2亿多学生每年10余项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和成绩。
体质《标准》数据的上报将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完善的体测记录,通过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台阶测试、50米跑成绩等测试指标和相应评分体系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体形、心肺功能、速度、力量、柔韧等体质健康状况,并提供健康指导。目前,上海已经全面启动了体质监测。
作者:□晚报记者 肖波 杨玉红 张骞 实习生 钱钰 摄影陈焕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