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5日),野菜“天绿香”成为市民议论焦点,一大民生话题。有媒体报道称,美味野菜“天绿香”有毒,小白鼠大量食用后陆续死亡。但同时又有专家对此表示,尽管“天绿香”在实验室研究中被证明可能含有毒性,但日常的少量进食不会有什么危险,关于其毒性问题在科学上是有争议的。
为此,昨日本报特意专访了提出“野菜‘天绿香'确有毒性”的华南农业大学蔬菜学系教授、系主任杨暹博士。1999年,华南农业大学申请研究项目,专门研究华南地区常见野菜的营养功能和毒理。该项目由省科技厅立项(项目编号:990691),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医疗、研究机构进行。他在接受采访时郑重向市民建议,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野菜“天绿香”有毒性,不宜在市场上销售,市民最好就不要再吃这种野菜了。
向世界首次公布关于“天绿香”毒理学研究
《华南野生蔬菜守宫木(天绿香的学名)的毒理学研究》论文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华农大学报最新一期(2005年第4期)上正式发表,杨暹说,这是他和他的学生一道用科学的方法经过数年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向世界第一次公布关于守宫木毒理学的研究,是向国家申请立项的一个研究课题。
杨暹的研究团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食品新资源和新资源食品的规定(GB15193-94),并参照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毒理学基础》的方法,对守宫木等10来种野生蔬菜进行了通过急性毒性实验、30天喂养SD大白鼠毒性实验、精子畸形实验、SD大白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实验以及SD大白鼠病理组织学研究,并对其食用安全性进行探讨。对华南地区常见的10来种野菜的营养功能和毒理的研究结果显示,曾经被当作野菜美味广为食用的野菜“天绿香”守宫木,30天喂养对SD大白鼠的肝、肾、脾、心、肺、睾丸等器官有损伤。以前关于“天绿香”的毒性问题确有争议,他们是第一个专门做其毒性分析的,而且还获得了这个成果。
十几种野菜一起研究唯独“天绿香”有毒
当时,鉴于广东人食用野菜成热潮,杨暹他们对十多种野生蔬菜包括广东人经常食用的田七叶、土人参、一点红、白菜仔等一起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野菜都没有毒性,相反,像鳄嘴花这种野菜的类黄酮物质很高,可能对抗癌还有相当的功效。只有一种野菜让人警惕,那就是菜市场、超市、食店时有销售的守宫木,商品名叫“天绿香”。
30天喂养SD大白鼠实验后全部死亡
杨暹说,在没得出研究结果前,“天绿香”这种野菜他也时不时吃一吃,因为这种野菜的确味道鲜美,它的维生素含量高于其他蔬菜两三倍,矿物质也很丰富,有保健作用,但是,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是有毒的。他们在研究时发现,实验用的大白鼠食用“天绿香”后,在一周内并没有什么症状,但继续食用十天后,有大白鼠开始死亡,30天后实验大白鼠基本全部死亡。
也即是说,守宫木没有急性毒性,存在慢性毒性。“天绿香”不像毒蘑菇那样有急性毒素,它是慢性的,有一定的累积过程,在一定剂量下就会出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大量食用守宫木的大白鼠出现了消瘦、厌食的症状,通过对死亡大白鼠的器官切片观察,发现其肺、肝和肾脏都产生了严重的病变,同时,守宫木也引起小白鼠的精子畸形率增高,实验结果为阳性。
这个研究成果在2002年就已得出,因考虑时机不成熟,当时杨暹没有公布这个研究成果,只是向当时大规模生产这种野菜的基地建议不要再种这种野菜了,后来这家基地听取了杨暹教授的建议,没再生产;同时每当他在超市或餐饮过程发现这种野菜,他都建议停止使用,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的种植提供给市场,周边的海南等地也有一些种植。
台湾曾有妇女将其作为减肥食品而中毒
至于是什么东西引起了这种野菜的毒性?究竟这种毒性达到什么程度?
杨暹表示,他们到现在还没有研究成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据了解,虽然在中国内地目前还没有因食用“天绿香”而死亡的案例,但在1994年,台湾曾有妇女将其作为减肥食品开始有规律地食用后出现中毒事件,全部表现为肺部中毒,还有死亡个案。当地健康组织已禁止出售这种野菜和使用它作为药物。
喜欢尝鲜的广东人一定要慎重食用
通过“天绿香”事件,杨暹忧心的是,现在我们国家对新引进的野菜普遍缺乏食品安全监测,他认为在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之前,把野生植物资源长期食用,这是非常危险的。他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农产品准入制度,对新引进的品种建立中长期的监测体系,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产品进行深入的安全性分析,确保每一种农产品是健康无害的。他也同时提醒市民尤其是喜欢尝鲜的广东人,在消费一些新产品时一定要慎重,这可是关乎自身安全的大事。(记者/梅志清实习生/林旭娜通讯员/詹文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