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
| |
临汾尧都区:建了“天安门”又建华门
区长宿青平辩解:好多老百姓一辈子也去不了北京,
让他们在临汾看看天安门、天坛有什么不好?
临汾的“天安门”,“金水桥”“华表”一应俱有。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去天安门。”在山西省临汾市街头随便挡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嗤”地笑出声来,“怎么你们外地人也知道我们临汾有个天安门?”
记者要去的“天安门”位于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处的尧庙广场,与尧庙大门正对。4700多年前,尧建都临汾。
记者发现,尧庙广场除了“天安门”外,还有“天坛”,以及高达21米的汉白玉雕饰而成的“中国第一华表”。在广场的最西端,是2004年12月29日落成的高达50米的华门,当地官方资料中称其为“天下第一门”。
因为“天安门”、“天坛”、华表、华门等的陆续建成,尧庙广场逐渐被当地人称作华门广场。
据介绍,华门广场的设计和策划均出自昔日政治明星宿青平之手。2001年宿青平担任尧都区区长后就开始修建广场,此后,对这些建筑的议论一直是临汾官场及民间的重要话题之一。
曾任山西省侯马市委副书记的宿青平,正是著名作家张平的反腐小说《国家干部》中主人公夏中民的生活原型,也曾是媒体热捧的一位政治明星。是什么动力让这个政治明星修这样的建筑呢?
“天安门”是如何建起来的
对于“天安门”的提法,临汾市尧都区区长宿青平在采访中多次纠正,“我们这不叫天安门,天安门是七个门洞,我们只有五个。”在临汾市官方的所有资料中,这个被坊间称作“天安门”的建筑被称为观礼台或立体中国地形图。
“政府没有钱,却要修‘天安门’、‘华门’这些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并多次强行向我们摊派。”临汾市尧都区一位煤矿负责人说,为了修华门广场,他向当地政府“捐”了20多万元,“不捐不行,不捐的话你的煤矿就通不过验收。”
对于强行捐款,宿青平并未完全否认,“让一些企业家为社会做点贡献,就不愿意。”宿青平称,这些建筑总共花费7000多万元,除贷款外,就是社会集资和借款。
临汾市古城煤矿借给政府500万元,“我开始只想借200万元,古城煤矿的老板一下子给了500万,而且后来向我表示,这些钱不用政府还了。这种精神多么高尚呀!”宿说。
据记者了解,“借款”达到500万元的还有临汾市同世达焦化实业公司,而在10月11日召开的山西省打击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交叉检查动员会上,该公司因“拒不执行环境处罚”被环保部门列为11个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之一。
上述官员称,除向污染企业集资外,在修建这些建筑时,一些“黑煤矿”也“捐”了款,“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官煤勾结。”
最初,宿青平只想修一个观礼台,而正在施工时,来了一个老太太看热闹,说为什么不修个天安门。
“听了老太太的话,我当即决定,改变图纸,仿造天安门。临汾市的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也看不到天安门,给老百姓建一个天安门难道不行吗?”宿青平解释说。
临汾市的一位出租车司机称,“天安门”大概建于2002年,“那时我还在上学,落成剪彩时各学校都组织了好多学生去,当时宿青平就坐在‘天安门’上,很是威风。”
临汾市的一位官员透露,一位中央领导在2003年3月来临汾时,为了不让他看见“天安门”,在去尧庙参观时没敢让他走正门,但在参观结束后,这位领导径直从正门走出来,一眼看见“天安门”,陪同的地方官员都躲到了一边。
宿青平向中央领导做了一番解释,天安门是中国建筑的精华,是为了让临汾的老百姓能感受到天安门才修建的,“当时领导‘噢’了一声,但宿青平把这当成对他的认可,又修这修那,到现在修成这个引起更大争议的华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