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安汽车董事长谈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得与失,认为本土企业不是外资的“妃子”尹家绪简历
尹家绪,1956年4月生。工业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工。党的十六大代表,第十届人大代表。历任重庆渝州齿轮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厂长。1996年起,历任西南兵工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长安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长安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2003年,被评选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位杰出人物”之一。
对话背景
今年汽车行业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各企业的情况却如同冰火两重天。在产品增长的同时,企业的利润却在下滑,这种趋势也在拷问目前国内占据主流的合资模式。今年前10月,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50.66亿元,同比增长6.05%;产品销售收入完成9397.14亿元,同比增长7.69%;利润总额完成403.85亿元,同比下降36.62%。也就是增产没有增收。
2005年,因为以“万言书”反对政策对汽车行业的“限小”,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尹家绪“一不小心”被赋予一个“为民请命”的形象。岁末之际,本报记者再次面对尹家绪时,他坚持自己的言论:他屡次三番地对解除“限小”的呼吁更多是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角度为出发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明朗,“限小”已经成为了人人喊打的陋规。尹家绪跟记者聊的话题也从呼吁解除“限小”转移到整个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品牌合资的得失。
“我说话不只是有火药味,还有不少汽油味。如果说国内企业集团通过合资企业所获得的最大收获,就是有了几个产品,另外就是培养了一批人,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谈及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品牌合资的得失,尹家绪直言,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外资不是皇帝
新京报:今年您屡次呼吁要消除地方上“解禁限小”的法规,而中央也已经在这方面明确,包括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过许多地方仍对小车限制,似乎这已经不是个产经话题,而是个政经话题,如何看待这种“令行不止”的现象?
尹家绪:我不是今年才提,而是近几年一有机会我都要提这个议案。这个问题从战略高度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长安有着军工背景,国际上稍有能源方面的风吹草动,我们更加敏感,也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同时,这也是我们更看重自主开发的原因,因为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产品对一个民族企业的重要性。
新京报:目前在评价国内在自主开发方面,有着“真开发”和“伪开发”一说,如何才能介定怎样的汽车自主开发是真开发,开发的持久力如何保持?
尹家绪:前不久在一个有关中国企业家领袖论坛上,有人在介绍自主开发能力时说,核心技术都是可以通过国际购买买进来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明显偏颇。能够用钱买来的是核心技术吗?我可以肯定地说,用钱永远都不可能买来核心技术。
新京报: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基本已经破产,合资企业对自主研发的具体贡献在哪里?
尹家绪:我论证核心技术的获取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合资企业。我们现在和福特、马自达和铃木的合作都很顺利,在接受你的采访前,我上午刚刚跟马自达谈完新的合资合作内容。此外,我们和铃木的合资企业长安铃木也在谈新的发动机项目,发动机生产线的建设已经招标,明年还将继续有新车型引进。
通过合资企业,我们主要是学会了造车的流程,但在技术上能获得的很少。在合资企业我们只有2%的技术集成费,你可能获得技术吗?
技术的拥有权永远在外方,而中方只有生产的许可权。
我们现在发展自主品牌是因为我们在造车的时候不想看别人的脸色,现在外资在国内都搞平衡战略,但我认为外资不是皇帝,我们也不是妃子,我们不会去争宠。换句话说,合资就像儿女结婚,亲家太高,不会瞧得起我们。
中国汽车业不缺人才
新京报:长安在自主研发方面已经建立了非常具体的发展计划,但作为一个大型汽车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却不是很丰富,如何建立一个能够产生凝聚力的思想平台?
尹家绪:你说的这一点也是我现在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一个问题,这对于长安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目前长安已经搭建了产品平台,合资的规划和脉络也很清晰;第二是生产平台的建立,通过企业布局和整合也已经搭建;第三点我们还搭建了营销平台;第四也就是你所提到的搭建一个思想平台,包括企业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长安未来的发展高度是取决于企业的文化平台搭建的高度。
我认为做企业就是一个布道者,不断地将思想和文化概念灌输到这个企业中去,最后形成一个思想概念,思想平台是我目前最关注的事,也是让我最心痛的一件事。
新京报:和思想平台建立有关的就是用人制度,现在长安也在引入国外的汽车技术人才,如何避免人才在归国后水土不服的现象?
尹家绪:我认为中国汽车业建立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如果你去底特律或者欧洲的汽车研发中心,你就可以看到那里到处都是中国人,而且都是非常高端的人才。
不过我引入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不会给予外来技术人才以行政职务。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引入外来人才时都会给予很高的行政级别,而我在海外引入人才如果有这方面的要求我是不会用的。专家不是管理者,管理者也不是专家,想要职位的人,我是没官给你的。有的人认为“一门通,门门通”,这是不行的。
作为一个技术研发人员,如果你是发动机专家,我会给你很好的经济待遇,然后让你带领一个发动机研发团队,而不是让你成为一个企业的行政管理者。我认为这样才能人尽其用,这也是长安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何醒言 重庆报道《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