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我看看!”记者刚从洛阳铲挖出的土里捡起一块骨头,就被李珠科一把夺过,端详片刻,又掰了掰,“骨质疏松,有眼儿,应该是动物骨。”把骨头随手一扔,他对队员说:“继续。”队员8人,人手一把洛阳铲,正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附近的一片麦田里探测古墓。 就是这种洛阳铲,把周公庙附近的西周大型墓葬群一一探测出来。据说,洛阳铲的发明人是个盗墓贼。
“洛阳铲对发掘周公墓起到了重要作用。”1月18日,周公庙遗址考古队副队长种建荣说。
用洛阳铲进行“网格”探测
李珠科今年53岁,从外表看,与外来务工人员极其相似,见记者错认,他笑着纠正:“我也是专业人员。”一聊才知道,他是周公庙遗址考古队钻探小队的队长,从事考古钻探行业已有30年,“呵呵,全靠经验。”不,还有这洛阳铲。
2004年3月,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调查和钻探。从那时起,在陕西省考古探测公司就职的扶风人李珠科就受雇于考古队,在陕西西部的黄土高原上,手执洛阳铲,指挥弟兄们探测起来。
一把貌不惊人的洛阳铲,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在记者将信将疑之际,李珠科拿起一把刚用铲子带出来的土,“这把土‘有问题’”———“有问题”这个词,当天李珠科说了很多次,几乎已经成了“地下有古墓”的代名词。但“问题”在哪里,看不出来啊,不就一把黄土吗?
“你看,我手里的这块原始土里有很多杂质,而且颜色多样,说明这块土曾被烧过,至少是被动过。”在李珠科等考古界人士的眼里,地下的土分三层,从上至下依次是:耕土层、覆盖层和原始土(生土)。既然原始土都被动过,自然说明那里“有问题”。钻探队员们的活计,就是通过辨别洛阳铲带出来的土,分析地下文物迹象。
在一片麦田里,8个钻探队员正在探测,他们每两人间隔5米排成一列,手执洛阳铲,使劲向地下杵,拿出铲子后,辨认一下带出的泥土,如果没什么发现,继续杵。“最开始我们在1.5平方米内,四角和中央各钻一个眼进行‘梅花式’探测,这样精度会更高。现在我们相距5米进行‘网格’交叉探测,应该说,只要地下‘有问题’,是肯定能发现的。”
如果地下实在没有什么文物迹象,队员们就需要前进几米,继续探测。依靠这种“拉网排查”战术,周公庙遗址附近方圆4、5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一铲一铲地都被探测到了。“踩了麦田,我们当然要补偿农民。如果发现公路下面有文物,我们还要掘开公路———这里面有个谁大谁小的问题。”
队员们探测后,地里留下了一个个直径7、8厘米、深浅不一的探洞,洞口周围都是洛阳铲带出来的土,由于铲子呈半圆形,土也因此呈规则的半圆形,远看就像动物的粪便。这样的探洞,周公庙附近的黄土高坡上分布了很多。
“中国人就是聪明,”李珠科说,洛阳铲是中国特有的考古必备工具,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考古专家曾专门背回去一些铲子。上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赠送的礼物也是一把打造精美的洛阳铲。不是不想换,“上世纪80年代我们从国外进口一种先进仪器,但发现不好用,最后还是得用洛阳铲。”据介绍,洛阳铲的发明者,竟是盗墓贼!
洛阳铲是把“双刃剑”
月黑风高,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更给山区增添了幽静。几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出现了,他们拿着铁锹、镐头、篮子、绳子等工具,向几天来已充分“踩点”的墓葬潜伏过去。“到了,就是这里。”其中一个盗墓贼用几乎是蚊子叫的声音对同伴说。挖!镐头抡起来,铁锹铲下去,篮子装上土往上运,绳子拴上人往下吊……
这个场景,历朝各代的盗墓贼最清楚。“实际上,可能周公墓刚建成不久,就有盗墓贼光临。”周公庙遗址考古队副队长种建荣说,发掘已告完成的32号大墓有9个盗洞,盗洞历史编布各个朝代,远在西周,近在2002年。前段时间,当考古工作者发掘32号大墓时,在墓室中惊奇地发现了“娃哈哈”可乐瓶,以及一只崭新的塑料编织袋。
“盗墓贼敢投资,敢冒风险,目的只有一个:挖宝、起底、贩卖。”种建荣说,而考古工作者必须依据考古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发掘,并对地下文物的各种历史信息进行判断、总结,有时,这些要受限于资金、技术等原因。
而盗墓贼可不理会这些,他们尽量利用当时的手段,想方设法找墓挖宝。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最初的盗墓贼一般采用垂直挖洞的方式,根据经验确定墓葬,直接在地面挖洞,进入墓室偷盗,这样的盗墓方式也在32号大墓出现了。
还有一种与此类似的方法,被称为“关中式盗墓”,即先在地面挖一个方形洞口,大小仅可容一人操作,同样也是垂直下挖。解放前,盗墓贼确定墓葬后,一般会选择在偏远的角落迂回挖洞,甚至距离墓室几公里,他们吃住在洞里,工期可达半年之久,而一旦成功,整个墓室会被一扫而空。
清末民初,以盗古墓为生的洛阳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偶然发现一个搭棚子的人挖坑插棚杆时,用的是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就带出不少土来。李鸭子灵机一动:用这样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铁锹容易多了。于是他用纸贴着铲子撕了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洛阳铲就在盗墓者手中传开了。
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目睹了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也是灵机一动:这把铲子用于考古不是更好吗?李珠科20多岁学艺时,考古专业的老师傅就告诉他:学会使用洛阳铲辨别土质,是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李珠科说:“这种铲子只有洛阳四、五家手工艺作坊生产,而且至今只能手工制造。”曾经有几家机械厂试图生产,都没有成功。
据考古专家说,洛阳铲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
有了洛阳铲,如今“最先进”的盗墓手法就是洛阳铲加定向爆破。盗墓贼先用洛阳铲确定墓葬位置,然后使用定向爆破技术,很容易就能将墓葬盗空。
洛阳铲并非万能钥匙
当然,如果认为仅仅依靠洛阳铲,就能完成考古发掘工作,也不是科学说法。种建荣说:“洛阳铲是迄今为止考古界最有效的工具,它对周公庙等遗址的发掘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仅有洛阳铲远远不够。
“现在,我们用上了物探、航拍、GPS等技术,并将测绘成果运用于考古,最终完成发掘工作。”比如,原先进行的考古调查比较粗放,只要在野外发现古陶片,就断定这里有古代遗迹,这倒也没错,但这样调查出的遗迹范围较大,如果用GPS,就可以展现出当地的历史变迁过程和遗迹核心区域。“这次周公庙遗址考古,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老百姓所说的宝物,但我们在工作方法上有很多创新,其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通过先进仪器把历史信息保留下来,供后人继续研究。”
另外,周公庙遗址的大型墓葬群墓主是谁,这些墓主生前的身份,远非洛阳铲能胜任。
不过,周公庙遗址到底有多少墓葬,这个问题,洛阳铲还是能够在今后的钻探中探测出来的。曾经探测过很多汉墓、唐墓、宋墓的李珠科说,周公庙遗址这么大规模的墓葬,此前真没见到过。他指指洛阳铲:“以后还得靠它。”
■记者手记 周公庙的宝物
你去周公庙,那里有宝吗,挖出东西来了吗?记者在西安,或者在岐山,当地百姓每每会这样发问。西安的一名岐山籍出租车司机说,如果岐山也能挖出像秦兵马俑那样的东西来,就能把岐山带动起来,就能富裕了。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文物情结,你若问岐山人,32号或18号大墓在哪里?无论是谁,他们都不会告诉你,担心你是盗墓贼。
周公庙考古队副队长种建荣很理解老百姓的这种心情,不过他认为,考古不仅是挖宝,更重要的是考察历史信息。在他简陋的考古队房间的床上,摆放着百多个脸盆,他说,这些脸盆全部用来盛放“标本”———出土文物,这些“标本”,无非是一般人看不上眼的原始陶器碎片,但在专家看来,这些原始陶器碎片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有些东西单纯用金钱来衡量的话,根本无法体现价值。种建荣的脸盆中的宝,就是这样的东西,无价。
■新闻背景 周公庙遗址墓葬群发掘获得重大线索
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西周最高等级的陵坡墓地32号大墓抢救发掘工作,1月10日基本结束。周公庙考古队队长王占奎说,该大墓的发掘清理,为西周考古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和新的重要线索。2004年3月,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调查和钻探,发现了规模最高的西周大型墓葬群,其中首次发现具有四墓道的大墓10座,具有三墓道、两墓道、一墓道的西周大墓各4座。
■相关链接 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县城北),史称“周王”。他是我国西周初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儒家学派的始祖。传说其为了接见贤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其名篇《短歌行》中也描述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