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恐怖袭击
【现场记者】陈强
【王安说事】
7月7日,对伦敦来说这本是一个值得特别庆祝的日子,八国集团峰会召开,伦敦成功取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但一系列爆炸却打断了人们的好心情。
爆炸事件也炸惨了欧洲汇市,美元和英镑被大笔抛售,纷纷下挫,其中英镑兑美元,一度下跌至1.7412,创出19个月来的新低。欧美股市亦全线大跌。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指出在英国等欧洲国家有许多穆斯林移民,他们的子弟身处社会的边缘,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满腔怒火,成为流氓圣战者。而欧洲在马德里爆炸案之后,仍然对面临的恐怖袭击形势没有作出快速反应。
伦敦爆炸案的一个经验教训是:虽然恐怖组织失去了指挥和控制体系,但是恐怖分子却进行了战术调整。圣战者大都避免袭击飞机和政府建筑物之类防范严密的目标,而改为袭击夜总会、饭店、铁轨。
在伦敦系列爆炸事件发生后,《暸望东方周刊》刊载文章《假如北京遇到伦敦爆炸将会怎样》。文章说,不敢想像类似伦敦爆炸案发生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会是什么结果。据悉,伦敦地铁发生连环爆炸案后,经过几小时全面封闭,当天即实现部分运营。次日除了爆炸现场仍在封锁清理中,其余地方都已正常运营。相比而言,中国还鲜有城市具有这样高效的应急治灾能力。同样作为2008年奥运会承办城市,北京市最近正加紧地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建设。7月3日凌晨,北京市公安局在地铁1号线进行多警种联合演习。
日前公布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中,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件经过细分的部门应急预案。中国要用3年多的时间追赶国外30年的工作。
除伦敦外,2005年,至少在伊拉克巴格达、印尼巴厘岛、埃及沙姆沙伊赫、印度新德里发生过重大恐怖袭击事件,连被视为中东地区最安全的国家约旦也未能幸免,人员伤亡都很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保证没有恐怖活动,不存在绝对的安全”。
2005年,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海外更多的“危险”。
1月,8名中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又一次让中国人感到威胁。恰值这批人质落入绑架分子手中时,中国政府还向伊拉克临时政府赠送了价值1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物资。这次和2004年10月份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绑架中国工程师的情况不同,巴极端组织是利用中国人质向巴政府提出要求,中国人质成了巴中央和地方反政府势力矛盾的牺牲品。这次事件与2004年4月发生在伊拉克绑架7名中国人质的事件也不相同,那其实是一种误抓,知道是中国人后没多久就放人了。
说起这些外出打工的同胞也真是不容易,人出去了,往往留下一贫如洗的家和5位数的高利贷。他们大多通过蛇头出去,去新加坡的费用是5万元,以色列8万元,日本10万元,英国20万元,美国费用最高要50万元,伊拉克最便宜,两万元。这些中国人实际上还没有走出原始积累阶段。
炸弹不乐意问你是哪儿的人。11月,3名中国国防大学学员在约旦首都安曼遭遇炸弹身亡。
【亲历人语】
我真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在伊拉克打工的福建省平潭县人李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