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27日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说,为整治手机犯罪及不良短信问题,2006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手机实名制。
配套措施尚未出台
据了解,由于涉及3.8亿多手机用户,以及各移动运营商的庞大销售渠道,其施行将给各方带来不同的影响,尤其是规模庞大的“神州行”“如意通”预付费用户。 目前相关配套措施还未最后出台,但推行手机实名制已势在必行。新购买手机要严格登记有效证件,老用户要逐渐转移过渡为实名制用户。
多数用户心存疑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手机用户对手机实名制心存疑虑。认为一是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通过实名制未必能够减少手机犯罪;二是个人隐私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许多人认为,实行手机实名制后,如果制度设计不完善,代理商和运营商能否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令人怀疑。
运营商保持低调
对手机实名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个移动通信运营商始终保持了相对低调。实行手机实名制之后,运营商将在技术、设备上进行改动,扩充现有的数据库,这些在实名制实行初期将给运营商带来一些成本负担。此外,营销模式、业务流程、产品设计也要跟着变化,这些成本则是无形的。
不过,从长远角度看,实行手机实名制对运营商来讲是利大于弊:一是能减少用户欠费风险,二是运营商可以对客户进行精确管理。从目前来说,客户资料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实名制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个人信息立法保护
针对消费者的疑惑,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解释说,实行手机实名制将参考有关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精神来设计。他还建议,为了保证手机实名制的法律效力,建议采用行政法规的形式出台,而不是部门规章的形式。
参与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周汉华指出,这部法规对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消息进行立法保护,一旦正式出台,侵害他人信息就要承担行政、民事甚至是刑事责任。
相关报道
中国3G明年揭幕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27日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首次具体部署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相关政策,这标志着在2006年,我国3G终于由幕后走向前台。王旭东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发展3G的条件已经具备。
链接
3G能干什么?
3G手机能可视通话、能快速上网、能看电视,承载了部分手机用户对未来移动通信业的想像,把手机变成实实在在的多媒体终端。同时,虽然目前3G手机制造成本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手机制造成本的120%左右,但就手机最普遍使用的话音成本来说,3G话音成本是当前第二代移动通信话音成本的50%左右,话音资费的进一步降低成为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