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
10年前,陈卫回国创业时,他和伙伴们将公司取名为“信威”,就是决心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要在电信领域扬中华之威。他们几个人仔细研究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通信制式,通读了数千项相关专利,特别是CDMA的核心专利,成功地绕过重重知识产权壁垒,开发出了“每一个比特都属于中国人”的全新技术规范—SCDMA(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SCDMA的研发成功使我国在无线通信领域拥有了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中国电信史上的突破。
联通8亿农民的幸福生活
2005年11月27日,信息产业部村通总结会在延安召开,庆祝村通工程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作为村通工程首选推荐制式,SCDMA在推动农村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目标是以农民用得起的价格,提供完整的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陈卫说。他提出了农村家庭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应用SCDMA技术解决农民打电话、发传真和高速上网等基本需求,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生产信息等网络应用,而这样的信息化平台成本只需要1500—2000元。
今年春节,在陕西横山县王有地村村民韩秀伟的小卖部里,前来打电话的乡亲络绎不绝。一位老汉说,快过年了,想跟在外打工的儿女通个电话,往年要走老远到村外去,自从去年春天村里装上了无线村村通(SCDMA),不用出村就可以跟孩子“拉话”了!
有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数字鸿沟”的消弭在中国就将不再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目前,我国农村每百人的电话拥有量仅为14.6部,还有3万个村庄未通电话,SCDMA在中国农村的大规模应用,将把亿万农民的命运与繁荣的现代生活紧紧相连。“能通过自己公司独立研发的新技术,改变自己国家一代人或者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或者标记,是我作为学成归国人员感觉做企业最幸福的事情。”陈卫如是说。
中国创造扬威海外
SCDMA不仅大大改善了国内边远地区的通讯状况,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创造赢得了声誉。在科伦坡电信项目竞标中,信威的SCDMA凭借在网络覆盖水平、频率使用效率、建网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击败了国际老牌电信企业进入斯里兰卡市场。2005年6月30日,在科伦坡的LMCC机房通过检测,如今,当地运营商已经向市民放号正常营运数月。而在去年底,信威工程师在建设网络时,突发的印度洋海啸打乱了工程的正常进行,出人意料的是,信威的SCDMA技术却在救灾过程中展露了无尽的实力。
在遭到印度洋海啸突袭的东南亚地区,数十万人丧身海底。在重灾区斯里兰卡,当地的GSM和固话通信设备全部被摧毁。1月6日,陈卫带领信威工程师组成救援队携设备抵达斯里兰卡。当信威工程师开始架设SCDMA网络时,来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国际救援队都前来围观,他们不相信在GSM都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别的常规通信设备还能有什么用。但是短短3个小时后,救援队就凭借SCDMA电话,在20分钟内为一个重伤员找到药物,挽救了他的生命。随后,信威救援队在一天之内完成了灾区300平方公里的通信覆盖并开通使用,解决了灾区应急通信问题。SCDMA在海啸中的杰出表现,赢得了斯里兰卡政府和运营商的充分信任。为此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特别接见了陈卫等人。
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凭借核心知识产权技术,而不是低廉的产品价格,在国际电信竞争中获胜。这是自主创新的“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电信竞争的首次胜利。
作为自主创新的跋涉者,陈卫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够鼓舞更多的人,大家都去走自主创新的路。”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29日 第十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