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舜网
为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彭辉林19年来一直为此奔波,但面对至少15万元的医疗费,他们走投无路。可是,当《南方都市报》报道他们求助的声音时,却无一市民表示愿意捐款。直至27日,《南方都市报》采访得知彭辉林原是深圳清水河大爆炸的一等功臣,读者反映才渐渐热烈起来(12月28日《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在一开始报道时精心设计了“不能卖身救儿”的标题,这可以说也是个噱头,但还是未能引起任何爱心关注。彭辉林说,“我何尝不想卖身?我何尝不想找个噱头来吸引好心人的捐助?”可惜在12年前的深圳清水河大爆炸中,他已失去了劳动能力,已无身可卖。
从没有噱头到制造噱头,再到有了一等功臣的“噱头”,读者的反映才渐渐热烈起来。或许这一次,彭辉林也能像其他有噱头的求助人一样,也能幸运地引来好心人的爱心救助。很明显,求助越来越需要“技术含量”了,而获得救助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笔者真不知道,在将来,还有多少噱头或创意可以赢得救助。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政府公共救济应该是困难民众的第一选择:政府用公共财政建立起一个社会保障网,最大程度地把弱者的生存保障纳入其中。可悲的是,现在政府的公共救济却是缺失的,而大多数的求助者只能把目光投向媒体,投向本不富裕的其他民众。长此以往,只会导致求助的门槛越来越高,导致民间道德资源被过度开发,让社会爱心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公众面对求助只能选择“麻木”,或选择性地对一些有噱头的求助给予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