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还是机会,什么是困难大学生最需要的帮助形式?上海《青年报》报和搜狐网、WHY网联合进行问卷调查:帮助困难大学生这个群体,我们能做什么?
留守!困难学子过年不回家
本报讯 (记者胥柳曼 李刚)
阴冷的小雨中,交大闵行校区大多数同学都在紧张备考,不少心急的人在盘算着给家人的新年礼物,而在海报栏前,一个男生却在仔细地看着招工广告。
即将开始的寒假中,上海交大大约会有1000多名学生选择留在学校不回家过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困难学子。交大学生处金健美老师昨天告诉记者,而去年,这个数字也达到了800人。
与此同时,记者从沪上其他高校也了解到,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困难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几百人报名寒假留校。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决定不回家过年的困难学子都准备利用寒假时间实习或者勤工助学。“四年里,我只回过一次贵州老家。”复旦中文系大四学生小朱告诉记者,虽然非常想念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的母亲,但是因为要赚生活费,要通过实习增加工作经验,只得一次次放弃回家。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小陈已经直升本校研究生,他告诉记者,因为家境贫寒,几乎每个寒暑假都是用来打工,有一次大年初一仍然在超市理货,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已经习惯了,也不会感到孤独。”
据悉,不仅有外地学生为了实习留守上海,不少上海本地的困难学生也希望利用寒假打工,一面减轻父母的负担,一面为自己增加社会工作经验。正在复旦公共卫生学院读研的小潘告诉记者,由于母亲下岗,现在全家都靠父亲不到1000元的工资生活,“家里经济压力很大,我必须找份工作做。”
据复旦大学学工部副部长陈殷华透露,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90元为准,目前该校贫困学生比例达到了全校本科生总数的20%,其中超过10%的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
而根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数据,上海45万多名大学生中,家庭人均月收入400元以下的贫困生为7万多人,家庭人均月收入280元以下的特困生35000多人,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16%和近8%。
“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感动无数人
本报讯(记者
吴华)漂亮的西藏女孩仓珍,坚强的宁夏男生陈进亮,古道热肠的东北女生卢丽敏——对很多本报的老读者来说,这些名字还是那么熟悉。一年前,也是临近春节的时候,本报推出“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特别报道活动,数不清的上海市民纷纷伸出援手,为这些素昧平生的贫寒学子送上最温暖的情谊。
“这是我过得最特别的一个春节!”从小失去父母的仓珍面对那么多“上海妈妈”“上海爷爷”热情的邀请几乎应接不暇。
“这是我最有意义的一个寒假!”陪着仓珍、巴桑卓玛采购年货的上海中学生丁婕清不仅掏出自己的零用钱帮助这些困难的大姐姐,开学后还发动学校的同学们一起捐款帮助更多的大哥哥大姐姐。
在我们的报道推出的十天左右时间里,无数爱心市民捧着钱来到报社,无数热心企业提供岗位、资金帮助,短短十天左右,特别报道行动共计收到捐款超过215万元,募集勤工助学岗位近千个。
市民为那些身处困境却自强不息的学子们感动,学子们也为这无数张亲切的、微笑的脸,热情的、温暖的手感动着。整个城市都被浓浓的爱心所感动着。
去年冬天的温暖仍在温暖着
“去年的冬天,真的好温暖。”在华师大体育场北边的女生宿舍楼里,仓珍抚摸着新被子、新外套、新棉鞋……感概万千。作为去年本报“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系列报道的主角,一年来,仓珍自己觉得多外表到内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青年报记者 胥柳曼
今年冬天手背没有生冻疮
父母双亡、没有钱打开水、寒冬腊月只有一双单薄的跑鞋……这一个个辛酸的场景,去年让很多人读罢落泪。自见报起,无数的好心市民与单位打来电话,要求帮助漂亮的藏族女孩仓珍。生平第一次,仓珍感到除了学校这个大家庭外,外面的“家”更大,也一样很温暖。
有人送来了新外套和运动裤御寒;有人带来了黑色的中帮棉鞋和捐款;市希望办也亲手将2000元捐款交到她手中……听说仓珍不回家过年,市民们纷纷邀请她共进年夜饭。据说如果挨家吃下来,可以从除夕一直排到正月十五。
回忆着,笑着,突然,仓珍特意伸出双手给记者瞧,光滑,细嫩。“当时为了节约热水钱,我冬天全是用冷水洗衣服、洗被单。结果手背、手指上长满了冻疮。”一位细心的市民看到后,临走时,悄悄放了瓶护手霜和润肤露。仓珍很节省,至今还没用完。
从小到大没这么幸福过
以前每到周末,看着上海同学高高兴兴回家,仓珍总是很失落。如今,仓珍也有了自己的“家”。住在闵行的干爸、干妈,是两位60多岁的老人。
“亲妈妈6岁就没了,从小到大,没有这样幸福过。”于是,在今年母亲节,仓珍破例花了10几元,买了只手镯送给干妈。
在上海除了有干爸、干妈,仓珍还有一个干爷爷。“好几次,我告诉爷爷我想为他做点事情。”而每次,姓杨的爷爷总是婉言谢绝。“除非我哪天出了意外,否则,我会一直对你负责到底。”杨爷爷的每封信,仓珍都保存在一个铁盒子里。今年放了寒假她计划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爷爷。
面临大场面不再惊慌害羞
2005年2月1日,对于仓珍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几十名爱心市民、企业代表和来自本市8所高校的40名困难大学生代表在本报社多功能厅会面。
副市长严隽琪、团市委书记马春雷……按照家乡的说法,个个都是大人物。仓珍做梦也没想到,主办方还特意把她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正好是领导的对面。“第一次经历这种大场面,心里咚咚直跳,只记得前面几分钟我连头都不敢抬。”那段日子,天天有不少陌生人打来电话,或直接找上门来,让一直不太出校园的仓珍“大开眼界”。“我已经慢慢摸出门道,与陌生人打交道其实不那么困难。”当记者表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听时,仓珍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