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一个农夫到一名军人,从一名战功赫赫的将领到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从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狂建定居点的强硬派到从加沙撤军的现实主义者,从一名不肯向阿拉伯人退让半步到同意巴勒斯坦人建国,沙龙一生跌宕起伏,功过交加。
作为一名个性十足,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沙龙的公务生涯横跨了多半个世纪。作为一名军人,沙龙参加了大多数以色列的战争,以作战勇猛,战术大胆,时不时地违抗上级军令著称,充满传奇色彩。出生于特拉维夫一个俄罗斯犹太人移民家庭,沙龙自14岁起就为以色列的独立而战,历任各种军职。他的军事生涯既充满了战斗的辉煌,也充满了杀戮和流血。
在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他率领部队大胆渡过苏伊士河,突入埃及境内,猛打猛冲,一举扭转了战斗局势。这是他战斗生涯的辉煌时刻,被誉为战斗英雄,国家救星。然而,1982年,作为国防部长,他大举入侵黎巴嫩,纵容基督教武装对巴勒斯坦难民进行了大屠杀,他又成为国家的耻辱。
尽管矢口否认自己有错,他不得不在国际社会的怒吼声中辞去国防部长职务。但他不甘心就此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又卷土重来,再入内阁,并不顾国际社会的抗议,在加沙和西岸地区大建犹太人定居点。
作为政治家,他毫不留情地推倒、碾碎他面前的一切绊脚石,有“推土机”之称。1999年,利库德集团在竞选中一败涂地,从执政党沦为在野党,沙龙也变为反对党议员。但是,他不甘寂寞,在2000年9月28日闯进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宣扬以色列对此拥有主权,引发了以巴间大规模冲突和政治危机。当时的巴拉克总理被迫辞职,而沙龙自己却乘乱以73岁的高龄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在第一任期内,他忙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起义;在第二任期内,他审时度势,一反常态地承认对巴勒斯坦人的统治是占领,同意巴勒斯坦人可以建国。他致力于从加沙撤军,毅然决然地脱离自己协助创建的利库德集团,另建新党,谋划与巴勒斯坦人实现最终的和平。这就是沙龙,一个个性鲜明,有棱有角,功过交加的沙龙。(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