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树勇
由SOHU发起,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华商报、重庆时报、京华时报、竞报七家报社联手举办的“2005中国
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年度评选”活动,12月23日在搜狐公司结束。 本人应邀作为评委之一参与此事,看到了国中最具有活力的这些媒体参评的各色图片及版面设计,亦与众人自由讨论到这些图片及由这些图片引起的综合视觉传达的专业水准、传播价值、不同功能、评选规则、操作程序等等相关问题。甚至还说到摄影从业人员的道德立场等等有点儿扯远了的问题。大家都挺高兴,因为评选的过程充溢着一种自由诚实的气息,而且从这些图像中你看到了一种年轻的力量,一种令人兴奋的、你在许多其它媒体很少看到的活力和视觉传达的可能性。
评选完了,有更多见过的没见过的朋友过来,他们是这个联盟的参与者,而且多是主事儿的。大家就去吃饭。我挺看重这个吃饭,除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还因为许多评选时不知道的背景资料在饭桌上你会了解到,支持你当时判断的许多细节会渐渐变得清晰且丰富起来。有些细节则会质疑、动摇你的一些判断,甚至会给你一耳光,让你以后再做这种事情时会变得更明白一些。这些都非常重要。综合这两部分的信息,我可以说,这样的评选活动挺有意思,但有些问题也确实存在,值得大家注意,不妨说说看,尽管只是泛泛而谈。
一、 都市报的行业优势与自我评价
与那些党报大刊相比,都市报纸的内容及图片使用多倾向于对世俗生活方方面面的琐细关注,而较少对当下重大政治性事件的图像表达。都市报与党报大刊关注内容的这种区别,恰似百姓世俗生活与上层政治意识形态的区别。我以为这正是都市类报纸最得人心之处,亦是最值得我们看重之处。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初以后,国人世俗生活渐渐得以恢复,政治活动渐渐收缩到了上层,平民的日子与国家政治行为开始有了区隔。柴米油盐酱醋茶吃穿住行婚丧嫁娶个人欲望个人心情开始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什么两会召开政治局人事变动外交风云诸如此类的所谓国家大事,平头老百姓就不大那么操心了。这种不关心,显现出平头百姓有了自为的世俗生活空间。反过来,百姓生活渐趋绵密细致生动,也就为这类图像的营造提供了广大的资源和传播市场。
因此,都市报事实上就成为关乎世俗社会生活百态的媒介,其中并无多少庄严重大可说,也不必要端着什么架子出来教化众生。了解近百年中国报业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个世纪早期,特别是民国初年时,这样的报刊杂志极多。从其内容分别和读者层次来说,真是不比当下的媒体繁荣差,而且做得相当细致、地道。彼时世俗生态自然兴旺,上层政治并不强制渗透到平民百姓的生活领域,更无后来文革时期那种国家大政与平民生活一体化的胶着状态。所以我们会看到神色各异的生动人群、多样纷呈的传播媒介、以及五花八门的世俗景观。当下的都市报刊事实上是承继和延续了这种世俗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及丰富样式,所不同的是,今天的都市报还做不到像民国初年那样上层政治不延及世俗的自由无碍的状态。尽管如此,都市报已经在党报大刊之外另种出一片庄稼,而且长得风风火火,眼瞅着要盖过大田庄稼的长势。内容呢?亦接续民国时期媒体的关注方向,意在呈现世俗生活的复杂景观。于是我们看到,各地都市报的法律版新闻看着就像是社会黑幕加侦探小说;娱乐版如同狭邪声色言情八卦读物;文化历史版块端的是宫闱秘事历史演义;国际新闻则多是海外传奇逸闻趣事;生活版自然是时尚趣味吃喝玩乐,最中百姓的日常喜好心思。尴尬的倒是时政版,放到都市报里看着好象一脸的万不得已,那样子就好比是新任官员得了上峰的命令跑到市井嘈杂处,对着一场子的平头百姓说那些社稷大事。不止这百姓觉得无趣,连这官员也觉得身份尴尬多余遛达这一趟。尽管如此,都市报也已经显现出一种过去报刊少有的自在样子与自为的姿态,透出一种大事有人家管着呢,我自可以在一旁撒泼打滚儿的神气劲儿。
这种样子多好!尽管中国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艰难,世俗景观亦还初见意思半生不熟,但想想过去几十年来全国上下一条心,一个头脑,用同一种口吻来说同一种话语,所有人过着同一种半军事化的、没有色彩没有个性没有秘密的日子的那种愚蠢和可悲,你就会看重这个世俗社会的渐趋恢复和百姓日常生活的日益细致绵密,你也就会看重都市报与党报大刊在内容关切上的这种微妙的不同。问题是,我们很多人一时还不大习惯这种对平民生活世俗景观的切近和关注,大概也是国人多有尚重大的嗜好,或者长期习惯于对政治权力的迷恋,对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历史进程有一种严肃得近乎焦虑的关切。关切时间长了,一时还回不过神儿来,不能平然地看待这个世俗的景观,以为充斥这样世俗内容的一份媒体总是不够分量,因为它没有或者很少关注重大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大事,因为这样的报纸没有积极地参与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而总在平民日子的琐碎处着眼,有点儿显得自己不够伟大。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都市报仍然过多地关注那些所谓的国家政治经济大事国际重大新闻。好象不如此不足以建立起本报的品质和自信,不如此不足以在中国报业界称雄。我看每年的中国新闻奖、华表奖,亦明显的有这种尚重大、轻世俗,急于把握时代脉搏,“不使历史留白”的宏大意图在其中。这其实仍然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高度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大奖,这样的视角尤其不适用于都市类报刊的图片选择与使用。此次图片评选,几组关注2005年国际灾难的图片广受好评。获奖的原因,除了图片拍得比较专业之外,都市报参与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亦成为一个指标。因此这个奖项亦就隐含着鼓励这种参与的意思在其中。我的看法正相反。都市报不必通过报道国内国际大事来获得充足的自信。它的好处正在于世俗经验细节的切近关注与图像呈示。做到这一点,而且要做得好,才是都市类报纸最要紧的事。何必要与那些党报大刊相比较呢?没有可比性,也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道理说完了。我要说的意思就是,都市类报纸的图片使用,不必过度强调什么政治立场和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化的重大责任,而是应该坚定自己的世俗方向和社会性立场。顶多了,在必要的时候有个基本的道德立场和图像的专业化立场也就行了。在此出发点上,向更深更细致绵密处走下去,显现出世俗生活的无限活力和丰富样式,才是个正经事儿。在此立场和图像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再来设定出都市报特有的一种图片评选标准,以有别于那些党报大刊的图像评价标准,做出自己的特色来,自有一种好看和重要处。我觉得,此次都市报联盟的图片评选,尽管已颇具特色,但还是过多地参照和依赖于那些既有的图像评判标准了。我不大相信那些标准具有普适性,而且,我真是讨厌那些有着极强的现实功利色彩的、且具有暴力倾向的评判标准。都什么年月了,还拿这个说事儿?都市报有必要尿他那一壶吗?
至于这个评选标准怎么立,大家可以想些办法。我有些胡乱的想法,限于场地,一时展不开说,不妨留待将来专文细论。
二、评选程序与运作的灵活性
所有的比赛评选都是一种游戏,从体育比赛到赛狗斗鸡再到世界小姐选美,都是。想想看,无数充满差异的个别化的图像放在了一起,失去了纵深背景,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这本身就有点儿滑稽。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们还真是喜欢这种自扰,好象闲着也是闲着,搞点儿事折腾一下,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还搞得心里又不安又兴奋。人就是这么个动物,也真是没有办法。
既然是个游戏,规则就挺重要,不然大家胡乱出牌,最后会乱了局面。无论谁来坐庄,规则既定,通过媒体散布出去,大家按照规则分门别类地开始投稿。好象事情很简单,但实际运行起来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因为投稿往往会出现混乱。这是在各种各样的评选活动中最易出现,也是最令评委们头疼的事。除了评选规则无法定得那么清楚的原因之外,参选者对于规则的理解程度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对自己手里的图片进行归类和选择、投送,就成为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的是个体差异方面的因素。个人对于新闻类摄影自律性的领悟,对于自己拍摄的照片内涵的不清晰,甚至对某些图片过度的自重和无法割爱,都会导致将照片投错了庙门。尽管我们会以为通过定出更为清晰的规则,或者强化摄影师对摄影本身及游戏规则的理解有利于改善这种状况,但我以为,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次评选活动中,有不少整体上拍摄得很差的图片专题——比如整体结构关系不当,对事件的图像阐释不够完整,或者大部分图片拍得不够考究。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图片专题当中,会有几张照片拍得相当好。选取其中的一幅照片,已经将所有的事件表述得相当完整,信息丰富,且具有相当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果把它放在前面一些奖项当中评选,相信会有不错的成绩。但是,就是因为投错了奖项类别,这些图片只好牺牲掉了。而且我知道,很多的国内摄影的赛事评选当中,这样的事情非常具有普遍性。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大的评比赛事,设置奖项种类较多,投稿人数极大,图片数量更是多的吓人。有限的就那么几位评委,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作灵活的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支持不作这种灵活调整的理由就是,这样的奖项评选的不仅仅是那些照片,同时也是在考验摄影师对摄影的理解。如果他将照片投错了门类,说明他对摄影本身、对评选规则本身、对自己的照片本身都缺乏一个基本的判断。单此一点,就已经败了下来,怨不得评选委员会。
但是,因为各种外在的原因,牺牲掉年度内某些优秀的图片,不仅对于摄影师非常可惜,对整个年度摄影评选的最终结果来说,也是个不少的损失。从评委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会失去奖项的说服力__毕竟一年之内的一些好的图片因为投稿的原因给错过了,那你评选的结果让谁信服呢?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我们做得灵活一些,就可以了。此次评选中,先评单幅日常新闻类及单幅文体新闻类的奖项,再评图片专题类。有的评委看样子评选的活儿没少干,见得多了,当下就提出,如果我们先来评选专题类的奖项,一些落选专题中好的单幅图片可以顺延到单幅类中评选,这个问题就会解决。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就想,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没有人想想如何去好好解决呢?此次评选亦没有如此办理,原因是已经评完的结果无法推倒重来,但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且积极地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这就是一点小小的、但却是富有建设性的进步。如果我们的评选活动几十年前就在这样一点一点儿地进步,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一塌糊涂吧?
三、 过程性要素作为评选的对象
所有的评奖赛事都是一个巨大的过滤器,从而导致平面化:在评选现场不见了图像产生的过程性细节,没有了个体经验的微妙差异,甚至只有那些合乎特定的人物制订的特定规则的图像,才有可能在特定的评选现场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评选是个静态的图像判断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件尴尬的事。可没有办法,要想参与这样的事,就只能牺牲这种差异。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人谈某组图片拍摄是如何的不容易,如何的有意思,但这些因素无法成为评选的决定性因素。图像发生一端的诸多故事和要素在此都基本上消失了。评选只就现场的文本说话。按理说,图片在传播一端中产生的影响会成为评选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更多的是按行业化标准行事。所以我说这基本上是个将图像从一种关系——从发生到图像本身再到公众传播的复杂关系——当中抽离出来的静态的且简单化了的图像判断。这有点儿残酷,但却是事实。
但有些奖项却必须关注过程,否则你就没有说服力。比如图片编辑奖。
此次最佳图片编辑奖的评选,现场提供的图片只是报纸的图片版面。我猜想其它地方的评比也大致如是。这样的版面展示的主要是平面设计的要素和水平,而提供不了有关图片编辑的相关信息。图片编辑的功能和工作,用孙京涛的话和工作经验来说,应从与摄影师共同讨论一个选题的选择和拍摄方式方法开始,甚至全程参与这个拍摄工作的不断修正。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可有效地保障图片进入传播一端后,具体到版面上的整体效果。我们退求其次说得单纯一些,或者按我们的报纸实际运行的状态来说,一个摄影师一般提供的图片要比最终发表出来的图片多一些。选择哪些图片,图片与图片之间如何结构关系,如何与平面设计师协调实现最后和最佳的视觉传达,这个过程才是作为一个图片编辑最能体现自己的理念和智慧的所在。最后的版面只是编辑与平面设计相结合的一个最终结果,如何依据这个结果来判断这个编辑的水准呢?这样的情况下,我想最有说服力的评选方式,乃是提供摄影师拿给编辑的原始图片,然后再提供最终发表后的版面,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最终的视觉传达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个产生的过程,就是我们判断一个图片编辑水平的基本依据。
当然,这会很麻烦,甚至不大可能,因为很多报社只保存已经发表的图片,未经发表的可能都已删除不存了。但我以为,从图像资源的积累和更大化的传播角度来说,再加之目前图像存储已经相当便利,有意地保留原始图像文件以备不时之需是完全可能的。在此前提下,向评选者提供原始文件以显现编辑的整体思路和专业水准是极为必要的,否则你会发现这样的奖项有点儿不知所云形同虚设。
当然,这还只是就专题类图片系列的编辑评选来说话,如果是评判那些单幅图片的选择和编辑的水平呢?这事儿就会变得更加麻烦。单幅图片编辑可供选择的余地会更大,原始图片冗杂混乱,自然不易如此运作。而且报社的图片编辑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都是在应付这类的图片联系、选择、编辑和购买,如何来考量他工作的成就和水平呢?你不能说把这部分编辑剔除在外吧?如何来做,还得大家来琢磨琢磨,看看有什么高招儿可用。
四、 专业标准与受众标准
前面说了,图像生产端的许多因素无法成为评选的要素,图像在传播一端可能发生的诸多因素能不能成为评选的重要参照呢?很多人会认为这没有问题,我们一向这是这样操作的。比如一张图片无论拍得如何,如果它在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一个年度里成为一个能够影响社会进程的事件,我们自然会评它为最好的图片。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奖项中获得大奖的图片都是这么来的。这有什么好说的?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很多图片类奖项其实是个行业水准的评比,与公众关系不大。这样的评比结果,其主要功能和价值,就在于维护和提高图像生产及传播运行的整体水准,以延续这个行业在发展进程中的自在状态和自为性。这样的理解会导致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会较多地考虑行业自身的标准、推延:比如职业敏感度;图像采集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最佳的图像控制水平;对一个题材是否能够深度挖掘和进行专业化的图像表达;你的这些图像与既往的图像相比是否具有新意和独特性,等等。这些说辞其实都是在行业内部通行的标准,与图像进入媒体进入大众视野后的传播效果没有直接的关系。
此次评选所列奖项当中,年度专题奖的评选颇可用来说明这一点。在进入最后的决断时,有两组图片专题进入大家的视野。一组是有关茶马古道马帮的专题系列;一组是关于一个变性人从男性变为女性身份的图片专题系列。评委们对这两组图片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在只能取其一组列为年度专题大奖时,问题就出来了。马帮的图像语言类似艾夫登当年拍的《美国西部》,六乘六的方形画幅,略去环境性信息符号,且弱化了叙事性的一个个马帮的黑白肖像并置罗列,拍得讲究、安静,且简括大气。特别是放在这样一个充满动感和色彩纷呈的、以明确的叙事为主要功能的新闻类图像群里,显得独特而富有图像本身的张力。一些评委认为,马帮图像的视觉独特性在历届新闻类摄影的评选中还很少见到;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语言形态有益于拓展和丰富报道类摄影的语言可能性。相比之下,变性人一组则是一个拍得较为完整丰满的有关国人平民生活的图片故事。这样的以关注弱势群体或者边缘人群的图像,近十五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这组图片故事放在这个新闻摄影评选的序列当中,并无多少了得的意思,样式上亦不显得有多么的独特。相比之下,还是推举马帮的图像作为年度专题大奖的好,有说服力。
我不同意这个判断和结论。我的理由是,这些照片是在公共媒体上发表,给老百姓看的,而不是给专业人员看的。受众的接受状态和方式,应该成为判断这些图片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前提下,尊重普通受众的接受习惯,而不仅仅是考虑行业内部的专业标准,就应该成为评委特别要重视的一个评判原则。
我没有就这两组图片的受众群体及接受效应作过具体的调查和抽样统计,但我在做图像语言形态研究和教学时,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在北京街头做过一天的图像方式及传播效应的随机调查:我选取了两组图片,一组由十四张图片构成的类似马帮这样的图片专题——弱化图像的直接叙事性,图片之间是一种并列的非线性构成关系,图片的风格样式高度统一。另一组则是曾璜早些年拍的一个图片故事《流浪的孩子》,典型的叙事性图像,线性的图片构成和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两组图片都附以相应的文字说明。问卷的内容是想知道,普通百姓更能接受哪种样式的图像表达。1114份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约占四分之三强的普通受众仅从图像本身和简单的文字背景中,即可明确地理解《流浪的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对前一组图片则表示了相当多的疑问,需要问卷者的复杂解释才约略可以了解。从图像本身的表意功能角度来说,这说明它已经失去了图像内涵表达的直接性,变得暧昧多义。尽管这个调查没有精确地考虑到受众人员的成份、年龄段、地域特征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但这个数字还是有一些说服力的。
这个调查提供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尽管有人从世界范围内的图像传播状态和理论推导中宣布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但中国老百姓,特别是那些三十岁以上的老百姓对于图像的观看经验还十分浅近,大量图像在中国媒体中出现的时间还相当短,我们既往的教育系统中关于图像的观看训练又十分有限。我们通过媒介获得信息的习惯主要还是通过对文字作品的阅读建立起来的。这些文字作品的线性叙事结构,导致我们从一幅抽象画作中,从一幅图片当中总希望“读”出意思来,而不大理会那些纯视觉构成的因素。这种习惯延入对图片的当下观看,其对图片的选择角度和诉求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相信平头百姓会更容易明白和喜欢那组变性人的图片专题,不是因为它有奇观的色彩,而是因为这样的图片样式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阅读”的语言障碍。他们一下子就会知道怎么回事儿。他们才不管这组图片在世界上有多少人拍过,有没有视觉语言上的独特性,图像经典不经典!
说实话,我个人也是更喜欢马帮这组图片。但作为一个在图像海洋当中浸淫已久的研究者或者是从业者,你受过的专业训练,对图像历史的了解,对行业标准的熟悉和不断地演习,对获得奖项这一实在利益的诉求,很容易让我们只是固守在一个行业的圈子里看问题,从而渐渐远离了大众的接受方式和习惯。对于一个在都市报当中的摄影从业者来说,这不是个什么好事。而对于这样一个针对都市报摄影作品的评选活动来说,过多地遵循和迷恋图像本身的行业内部标准,则容易产生不良误导——特别是当我们的记者喜欢追随获奖作品的样式不断复制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的标准是否应当看淡一些,而大众的接受习惯是否应被充分地考虑在内?毕竟我们是在这样的一份报纸中工作,而且拍摄的图片都是要去给中国的老百姓看的。
托网络的福,此次评选的图片都放到了网上,目的是要评出一个网络人气奖来。这个奖不妨看成是大众喜欢看待什么照片的一次普查活动,得出的信息值得大家注意。但我也对这个展示平台的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作用表示疑虑,比如图片的提供方式是否合理?点击人群主要由哪些成分构成?网络毕竟是一个不低的门槛,貌似大众的姿态下,是否已经将人群过滤得不那么大众了?这个人群是否真正具有说服力?
当然,如果回到社会纪实摄影的领域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会有另一套标准和说辞。但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五、 评选范畴与评委成分的对应性
此次都市报联盟的年度图片评选,说实话,比我想象的要差很多。这些年看到许多摄影师拍的社会纪实类图片,做得好的真是不少。可能是这些观看的经验给我一个错觉,让我以为年轻一代摄影师都拍得不会太差。但这次看到的图片,从整体上说,不是很理想。大家亦都有同感。或许是因为就七家报纸参与此事,提供的图片数量太少的缘故?或者是因为我不知道的别的什么原因,真希望明白就里的人有教于我。
但有一点大家深有同感,那就是都市类报的平面设计做得好。或许单说平面设计不够准确,因为这关涉到从策划到图片及文字的采集,再到平面设计及监督等等一系列的要素,是一个整体视觉传达的序列控制。不管怎么说,都市报与那些党报大刊相比,其整体视觉形象要灵活生动得多,却是一看就明了的事实。看看《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新京报》等等这些报纸的版面,再回头看看那些所谓的大报,你就会明显地看到,这些年来,视觉传达的理念,通过这些有较多自由发展空间的都市报,已经得到较为成功的运用和体现。记得若干年前,见到一位大报总编面对都市报的版面设计一脸不屑的说过:这样的设计不够大气!我想我明白他说的“大气”指的是什么,但同时我也明白,他说的这个“大气”里面,亦包含了某种显示自己重大尊贵的“官气”和矜持在其中。问题是,作为一个平头百姓,你在我面前摆什么谱儿呢?我在这些都市报中看的就是世俗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我在都市报的犄角旮旯里就是要知道那些家长里短雪月风花,干吗要仰人鼻息看你的粗重“大气”呢?
不说这些。都市报此次评选列有与平面设计有关的一些奖项,也真是显出了都市报的长处。我甚至认为,都市报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优势,部分地抵销了图片拍摄方面的不足——那些比较一般的图片,通过精心考究的平面设计,获得了令人惊讶的视觉传达效果。问题是,为什么列有这样的奖项,却让一些摄影领域的人物来评选,而没有选择与此相关的高手来做评委呢?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奖项评选中都存在。比如国展大奖的评选中,就那么几位爷,无论哪方面的图像,都要仰仗着他们的判断来决定孰是孰非,还真把他们当个通才来使用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有资格说话的,也不过就是他熟悉的那个领域,还不一定次次都说得准确。再换一地方,可能就是一傻子。凭什么就信他说的?我与国展的个别评委私下也交流过此事,他们心中其实也虚着呢,知道是没有底,可还得硬撑着说话。这样的话能信吗?他自己都不信。我们凭什么就当回子事儿呢?
我可能是太较真儿了,也太把这样的评选当回子事儿了。但受人之托,总得忠人之事吧?没有资格说话的事,尽量让那些有资格说的人去说。这其实是个常识性的道理。可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就做不到位呢?再举例说:以我对一些国展评委的了解,我就对他评出来的某些奖项不以为然,因为他真是没有资格出来说话。这事儿瞒不了我,我相信也瞒不了大家。
以此类比,这次评选活动中,由我来说平面设计的好坏,我就觉得没有资格,尽管我也做了近二十年的平面设计,有些心得,但我还是认为得另请高明才对。可这次最后我还是参与了评选。举手表决时,说实话,心中感觉很差。我希望以后不再干这种心里没准谱儿的事。这次干完了,得把道理说清楚,省得人家把咱当傻逼了,咱还在那里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