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年度评选 > 评委点评
报纸报道摄影的兴与衰
时间:2006年01月07日04:37 我来说两句(0)  

 
有奖评新闻
来源:搜狐网

  报纸报道摄影的兴与衰--图片编辑三人谈

  柴继军:《中国青年报》图片编辑,获《人民摄影报》1999年度新闻摄影评选杰出图片编奖;

  张小文:《南方周末》图片编辑,获《人民摄影报》1999年度新闻摄影评选杰出图片编辑提名奖;

  曾璜: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图片编辑,本讨论主持人。

  关于编辑的理念

  曾:首先祝贺你们在人民摄影报1999年度的新闻摄影评选的图片编辑评比中获奖,这好像是我国新闻摄影界首次对图片编辑进行评选。 近几年来, 摄影专题报道,特别是图片故事这种报道形式在我国报纸版面上大量出现,大有取代“画刊”之势。一些摄影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实践,也基本掌握了怎样为报纸摄影版拍片的方法。 以中国青年报为例,你们不仅基本上完成了从“画刊版”向“报道摄影版”的转变, 而且还在1995年将原为每月一期的版面扩充为每周一期,而《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凭借报道新闻而扬名的“报摊实力派报纸”也都各自开辟了每周一期或多期的“摄影专版”。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以摄影报道为主的报纸、专刊,如《人民日报·华东版》、《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大众日报、新快报等等。可以说,我国的报道摄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年来您们两位负责编辑的栏目已成了这个领域的品牌,很多报道摄影师都将照片能不能上你们的版面作为作品是否到位、是否成熟的标志。我希望二位结合国外报纸的实际操作经验,谈谈你们的编辑理念,以期给那些从事或准备从事“报道摄影”的摄影师一个有益的启示。

  柴: 目前新闻摄影中最盛行也是最难的当属专题摄影。你上面已经提到1995年1月中国青年报每周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来刊登单一主题的摄影报道(摄影专题),开始打破中国报纸以“画刊”为主的固有模式。如今,报纸、杂志开设专题摄影的专版已是“时尚”。鉴于目前我们对“报道摄影”界定的不确定,我想在讨论开始前应该先对我们讨论的摄影形式做一个界定。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这里我们讨论的专题摄影,是由若干幅(一般为5至15幅左右)有相互联系的图片组成,通过讲述新闻故事、记录新闻事件或展现社会现象来表现明确的主题和摄影记者评判的摄影报道体裁,是适合报纸杂志刊发的摄影报道形式。

  曾:我们可以更为特定地谈谈报纸上的摄影版。你们是否可以先介绍一下贵报报道摄影版的编辑思想和特点。比如:对什么样的稿子感兴趣?

  张:在《南方周末》编了几年《写真》版,整体的感觉是:你得跟着新闻走。这是由报纸的属性决定的。现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提高读者关注度的重要一点就是媒体的新闻性。作为一份大型综合类周报的图片版,当然也要体现这一点,也就是说,报道摄影的新闻含量显得越来越重要。譬如,手头拿到两组稿件,在图片的技术因素差不多的情况下,首选的当然是新闻含量高的那一组,哪怕在技术上稍为逊色。从这个角度上,也可以说是图片跟着新闻走。除去这个前提,决定图片使用率的因素还有:

  一.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切入那些适合以图像形式表现的,国内外的重大或突发新闻事件,反映整个过程,但中间切入或结尾切入也未尝不可,只要得当。不过,对周报而言有一个不利因素,因为一周只有一次发稿机会,如果稿件的时效性一过,新闻价值立刻就减弱了。

  二.视觉冲击力:图片能够显示所发生事件的不同寻常的状态,在视觉上一眼就可以抓住读者的视线。

  三.独到的观察:显示容易被人忽略而又十分重要的细节。

  四.鲜明的主体形象:能记录下处于事件中心的人物活动。

  五.公众的关注度:所记录的事件是局部的、区域性的、只对特定群体有意义,还是覆盖的读者群更为广泛?一般说来,具有人文关怀的、反映弱势群体的事情较有普遍意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题材和表现手法多有雷同,往往倒人胃口。

  从主观上选择,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深刻人文意味的、较为个性化的、能触及社会底层的图片或图片故事。如近年来赵铁林、王景春等人拍摄的一些专题图片,它们较之一般“短”、“平”、“快”的东西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类东西有些是热点,但更多的是冰点,即那些人们熟视无睹,而一旦摄影记者用图片语言表述出来,便有了意外的震撼力的东西。作为编辑,手头没有这类稿件,会觉得整个版面轻飘飘的。有时,过份强调图片的新闻性,其负面效应之一是会把报道摄影变成一份廉价的快餐。图片编辑就像拿着一杆秤,尽量把两头摆平。

  柴:《南方周末》的风格是关注底层,关注弱势群体,采用平民视角。对于中国青年报,主要特点则是定位比较清楚,每年52期,能上版的选题主要是处在大的新闻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人物状态、人物命运,最近比较典型的是邱焰的《母女重逢》。

  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张全国发行近百万份的日报,对图片的选择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突出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应用是其一贯的办报主张。随着社会及传媒的发展,报纸的读者不再满足于仅用单幅图片及简单运用摄影手段进行新闻摄影报道的层次,越来越多的摄影记者也开始独立思考、深入采访并试图用构图新颖、冲击力大的视角去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观察。我是后来者,不太清楚当时中国青年报如何从传统的摄影画刊形态转向图片故事(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读者阅读的需求与新闻摄影发展的需求是这一转变的内因。

  我接手摄影专题栏目时,这个栏目已经运行7个月了。记得我在大学里看到的第一期,是大连的王大斌拍摄的一组关于驾驶学校的图片故事。一张临考前的队列的图片放到6栏大(中青报是8栏的报纸),还有几张其它图片,如雪中考试的学员特写、笔试考场、钻杆训练、学员自己发明的“偷懒”办法等细节照片。第二期是有关1995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的报道,整组图片记录了大火后当地发生的事件,其中的主题照片,许多人也许还记得:一位捧着女儿遗像、悲痛万分的父亲的特写。另外几张图片包括渎职的干部向群众低头致歉、学校师生为遇难的同学和老师默哀以及恢复正常的学校等等。虽然现在看来这两组图片在拍摄及文字上都有不足,但基本为中国青年报的摄影专题栏目定下了基调,回头来看,我个人认为就是在大的新闻和时代背景下,用摄影语言来表现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从主题内容而言,其核心是展现“人”的状态,而且是在较大新闻事件甚至时代背景下“人”的状态,也就是说,人物可能是新闻人物,也可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普通人;从技术层面讲,关键词是“摄影语言”和“表现”。一组优秀的图片故事,用摄影语言讲述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镜头展现事实甚至表达观点。

  中国青年报收到的摄影专题稿件很多,一般我们首先会考虑题材,选题读者是否关心,读者是否应该了解的。作为一张新闻纸,尤其是日报,喜欢时效性较强的专题或故事甚至突发事件,至于哪类题材倒没有局限,无非是事件是否重大、有没有人情味等;其次看摄影表现力,就是运用摄影语言讲故事的能力。如果一个很好的题材没有拍好,编辑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如果已经有一些照片不错了,编辑会与摄影师联系,帮助他完善整个专题。

  关于照片的质量

  曾:能不能展开谈谈“没有拍好”指的是什么,也就是目前来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柴:首先是报道摄影的形式构成。许多人也许没有仔细区别组照和专题摄影,认为似乎就是一回事。专题摄影区别于组照之处,主要是其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影像结构。组照一般指用2到3幅图片来说明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其逻辑关系通常为对比、递进等,影像结构也较为简单。专题摄影一般篇幅较大,通过较多的图片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主题,图片反映的内容有复杂的逻辑结构,从视觉上看也有复杂的影像结构,在拍摄上需要摄影师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采访、捕捉瞬间,在报纸上也会以较大的篇幅来刊登。

  曾:近年来,我国新闻摄影的评选将系列照片改为最多6张,其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参赛的组照是凑出来的。但我感到,对于能够驾驭大题材的摄影记者,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如用6张照片来展示王瑶的《陈爱莲》,就不如用8张、10张、12张来展示。人民日报陶源明的“微笑行动”(见《中国摄影》2000年第5期)在这次人民摄影报的评选中没有获得更好的名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可供他展示的空间太小了,他这组照片有20—30张很强,可以出一本画册,如能给他一个更大的展示空间,我想,可能得到更好的名次。世界上主要的新闻摄影比赛,如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的比赛(WPP)和美国新闻摄影年赛(POY),都选择12张为一组。其实6张照片对于一个报纸的图片版也太少了。我国影赛的这种规定似乎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和摄影师的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

  柴:在我们收到的众多作品中,经常可见一些内容简单、结构混乱、照片重复的所谓专题摄影。一件只需两三张图片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却要用七八幅甚至十几幅照片来报道,实在显得累赘。媒体大量需要成组的摄影报道,而我们缺少能成熟驾驭专题摄影的记者,单幅不够,组照来凑,成组照片的泛滥也就在所难免了。我挺理解前两年新闻摄影比赛的评委发出的“组照‘泛滥’,优秀的单幅照片太少”的疾呼。

  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题材单一、摄影语言平淡及照片间缺乏逻辑关系等。眼下有关乡村戏班、练杂技、残疾人的专题摄影泛滥成灾,新快报某一图片编辑就曾抱怨手头光乡村戏班的图片就有好几组,而真正可选择的、有趣的、角度新颖的太少。为什么在一些题材上会有一哄而上的情况?我想一来无非是这些题材容易出画面,摄影者可以讨巧、“走捷径”,二来摄影者不具备对自己周围人和事进行观察的能力,而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

  作为一张新闻纸,尤其是日报,喜欢时效性较强的专题、故事甚至突发事件,但这对摄影记者就有了较高的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对拍摄采访进行有效组织,并很熟练地运用影像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国内这样的摄影师还不多。

  张:简单地说,有新闻性的图片质量往往不高;而拍摄得较好的图片又常缺少一定的新闻性,二者统一的稿子较为缺乏。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吃快餐吃得有点倒胃口,等大餐又等得饥渴难忍。

  从来稿看,日常生活类的片子大都拍得较为浮燥,缺乏生动的细节,显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拍摄。譬如说,拍摄一个在困境中自强不息的儿童的故事,大部分来稿几乎全是几个特定的画面:读书、照顾家中的病人、操持家务、一个心情沉重的面部特写等等,缺乏自然情态释放的细节。还有一些拍摄乡村医生的题材也有同样的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的选题原本不错,对读者极具煽情性,但因为拍摄的原因,这类来稿一般都不太好用。

  江苏陈庆港前几天在电话里说,他拍摄了一组乡村教师的图片故事,问我要不要。我本能的反应是这类题材太多了,模式雷同,大都不可用,就说,算了吧。后来又觉得不妥,万一错过了好稿呢?我让他寄个样本看看,拿来一看,觉得还不错,有细节。王景春拍摄日常生活类的图片也会花很多时间抓细节,他好象有这种天性,非常专注。他这种精神给报纸而不是杂志拍摄专题图片真有点“亏”,因为报纸受版面限制太大,印刷也不够精美,很难表现一组完整的图片故事。可许多人的来稿连报纸的版面也“堆”不上去。

  柴:整体水平较高的稿件太少,要么照片不错文字太弱,要么图片故事结构上不完整。大多数专题有一张或几张较好的图片,但都有缺胳膊少腿的现象,甚至一些最基本的画面也没有。一位摄影记者寄来一组一位老人多年拍摄老区教育现状的图片故事,作者跟踪了很长时间,有不少好图片,但编辑找遍所有的底片,就是没有找到一张拍到位的也是最基本的——老人拍照时的图片。还是那个问题,摄影记者采访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不要只关注怎么拍,还要整理思路,构建专题的框架,用编者的思路来编辑自己的专题。一个故事有几个情节就可以充分表现主题,又有哪几个细节能深化主题;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以及结尾通过什么画面来组织串连等等。除了内容上逻辑结构的缺欠外,图片的影像结构过于单一,是目前报道摄影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经常能看到一位永远站着、仅用一支广角镜头、和采访对象保持单一距离的摄影记者拍摄的专题,视角视感单调乏味。摄影记者应充分运用摄影设备、现场环境以及其他辅助手段,不仅拍顺光,还要拍逆光甚至剪影;不仅拍正面,还要拍背后;不仅站着拍,还要蹲下来或站到凳子上去拍……多角度、多侧面地用摄影语言来表现。

  曾:1995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图片故事应包含两方面的照片,一是反映事件发展过程的照片,二是反映摄影师个人对所拍摄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的图片。就我自己的经验,有其一没有其二,不煽情;有其二没有其一,则不成故事。

  柴:一组优秀的专题摄影和一组平庸的专题摄影之间的差别就在这里,即图片是客观记录多还是主观表现多。

  大凡让人生厌的专题摄影都有模式化和庸俗自然主义的毛病。例如,一个人物的专题,常常是工作、吃饭、睡觉、业余爱好的纯粹生活记录,无意义的细节堆砌,摄影记者只注意对人物行为的简单记录,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人物的个性、情感及独特的魅力,用摄影语言去表现、去定格有意义的典型瞬间。

  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不同的摄影记者会拍摄出不同的照片,这无非是在构图、摄影技法以及瞬间选择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表面看似乎只是技术层面的不同,但却显示了摄影记者对事件或人物理解、评价的不同。高素质的摄影记者会对新闻事件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作出独到的评判,从而在拍摄时选择构图、技法和瞬间,这种选择就是“主观”的表现。新闻照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的表现。

  诚然,东一锤西一棒地拼凑图片自然打动不了读者。不能深刻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不能洞悉社会现象的本源,不能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摄影记者纵然有再好的基本功,也无法捕捉到真实动人的瞬间。也许你能客观记录下事件的发生过程,但是你却无法准确、充分地揭示事件的本质。而报道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仅仅记录事件本身,还要揭示事件的本质。

  关于图片的编辑处理

  曾:一个好的图片编辑可以通过编辑照片、挑选照片来提高图片故事的质量。在这方面,西方图片编辑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如美国著名的图片编辑里奇·舒勒蒙( Rich Shulman)将其编辑图片版的过程分成12个步骤,此外还有一些诸如视觉中心理论、视框理论、留白理论等基本条规(见附录)。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们编辑照片的过程和怎么安排版面?

  柴:目前我们大多数图片编辑还都是被动地接受稿件。选题好、拍摄质量佳的稿件当然会得到重视。一般而言,我会先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整个故事的全貌,然后再看图片,主要看其是否完整准确地讲述故事,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张可以在版面上放大而且非常准确地凸现主题的照片。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大照片几乎决定了稿件是否会被采用。如果有了一张或者几张不错的图片,只是在内容逻辑上有些乱,或个别图片的摄影语言不够好,或者还缺少一些其他情节和细节,这时,编辑一般会与作者主动联系,进一步了解拍摄采访的过程和采访的难度,以及是否有可能拍得更完整。这种交流非常重要,便于记者和编辑的沟通了解,有利于采编达到最佳状态。充分了解情况后,编辑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建议,和记者一起商量拍摄计划。类似的沟通可能需要若干次才能达到目的。等拿到较完整的稿件后,编辑会根据版面的大小以及其他情况编辑文字,挑选图片。除了文字初稿外,编辑有时会收集一些背景材料以深化主题,也会根据主题需要重新设计文本格式。例如有的文章适合用第一人称表述,有时需用冷静客观的第三人称来表达。

  至于图片选择,主要看照片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容上要完整连贯但不重复,每张图片所展示的情节和细节都为主题服务。图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复杂的,有并列、递进、对比等多种关系。而图片在影像构成上,应有不同视感、不同视点、不同视角、不同影调。最后,编辑会充分考虑如何用版面语言来实现甚至强化图片间的逻辑关系,协调图片间的影像关系。在版面设计上,我们还会注重突出处理主题照片。

  曾:应该说,编辑单张图片、选出好照片对中国的图片编辑来说已不是大问题。纵观我们的图片版,常常可以看到同一个版面中的照片缺乏视觉的变化,例如数张照片都是中景、都是广角镜头或都是长焦镜头拍摄的。“视框”理论表明,一张照片的视框是照片的边缘,一个包含数张照片的版面的视框是版面的边缘。在国外图片版上一般不在同一版面上刊登两张视觉内容相同或视觉构成相似的照片,而我们的图片编辑常常因过分注重单张照片的视觉构成,使版面造成了各个照片视觉构成的重复。有时这种对照片的视觉感受过分的注重还会影响到对照片中形象、故事的判断。

  其次,目前在我国报纸图片版上,除了少数几家以及一些报纸的部分版面能较好地营造出“视觉中心”外,大多数摄影报道版面常常缺少一个“视觉冲击中心”;或是不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中心”,还造成了一个版上有多个“视觉注意点”。 在国外报纸的版面编排中,大照片常常被用来营造“视觉冲击中心”。此外,还可采用大结像的照片、极具动感的照片、低调照片等手法来营造“视觉冲击中心”。

  第三,剪裁照片对我们图片编辑也不是什么难题,但中国报纸上很少采用剪裁成细窄长条的照片来构筑版面,如通栏的横照片。能被剪裁成特长、特窄的照片也可以成为版面上一张好的“视觉冲击中心”照片,使版面设计更为生动。

  我有一个感觉不知对不对,《南方周末》在版式的编排上就不十分在意“视觉注意中心”,但版面设计有自己的独创,如将两个版打通,做成由两个上半版组成的图片版。

  张:编了几年的图片版,常常有一种困惑,总试图在传统的、四平八稳的框架外寻找新的参照物。图片的编排能否更活跃一些?更“另类”一些?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为报道摄影提供了空间,可从版面编排上来看,故事讲着讲着就有点雷同了。摄影记者需要寻找新的兴奋点,图片编辑也一样。我注意到去年的时代摄影报似乎有跳出常规意义的图片编排方式。

  关于题材的选择

  曾: 你们对准备从事或正在从事专题照片拍摄的摄影师有什么建议?

  柴:选好题材对摄影师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个新手。在这方面有一些自由撰稿人做的不错。他们要面对市场,将稿子卖出去,投入就是要寻求回报,所以,选择题材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兴趣,拍的就是读者想看的。如黑龙江的姜小明,拍了一组人体模特儿,难度很大,但读者感兴趣。而且他不但拍上了,还得到被摄女模特儿的书面许可,同意他发表,一些媒体就刊用了他的作品。

  曾: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片编辑鲍勃·麦德尔给在我们学校讲课时认为:选题与切入选题的角度决定了一个专题报道的质量。好的选题有什么共性?

  柴:好的专题摄影题材应该是在一定新闻背景(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生动形象的故事、事件或社会现象,许多题材并不具备这一要素。一位摄影记者拍摄了一位普通残疾女孩的日常故事,编辑接到后不知道用什么理由来说服自己刊登这组照片,读者会对此感兴趣吗?用编辑的行话来说则是:“没有新闻由头”,就不能刊登。《劫后重生》(中国青年报1998年12月26日)拍摄的是在大洪水中劫后余生的一对普通母女重新生活的故事。洪水肆虐时,摄影记者拍下了母女逃生后相拥而泣的感人瞬间;洪水退却后,摄影记者仍然对他的拍摄对象投以长久的关注。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重大灾难中普通人的命运是读者所关注的。

  对没有具体新闻背景的题材,则需要表现出大背景下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更替。在城市化进程飞快的今天,都市题材的专题摄影作品却很少。都市里的新人类、边缘人,都市变迁导致人际关系的改变,全新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确立,这些都是摄影记者应该报道的题材。中国经营报摄影记者茅硕拍摄的《保单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报1997年8月4日8版)报道了城市中一个新兴的职业——保险推销员许多鲜为人知的工作与生活情景。摄影记者深入的采访给读者展现了社会变迁中的许多镜头,令人回味。

  其实值得拍摄的题材很多,如果你对周围的人和事保持持久细致的观察,从中发现新鲜东西,就能对此深入调查采访,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拍摄。通常而言,份量较重的题材比较适合用摄影专题来做,一般小题材没必要让它“又臭又长”。

  张:谈到选题,我想起一个专门拍摄那些受工伤者的台湾摄影家(即何经泰拍摄的《工伤显影》系列——编者注)。我看过一篇针对他的评论文章,题目是《人们一受伤,他的镜头就喊痛》,觉得很受启发,对媒体而言,这类摄影报道更有新闻性,现实意义也更强。

  此外,在选题方面,拍摄精英人物,拓展都市题材,关注“新人类”生活和另类人生,都有现实意义,也是媒体所欢迎的稿子。而残疾人、麻风病、贫困现象、流浪儿童或乡村教师这类题材,如果没有一个大的新闻背景做依托,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不太合适的。缺少新闻背景的人物故事一般不太讨巧,所以这类稿件我尽量不用,省得读者抱怨:你怎么让我们看这些不痛不痒的东西?前几年《写真》版登了王瑶拍摄的一组题为《胜兰七馨》的图片故事,说起来其实就是几个音乐学院的学生外出炒更的事,简单得很,却挺受读者欢迎。有人说是因为她拍摄的画面效果让人联想到旅美画家陈逸飞视觉大师的油画,很有创意,其实,她的作品多少向读者展示了“新人类”的生活姿态,这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是有公众关注度的。近年来,有些外地作者来电话谈他们的选题,如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外出打工,流浪文化人的生活片断。这些选题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果能找到好的摄影感觉,也未尝不可。

  曾:小文的话让我突然感到一点,即我国媒体在经营操作上的进步较其他方面快,更趋向于商业运作。无论搞媒体的还是做广告的都明白,版面上没有广告的媒体,同时也表明其读者群对广告商和广告客户是没有商业价值的。而广告较读者能给媒体的股东创造更多更大的利润,许多媒体已经开始为广告商办刊物了。城市读者群较农村的读者群对广告商有更大的吸引力,媒体就会对城市题材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摄影师都是住在城市里,拍摄的题材也就在身边。

  张:这里我们提到的摄影师大多是这种情况,即城市人拍城市事。

  另外,我觉得摄影记者在试图对社会做深度报道的同时,也该研究一下怎样把“短、平、快”的图片报道做得更好。这种看似是廉价快餐的东西有时更容易产生视觉冲击力。所谓的“短、平、快”,简言之,就是摄影记者的镜头能跟着事件走,追踪热点事件和突发性新闻事件,而这时编辑也可放心地跟着记者走。我和我们的摄影记者方迎忠在这方面配合得较为默契,他的经验和直觉往往能起很大作用。从编辑的角度看,其实事件性的报道似乎更容易出彩。不过,还有一个小的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即做“短、平、快”的摄影记者要掌握在电脑中用超极终端发送图片。国内许多新闻性极强的图片就是由于作者缺少这一技术,错过了时效而变得一文不值,正像一句俗话所说的:“大江大海都过来了,却在小阴沟里翻了船”。

  关于图片说明

  曾:你们怎样看待报道摄影中的文字部分?

  张:从媒体的角度说,文字在报道摄影中的份量越来越重要。因为文字不仅把一个故事表述得有声有色,而且还能向读者展示相关的社会背景和资料,传达信息。在我的印象中,邱焰投稿时在这方面较为注意,他不仅把图片整理得有条有理,文字部分也较为厚实,除将一件事情的过程完整地描述出来外,还附上足够详细的背景资料,中性、客观。

  有些摄影师的确做不到为每一组图片故事配上一篇完整的好的文字稿,这也没关系。如果拍摄者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感觉或素材,编辑费点劲,也可以把文字整理出来。其实,不少作者拍摄图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生动的故事雏形。我在处理《大西北人家》(原名叫《拉车人陈换生和他的一家》)这组图片的文字稿时跟作者陈庆港说:你就把你看到的陈换生拉车那天的情形写出来就行了,没想到他写得非常好,感性、直观、生动,完全是看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想象中的东西。他的图片说明也写得很感性,有引人入胜的细节。摄影记者写文字最好是写自己的现场感受,哪怕只是记录原始过程,往往也比按一般格式写一篇所谓的文章好。因为摄影记者最重要的是有现场感,有亲眼目睹的细节,这是编辑替代不了的。

  柴:许多摄影记者,只专注于现场拍摄,忽略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也就是没有文字采访,不询问、不观察、不体验。很难想象,不了解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怎么可能拍到反应其心灵的瞬间,许多时候,也许一个最具典型性的瞬间出现在你的眼前,摄影师却“熟视无睹”。另外,许多过去的事件、一些无法用影像表现的事情、细节都需要摄影记者用文字告诉读者。所以,只有图文配合才是一组完整的摄影专题报道,摄影专题也是考察摄影记者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

  关于报道摄影的现状

  曾:贺延光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摄影师可以蒙出一张好的照片,但不可能蒙出一组好的图片故事。

  柴:贺老师的这句话,也许可以解释为何目前图片故事或摄影专题似乎在走下坡路的问题。大家一轰而上拍专题,自然拼凑的多了。拍摄一组好的专题对记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些摄影师尚不能很好地拍摄独幅新闻照片,就盲目凑“组”,这样的图片故事便成了新闻事件的“流水账”式的简单记录。许多报纸原先开辟了摄影专题版,刊登成组图片,但说实话,大多数题材都是在短时间内拍摄的,一个完全可以用一张照片说清楚的事,非要掰成几张说,实在是累赘,充其量只是一个平面上浅层次的记录,所以难免被“删减”。单幅、组照、专题是新闻摄影不同的体裁,不是任何题材都适合用大专题的形式来做。把各种题材都拍成专题故事,自然会削弱专题的力度,正是这种做法让人误解了摄影专题。不要把板子错打在摄影专题身上,摄影专题在中国还很弱,需要发展。令人可喜的是,摄影记者们也在反思,拍粗制滥造专题的少了,或许是这种数量上的减少,让人觉得摄影专题在走下坡路。

  曾:你提到报道摄影在走下坡路?不过,国际上严肃的搞报道摄影的刊物的确出现了萎缩现象,我国报纸的报道摄影,特别是图片故事的操作也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

  张:很多人都有同感。最近,美国《生活》杂志的停刊有些让我怀疑:用图片讲故事的时代是不是结束了?这本搞了几十年的摄影刊物,无论实践还是理论都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但还是办不下去了。在图片故事中那些高于所谓的“新闻性”,具有“深度”或“理性”的趣味点和兴奋点在什么地方?

  目前报道摄影似乎正处于低潮期。除了缺乏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刺激等因素外,报道摄影一直采取小成本、小制作的运转方式也许是另外的原因。我在编排图片的时候有种感觉,由一个人完成的摄影报道如果不经过长期经营,往往显得过于单薄。现在编排一组图片故事,不仅需要有好的图片,生动的情节,最好还要有充分的背景资料和总体把握,否则的话总显得图片报道比相关的文字报道低一个档次。而一个人的视点、学识和关注面毕竟是有限的,何况一个人对图像的直觉感受和对事物的理性把握往往不能同时兼顾,要想做出比较厚实的采访报道难度很大。这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也许需要别人的配合,也就是说,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合作完成一组报道摄影,即所谓1+1的工作方式将更加重要。无论是对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的采访,还是对社会深层的探查,靠摄影记者单兵作战似乎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1+1的工作方式,则意味着新闻媒体在每次采访中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这对于小成本、小制作的报道摄影形成更大的压力。

  柴:我个人认为这是个调整期。一些摄影记者在重新思考、理解这一摄影体裁,并扎实地进行实践。例如深圳的四人摄影小组对当地麻风村长达数年的拍摄,让人感到摄影专题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曾:国外报刊上的摄影报道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模式。相比之下,我们的摄影版仅有5年的历史,无论是摄影师的拍摄技术、技法,还是摄影版的编辑手法、版式编排都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目前我们的一些摄影版面看来还杂乱无章、无序可寻,甚至出现了明显违反视觉传播普遍规律的现象。我们的专业刊物、大学的教科书对怎样编排报纸图片版少有论及,我们的研究人员也大多是将早期美国《生活》周刊、《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作为范例来讨论。实际上,这些刊物在90年代后期的报道摄影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杂志,如《时代周刊》出版的一些特刊、《纽约时报·周末杂志》和德国《明星》杂志,在摄影报道上都创造出新的编排形式。从最近人民摄影报刊登的几组照片来看,我们的摄影师在逐渐地成熟。看来,我国报道摄影仍有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而进一步的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和创造。

  (本文在整理中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任悦同学的帮助)

  



共找到 2,449,618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点击今日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乌兰察布居民区连发爆炸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
·杜世成助推青岛房价?
·平安夜女子遭遇飞车党


频道精彩推荐

·关注2006年铁路春运
·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
·2006世界杯
·李宇春发单曲张朝阳捧场
·猫扑网将收购DONEWS
·2005年大事回顾
·东风标致206正式下线
·春节晚会
·达喀尔拉力赛
·以色列总理沙龙中风住院





一个人哭
退后
断了的弦
还是朋友
水晶蜻蜓
唱给你的歌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百姓论坛

·泰国情侣流行拍的全裸照
·21岁大学MM网络征友(图)
·日本超女选秀必须亮内裤
·台湾辣妹的激情艳舞表演
·女星沙滩竟当众吻胸激情
·曹颖印小天酒店激情曝光
·MM浴室自拍完美浑圆身体
·实拍泰国真正色情红灯区
·裸拼AV女优翁红日本脱光
·女孩旅店偷情被暗拍全程

·半裸女高空玩跳伞乳横飞
·用胸推拿的异性泰式按摩
·李倩蓉放荡全裸照性感照
·游戏MM选拔现场随便碰臀
·女星拍戏时胸部惨遭蹂躏
·老板电脑里和二奶开房照
·视频女屋内裸身挑逗一幕
·无耻病人手机拍护士裙底
·美女明星透视装近乎全裸
·惊!世界各地的怪物(图)
芙蓉姐姐性感极限火辣比基尼登场
娱乐基地

大胆的美丽女孩

·AV女优圣诞装自拍写真
·国外球迷怎么恶搞火箭队
·震撼人心的人体干尸[图]
·女人内裤的奇特广告创意
·明星最近流行黄金甲造型
·美人鱼彩绘 朝比奈真人秀
·宠物连连看 合金弹头游戏

热点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2009全国两会
·关注2009年春运
·"团团圆圆"赴台
·燃油税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2008美国大选
·2008珠海航展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神七飞船涂鸦
·神七宇航员如何太空行走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西班牙客机燃烧失事
·神舟七号择日发射
·蒙古首都骚乱 政府镇压

news-seo 网友意见箱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