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都市时讯》的创办,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省会石家庄。在平时的采访中,在接听的数不清的读者热线里,我们对石家庄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越来越充满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我们为它的变化而欣喜,为它的缺憾而痛心。
2004年初,正值石家庄市的“两会”期间,我们决定将多年来所见所闻的城市建设及管理中不完善之处见诸报端。
之后,经过数天采访,记者以目击的形式,历数了在省会一条条鲜为人知、甚至叫不出名字的破烂不堪的小胡同;几百条像毛细血管一样蜷缩在高楼大厦背后的小街背巷;设置不合理,并成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障碍的过街天桥;缺少老年人、残疾人专用坐便器,坐下站起时没有助力扶手、门后没有挂钩,甚至一些门的插销损坏多年无人修理的公共厕所等。此外,常常人满为患的公交车、清扫马路时间和上班时间重合等城市生活中的种种的小毛病也被“挑”了出来。
本报的这些行动与“两会”代表们的建议形成了互动,并最终以《挑挑省城的小“毛病”》为题见诸报端。
“细节,总是最容易被人忽略,而最打动人的往往也是细节。”这句话出自本报2004年2月13日刊登的《挑挑省城的小“毛病”》一文的主题评说。正是这句话引起了石家庄市领导的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困难,我们的城市管理还有哪些需要完善?“让百姓说话,让市民管理城市”。
在市领导的亲自安排下,2004年2月27日,石家庄市政府首次召开“问策于民”座谈会。市领导特意发函邀请本报记者参加会议。市长、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所有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全部到会,他们的目的是听取来自省会的市民代表讲述自己的身边事,他们的任务是对这些市民反映的影响生活的“小事”在第一时间拿出解决办法并限时解决。
这一天,石家庄市20多名市民代表第一次来到了市政府的会议厅里,人们激动、兴奋又心存忐忑。一位市民代表一遍遍将邻居们托自己向市长问询的内容默默想了又想;另一位市民代表自己给自己鼓劲,因为他想向市长发牢骚。
座谈会开始了,气氛异常活跃,市民代表发言踊跃。“抢”到头个发言机会的代表,直接提出了石家庄环境的脏乱差,比如说建设大街,坑洼不平;一些道路不畅通,宽度和质量无法适应交通需要,高峰期总堵车;排水设施不太好,下雨积水严重;公交站台设计得很窄、很长,极不安全,公交车的车次牌设计不醒目;省会新建的小区设计不合理,车位不能满足居民需要;马路上的隔离带太高,而且铁栏杆太密集,开车时经常阻挡视线,容易造成危险;清扫马路的时间很不合理,与上下班人员最密集的时段相同等。
市民的发言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在发言的过程中,市长不断参与意见询问情况,很多问题当场便定下了解决时限。
从此“问策于民”座谈会成为省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形式,成为了石家庄市政府的一项制度。定期召开,公开征集市民代表,座谈会内容由媒体完全公布,解决过程在媒体上公开。
市长换届,这项制度坚持了下来。至今,越来越多的省会市民走进了市政府会议厅,向市长直接发问,还有更多的来自百姓的城市管理办法被管理部门采用。
尊重是最好的关怀
市民的小悲喜仿佛总会因为缺少波澜而被忽略。《都市时讯》扎根于城市,它的生命力就来自城市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和遗憾。
为此,我常常想起因当年的报道而引发的“市长感慨”:在城市管理中,最容易漠视的,也就是那些看似简单、容易、琐碎的事情;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简单的、容易做的事情上,漏洞百出、马马虎虎。而这些简单的、容易做的、琐碎的事情如果做好了也就管理好我们的城市。市长由本报有关细节的报道所引申的话至今耐人寻味。
作为记者,我们总是渴望这座城市有更多的完美与和谐,而当我们的努力成为推动和谐的现实,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本报记者:芦海英、王春红)
《都市时讯》活动大事记:
□2003年11月14日,本报与市纪委、监察局联合举办“阳光投诉媒体互动”活动。
□2004年1月,本报与石家庄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为老劳模送年礼”活动。
□2004年7—8月,本报与省少儿基金会共同发起“将闲置的书捐给山里的苦孩子”活动。
□2004年10月19日,本报与石家庄市民政局联合推出首届“爱心捐助进社区”大型捐赠活动。
□2005年1月3日,本报与省红十字会合作为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
□2005年7月28日,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民政局、文明办联合主办、本报协办“邻里相邀,亲情纳凉”活动。
□2005年8月,本报携手省三院联合开展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贴心行动”。
□2005年8月,本报与天津肯德基联合举办“双胞胎大赛”。
□2005年12月,本报与市民政局联合开展第二届“爱心捐助进社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