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思想的价值在于传播。以理性、民主和发展为目标的现代中国,不仅需要信息的传播,更需要思想的传播———因为惟有传播能够形成对话,能够形成交流,而多元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才能真正将舆论导向理性和公正,并最终形成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这就是我们开始做“时评”的原因,也是我们继续做“时评”的动力。
时评之于《燕赵都市报》,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和独特品牌,在读者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注意力。所以,我们也敢比较自信地说,花两年多时间交出的这份答卷,已经回答了在决定做时评版之初,许多人都有的一个大疑问:都市报为什么要做时评?
2003年夏天,成长7年的《燕赵都市报》已在国内同类媒体中出类拔萃,跻身“都市报四小龙”之列,是本地区读者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这是我们的资源,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当其时也,中国经济增长成就斐然,社会思想也随之日益活跃,以计划—等级—权力为核心的旧体制亟待突破,以自由—平等—权利为核心的公民社会虽然不断生长,但舆论仍然缺乏独立表达和发挥影响的渠道。因此,为各阶层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思潮提供沟通平台,以便去伪存真,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合力,成为每一个责任媒体的必然之选。与此同时,《燕赵都市报》七年努力,已经确立起“舆论监督、贴近百姓、关注弱势群体”的办报特色,而时评———普通人意见和观点的直接表达,老百姓所关注、所焦虑、所批评的真实传达,正可谓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
于是乃有2003年7月31日本报第一块经常性言论版———“时评”的诞生。都市报人对它的期待与看重,从它在这张报纸的位置———首叠2版即可看出。
从周五刊到周六刊,从缺乏来稿到每天看不完的电子邮件,从读者不知“时评”为何到成为网络媒体平均转载率最高的版面……两年半,伴随这个版面成熟起来的,还有读者、作者两个日益壮大的群体。都市报的时评逐渐被接受、被喜爱、被尊重。虽然喝彩令我们忐忑,但成长也让勇气和信心倍增,来路上艰辛的摸索如今看来轨迹清晰,确可归纳为都市报时评的某种理念或者追求———
公共性。常有关心的人问我们:“时评”选稿或选题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在时效、文采等因素之上,我们最重视的是言论视角的选择———所“评”是否关系公共利益的新闻,所“论”又能否对增进公共利益有所裨益。以此为标准,“时评”一贯关注教育、医疗、垄断、矿难、慈善等国计民生的大命题,同样也关注佘祥林、熊德明、刘晓静、晓霞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普通个人;以此为标准,“时评”辛辣批评“屁股底下坐着移民楼”的地方官,也深情注视人权入宪、农税废止等制度推进;以此为标准,“时评”热烈讨论传统节日的嬗变,也冷静观察时风世相的迁演……当然,在版面上,发言者多不是我们,编辑也未必同意所有作者的观点,但是,时评的观察正是我们的观察,时评的思考也正是我们的思考。从这一点上讲,都市报不避讳于“意见领袖”的定位,因为这并非居高临下的傲慢,而是我们作为公共利益守望者,作为舆论进步引领力量的当然责任。
开放性。“什么人可以发表‘时评’?”这是经常碰到的另一个问题。实际上,没有任何限制,教授学生律师法官官员百姓医生患者……我们打造的,本来就是一个平等、开放的公民舆论平台。而论者身份的非限定性还在其次,时评恪守的“开放”,首先以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与倾听为基础。比如在户籍改革、公车改革、高校管理等话题上,时评都曾引起过热烈争论。每次有读者表达不同观点,我们听完总是劝其“写写”,希望把更多阶层、更多角度的信息和意见传达给全社会。当下时代,社会分化渐趋明显,但是一些人观念中却总难放开对“统”与“专”的偏执,这往往妨碍相互倾听。民主文明社会以理性沟通为前提,以平等博弈为秩序,以关怀弱势为情怀,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社会成员的相互倾听,特别是那些“声音不大”的个体和群体的声音。所以,“多听听”不独是时评以及媒体的自省,也是对全社会特别是执权者为官者的提醒。
建设性。都市报时评的“名气”和它的锋芒有关,但是,也与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有关。正因如此,它区别于一些“一贯正确”的空泛教训,但也不媚俗于挟枪带棒指桑骂槐的盲目发泄。针砭时弊以促和谐,期待“冷峻思考和善意批判能够成为一种点滴的建设力量”,时评创刊时曾这样自勉,经过两年多的坚持,这也成为它获得广大读者、作者支持,以及在众多媒体言论版中脱颖而出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时评之起、之兴,不就是中国一步步走向舆论开放、民主理性的一个侧影?而生逢其时其间的我们,不断见证一代新闻人的理想一点点清晰,一点点实现,又怎能不在心底涌起巨大的幸福感和新的欲望?如果说时评的生长本身就是中国民主架构建设的一部分,那么完整报纸在民主社会的两个主要功用———提供事实和舆论场所,就应该是我们当仁不让的抉择。
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思想的价值在于传播。以理性、民主和发展为目标的现代中国,不仅需要信息的传播,更需要思想的传播———因为惟有传播能够形成对话,能够形成交流,而多元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才能真正将舆论导向理性和公正,并最终形成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这就是我们开始做“时评”的原因,也是我们继续做“时评”的动力。
(本报评论员:刘采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