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共青团杭州市委依托浙江省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联合组织了“职业青年阳光行动”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活动。经过近半年细致、认真的调查后,近日,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杭州市职业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白皮书。
结果显示,杭州职业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同,在所有参加调查的职业青年中,16.03%的被调查者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10.81%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24%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三类相加,共有三成职业青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职场压力让他处在垮掉的边缘
“现在脑袋发涨,再来点压力,我就要垮掉了”,2005年12月31日下午5时左右,接到记者电话时,从事贸易工作的朱先生还在办公室,因为他要打很多电话预约,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通常上午还好一点,下午就开始乱了,朱先生说,双休日实际上得不到休息,在家里,还要不停地打电话,联系业务。晚上根本无法入睡,满脑子都是工作上的事情。
而朱先生原本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从事销售工作7年来一直比较顺利,由于业绩突出,前两年得到提拔,成为销售部门的负责人。他需要保证部门工作业绩增长,还要做好包括部门员工培训、自我成长等工作任务。
“完成不了,扣奖金不说,位置可能都保不住”,工作压力的持续增长,朱先生出现了焦虑症症状。
朱先生是本次调查活动中一个典型的样本,到目前,他已经长达半年时间失眠,听见电话铃声就心动过速,爱发脾气,人际关系恶化。
像朱先生一样遭遇职场压力的青年并不在少数。调查组的专家告诉记者,职场压力虽然是无形的,但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当工作任务过多过重过急时,当工作中发生各种冲突时,当知识飞速更新要求你不断掌握时,当工作与家庭生活产生矛盾时,当职业收入不能解决生活经济压力时,职场压力感就会强烈地产生并对职业者发生巨大的影响。适当的职场压力可以使人上进和提高,但是,职场压力强度过大或者过久则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调查数据显示,40.3%的职业青年感到职场压力很大,而感到职场压力较小的职业青年仅占调查总体的20%。金融从业青年在访谈中,普遍反映由于工作目标高、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同时担心金融体制改革波及自身,职场压力感更为突出。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最新全国性统计调查显示,20-30岁的人群成为各年龄段职业压力之首,31-40岁的人群次之。20-30岁的职业青年面临的职业压力是最大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职业青年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除面临工作压力外,还有成家、购房、子女抚养和社会交往等诸多压力,这也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大新问题。
心理亚健康导致身体不健康
大学毕业一年有余的孙小姐在银行系统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孙小姐显得很疲惫,她说:“又感冒了,有点头晕。”
而参加工作之前,孙小姐身体一直挺好,最多就是偶尔换季时感冒。但工作后,身体状况持续下降,现在每月都会生一次病,经常感冒、咳嗽。
孙小姐告诉记者,她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从早到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挤出来,同时又要面对客户的各种要求和问题,并经常担心自己被投诉,大量的业务培训和定期的技能考试,使神经永远紧绷,典型的心理状况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一位公务员在接受采访时长时间沉默不语,然后他流着泪说,朋友越来越少,家人都觉得他变了,在家里的时间他能够没有一点声音。“不是我不会说,实在是太累了,起先是能少讲就少讲,然后能不讲则不讲,现在就是一概不讲了……我很痛苦!”心理状况严重影响到了他的人际交往。
“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的典型症状”,心理咨询专家赵晓红告诉记者,在被调查的3476名职业青年中,心理亚健康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表现在身体机能下降方面,容易疲倦或缺乏精力、容易生病和脸色不好;二是表现在人际交往减弱方面,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处理个人事务的时间越来越少、不愿与人接触以及爱讥讽或对人失去好感;三是表现在工作效率下降方面,容易忘事、难以专注于工作和做事费力;四是表现在个人情绪不安方面,忧愁、难以快乐、容易急躁、发脾气、无法跟自己开玩笑,18-28周岁青年比29-35周岁青年更容易急躁和发脾气。
多重的压力来源
36岁的王先生几年前从外地调到杭州工作。前年,他花积蓄在杭州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后来遇到房价上涨。尝到甜头的王先生以按揭贷款方式,又购买了一套。想不到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王先生正在脱手中的住房交易也因此搁浅。
此时,王先生一个月要交银行房贷8000余元,而他与爱人的工资相加每个月只有5000多元。为了应付每个月的银行贷款,他搁置了爱人调动的事,几乎天天被爱人埋怨,还得隔三差五跑回老家照顾家小。几个月下来他神情焦虑,双目无神,就连本职工作也心不在焉,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心理咨询专家指出,王先生一夜之间变得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的遭遇,被称为家庭经济“休克”,以各种间接形式造成职场压力。这种职场压力的产生几率虽然不特别高,但给职业青年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
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职业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是时间紧迫和职业发展。它一方面说明了现代竞争对于组织效率的要求甚高,一方面也暗示了组织对于多元化青年人才的需求。另外,“不得不迫使自己跟上新科技或本领域的发展”、“担心未来的工作或业绩”是职业发展给青年带来的压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进则退。这种无法回避的现实时时刻刻提醒着职业青年不能懈怠,然而这种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也给职业青年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同样,职业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对职业青年造成压力。
三成受访职业青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本次调查历时4个多月,杭州市各区(县、市)及市属各行业不同学历、18至35周岁年龄段的3476名男女职业青年接受了有效的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
结果显示,杭州职业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同,在所有参加调查的职业青年中,16.03%的被调查者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10.81%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24%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三类相加,共有三成职业青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按各行各业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多寡排列,前十位依次为:金融从业人员、公务员、医生护士、媒体新闻从业人员、通讯电信从业人员、商贸零售从业人员、IT从业人员、警察、教师、运输物流从业人员。其中,金融行业是最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行业。
造成职业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青年最常见的三种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压力过度,常感觉精神上有较大的压力,这种人群占21.6%;其次是抑郁情绪,经常不开心,感到郁闷,占19.2%;再次是无价值感,常感到自己在工作中不能担当有用的角色,占16.7%。有40.3%的职业青年感到职场压力很大,感到职场压力较小的职业青年仅占调查总体的20%。
“同伴咨询师”贴身助解心理问题
赵晓红同时指出,心理学并不神秘,应该成为很普及的学问,从而走进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个体自身可以感知的特性,职业青年要形成自我定期测评心理的习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她希望职业青年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解压方式,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她提醒大家要充分发挥心理的自我调节作用,通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赵晓红还推荐了几种方便的“小贴士”:每天采用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锻炼1小时,连续工作2小时后放松15分钟左右,广泛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感到焦虑和心情郁闷时连续深呼吸10次,每月至少与亲友一起开展户外休闲活动1次等,这些对心理健康都颇有裨益。
调查组专家还希望有关单位加大组织和开展职业青年心理体检的力度。据介绍,此次112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职业青年在接受个别访谈、经咨询师开导后,都已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改变了认知,对行为进行了调整,心理状况正在逐步好转。从事贸易行业的朱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前几年在管理手段上缺少回旋的本领,不懂得如何排解压力,造成心理问题。现在则能对症下药,舒缓压力,轻松生活。
要让职业青年开心工作,健康生活
课题组的有关负责人、共青团杭州市委青工部部长徐震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谈了此次研究的设想和意义,以及今后共青团杭州市委在促进职业青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打算。
时报:为什么要开展此次职业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徐震宇:首先关注职业青年的健康是全面健康,而不仅是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心理健康。要让职业青年开心工作,健康生活,更好地发挥技能,胜任岗位,是和谐社会、和谐创业的一部分;其次,当前社会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多了,互联网的普及、房价的攀升、高端消费品的出现等等一系列情况,都对青年人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其三,青年人年龄较小,正处在职业发展、学习进修、婚姻恋爱、赡老育幼、购房买车等各种矛盾的交叉口上,心理问题的来源尤为集中和多样。
时报:此次调查的意义何在?
徐震宇:全面、深入地掌握职业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心理问题背后的来源和原因,研究心理健康和组织绩效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职业青年更好地在职场上健康工作,为团组织更好地服务职业青年成长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
时报:共青团杭州市委在促进职业青年心理健康方面有哪些打算?
徐震宇:第一,丰富职业青年的心理知识。通过心理健康书籍推荐(或借阅)、团刊心理健康专栏等形式,积极地向职业青年提供心理健康的信息、知识,为职业青年学习心理知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经常邀请心理专家作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使职业青年筑起“心理免疫”的堤坝,增强心理“抗震”能力。
第二,关注职业青年的心理动态。从本单位的职业青年中选拔部分对心理学兴趣浓厚、乐于助人、性格开朗的团员青年,将这部分青年输送推荐到专业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同伴心理咨询师”。加强关注职业青年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周边青年出现的心理偏差苗头,力所能及地运用心理咨询技能帮助职业青年舒缓心理健康问题,并引导心理健康问题已较为严重的职业青年主动到专业机构寻求心理帮助。
第三,疏导职业青年的心理压力。积极争取资源,建立面向职业青年的活动室,提供各种免费使用的锻炼设备、放松设备,鼓励职业青年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多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交友活动等,为职业青年创造良好的沟通平台和社交平台,让职业青年在工作之余亲近大自然,感受美好生活,及时释放心理压力、舒缓心理问题、疏导心理抑郁。
第四,加强职业青年的发展规划。深入开展“职业青年导航计划”,帮助职业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目标,改善职业青年的思维模式,抛弃不切实际及期望值过高的目标,建立现实客观的SMART式的发展目标:S-specific(特定的、适合自己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chievable(可实现的),R-realistic(实际的),T-time-based(基于时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