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为)“投资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产业转移———人口转移”。本市积极探索建立以推进政府投资向郊区转移为出发点和推动力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径。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如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郊区、惠及农村,已成为本市近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重点考虑的问题和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据介绍,“投资转移”反映出的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以政府投资向郊区转移引领带动社会资金的跟进。转移的政府投资首先用来支持郊区“基础设施建设”。路、水、电、气、热通了,就具备了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紧跟着“公共服务提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功能设施配套为郊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产业转移”是“人口转移”的先决条件,只有就业机会的增加,才能吸引人口转移落户,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就能得以实现。
建立了投入增长机制
2004年以来,本市大力推进政府投资向郊区转移。政府投资郊区的比例由2003年的20%提高到2005年的50%,今年政府投资郊区比例有望历史上首次超过了城区,并且今后将逐年增加。这种有利于促进郊区农村更快发展的投入机制将以五年规划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确保郊区农村发展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强化了城乡一体的项目管理机制
政府投资的增加,相应带来了郊区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本市建立了城乡一体的项目管理机制,从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管理、评估、稽查、监督等方面入手,坚持全面与重点、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政府投资监管,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代建制、招标制、储备制、筛选制、评估制等在内的7项制度。
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郊区基本建立了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带投资,以投资监管促管理理念转变提高的良性循环,城区和郊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初步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建立城乡互动的要素流动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多年形成的、阻碍郊区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所在。为此,本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促进和引导要素资源向郊区流动。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本市改变了以往只关注1150平方公里城区的做法,而是将市域16410平方公里全部纳入规划和建设范围,统筹安排建设时序和政府投资。一批跨区域的城市快速路加快了建设步伐。天然气服务范围逐步延伸到远郊区县新城和沿线部分城镇。支持郊区输变电站建设,城乡供电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郊区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被纳入全市范围统筹规划。新城、中心镇的集中供水能力加快向周边农村辐射。
去年以来,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大力推进城区科技、人才、技术要素向郊区流动。通过支持城区名校名院到郊区建分校、分院,探索建立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流动的新机制。支持郊区项目包装引入城区优质专业技术资源,2005年,100%的郊区项目由甲级单位进行评估,30%的村镇项目实现了由甲级咨询单位包装。
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发展
始于2004年的加快郊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只是政府支持郊区发展的第一步,2005年,本市开始发力提升远郊区县公共服务水平,当年投向郊区公共服务的政府投资达到了11.4亿元,是2004年的2.3倍,极大改善了郊区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推进了社会发展进程。
政府支持郊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了“抓两头”的思路,即,一方面推进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扩展,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为推进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扩展,2005年,政府从教育和卫生这两个郊区公共服务“软肋”入手,通过资金支持、政策配套,大力支持城区与名校到郊区办分校,城区三甲医院到郊区办分院。到2005年底,城区已有12所中小学名校和4所三甲医院在郊区设立了分校、分院。其中3所中小学名校直接办到了乡镇。
郊区特别是基本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也取得了可喜进展。2005年,市发改委会同市卫生局实施了乡村卫生院升级改造工程,在全市农村建设1486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机构,并力争用两年时间全部完成新、改建任务,确保农民能够“病有所医、就近可医”。同时,还安排了8910万元,支持农村58所小学校舍建设,今后还将继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此外,在市政府资金引导下,密云、平谷、门头沟建成了体育场,大兴、通州等建成了图书馆,郊区文体设施水平明显改善。
抓住发展生产这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一般来说,产业发展是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企业投资哪类行业,投多少资金与政府无关,这在城区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远郊区县情况就大不相同。尽管农业在2004年的增加值仅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6%,但它的发展与全市308万农民的增收致富息息相关,作为弱势产业,政府必须鼎力相助才有出路。
2004年以来,以观光、籽种和加工农业为核心的“三种农业”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先后安排政府投资达到了1.6亿元,近80个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以平谷“北寨红杏”、通州“林菌间作”、房山“白灵菇”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发展项目对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发挥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注重涵养生态与富裕农民相结合
为了保护好首都的蓝天、碧水和新鲜空气,“十五”期间本市坚持每年安排政府投资加强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截至2005年底,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建设,完成造营林封山育林250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已达到49.5%。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720平方公里、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近5000处,完成生态移民4500余人。
政府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注重扶持发展生态后续产业,实现富民养山。几年来,结合生态建设新发展了20余万亩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和20万亩牧草,山区农民逐步形成了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
网络编辑:李亚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