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市两会系列评论之一
1月14日,北京市两会正式拉开了序幕。在往年的两会上,总会出现很多受到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恐怕也会有不少。
比如,在去年两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等12名艺术家出身的人大代表,曾提出《关于加快奥运会城市雕塑景观建设的议案》,呼吁市领导主导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加强城市雕塑委员会建设,尊重专家意见,尊重艺术规律;加强审批核准制度,确保城市雕塑的品质。 在接受记者回访时,李象群表示,部门利益因素阻碍了城市雕塑建设;而城市雕塑委员会,应由雕塑家、建设和环境专家、生态学者和艺术评论家共同组成。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又是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首都之城,高品质的城市雕塑对于北京的特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就曾说,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状况,不仅反映经济建设的成就,同时能够给予经济建设以巨大的影响;而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一个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
的确,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代文化、一座城市的标记,折射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文化氛围、历史风貌及地域特征。因此,世界著名的大城市都十分重视建设大规模的雕塑,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歌颂了法国革命时马赛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墨西哥城的一只叼着蛇的鹰停在仙人掌的雕塑,展现了墨西哥人民正义战胜邪恶的光荣历史,成为墨西哥国家的标志。毕竟,这类雕塑具有最普及、最坚固、最持久的特点,对人们起着日久年长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发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然而,北京市社科院在《首都北京城市雕塑的现状与症结》的报告中指出,从人类文化发展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考察,北京的城市雕塑状况不容乐观:数量严重匮乏,尤其现代意义的城雕,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质量欠佳,已有的城雕作品中,不少被专家认为是“雕塑垃圾”;体量不够,类似莫斯科的祖国-母亲、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具有大都市标志意义的特大型和巨型的雕塑尚未出现;布局有待改进,在广场、交通要道街道(包括街道绿地),城雕罕见,而公园和边缘地区的数量大大多于城区……此外,在题材丰富化、艺术风格多样化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鉴于此,期待有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李象群等代表的建议,更期待北京能够借助举办奥运会的良好时机,在数量、质量、体量、布局、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尽快改变不容乐观的城市雕塑现状,以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城市文化品位。要知道,北京并不仅仅是所有生活在北京的人们的城市,它更是国家的首都,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上起着全国性导向作用。同时,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它也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形象、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气派。在这一点上,高品位城雕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往往是最感性、最直接、最易于接受和最令人记忆深刻的。
当然,要做到这些,还需要进行很多艰苦的工作。比如,要通过一些合适的宣传路径,提高市民对城雕的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平,改变城雕是城市建筑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的传统观念;加强城市雕塑委员会建设的力度,稳定城雕建设的资金来源,建议借鉴国外的“百分比建设制度”,在公共建设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设立城市雕塑建设的专项基金;完善城雕建设市场的管理规则,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在设计、价格、监理以及建设等方面,出台科学、具体的法规,堵住“雕塑垃圾”的入口;同时,也不妨组织相关专家,对城雕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普查,对现状作品进行审查筛选、登记造册,以便及时清理整顿粗制滥造、没有文化品位、有损城市形象的“雕塑垃圾”;等等。
期待这些工作能在今年两会之后,逐步落实到位。尽管相对一些重大话题而言,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真正能够解决好,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两会“开篇之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