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市两会系列评论之二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北京市12届人大四次会议于1月15日召开。市长王岐山作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细读报告,一条清晰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报告的全文,这就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创新城市、公共服务。
科学发展:要抓好四个环节
对北京来说,要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首先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着力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首都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发展环境,实现首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当前,强调科学发展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二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在报告中,上述环节都有鲜明体现。比如,建立城乡互补、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郊区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等等。
和谐发展:人口、就业和环保问题
就北京而言,实现和谐发展,建设宜居城市,首先要处理好人口问题。北京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外来人口管理,需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加快制定保障首都协调发展的人口调控法规政策与措施,从对居住场所的法治化、信息化管理入手,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实行常态化管理、市民化服务。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好就业问题。除了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当前特别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和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民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坚持不懈地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目前,北京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4.1%,城八区和郊区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40%,城八区和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2%和46.6%,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远未实现,还需继续努力。
创新城市:北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北京在建立创新型城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不仅有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还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包括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在内的人才优势,更有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转化平台和孵化器。“十五”时期,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9.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这都为北京建立创新型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应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率先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提高首都地区的创新水平,逐步解决首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公共服务:解决市民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北京要建设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就必须营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运行环境,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目前,北京市的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交通拥堵和环境脏乱的治理任务艰巨。比如,本月3日的“东三环路面塌陷”,表明北京的地下管网存在一定问题。
而之前发生的八达岭20多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也是北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交通事故。这些都说明北京的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
教育和医疗是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两大公共品,所以应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满足城乡居民生命安全和基本健康保障需要。北京应率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事业,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后五年,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面向基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北京市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重要任务。
本次“两会”将决定北京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从报告来看,发展理念的转型是报告的最大亮点。要使蓝图变为现实,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坚实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