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孙力:
北京少儿住院互助金项目建议仿效上海的做法,明确将“少儿互助金”与住宿、校服等一并列入“一费制”的自选项目中同时收取,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同时,政府应每年为每个儿童投入几元钱,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互助金,同时也显示出政府对这一项目的支持。(民意征集号:S16003)
实施现状
经政协委员的大力呼吁,北京少儿互助金已在2004年建立,但两年来其覆盖率一直在一半左右徘徊。 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瑞苓。
实施两年覆盖率仅一半
根据于瑞苓提供的数字,2004年除延庆、密云两县还未开展互助金工作外,全北京参加互助金的少儿为66.9万,占全市少儿总数的47.7%。2005年全市18个区县都建立了少儿互助金,参加人数为75万,占全市少儿总数的53.35%。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两万余名儿童患病后从互助金中得到帮助,共报销医疗费用3000多万元。
学校出人出力积极性不高
于瑞苓说,少儿互助金公益性质非常明显,对家庭和社会都有利,尤其对患大病儿童帮助作用明显。据统计,在已受助的儿童中,白血病患儿就占到了5%左右。这样一项好的政策实行两年以来之所以覆盖率一直在一半左右徘徊,与学校推广积极性不高以及宣传力度不足有很大关系。
“学校在推广方面的确有一些难处。按规定,学龄前儿童的互助金在基层组织交纳,学龄儿童的互助金则由幼儿园、学校收取。从工作安排上来看,学校一般是在每年暑假前发放下一学年度‘一费制’清单,9月份开学后收取,而‘互助金’则是在每年9月开学后才通知收取,成为统一收费后进行的一项‘单独收费’。再加上学生加入互助金后,学校要造册、建医疗证,学生生病后申请互助金要由学校出具‘住院证明单’,一系列的具体工作要做。学校‘出人出力’,却得不到任何收益,还有‘乱收费’的嫌疑,宣传推广这一公益项目自然缺乏积极性。”
救助个案互助金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一年需要四次化疗,每次至少需要1.5万元。7岁的小女孩马榕,因为得了白血病,使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马榕患肺病的爸爸都不敢自己看病,“借的钱都给孩子看病了,目前已经花了14万多元”。
马榕的父母都靠低保生活。今年44岁的马榕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是2004年7月被儿童医院确诊患了白血病的,现在每三个月要进行一次化疗,加上其他医药费用,一年下来至少得10万元。”这对于他们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昨天晚上8点左右,记者在广安门外的一个旧楼里,见到了因为化疗头发显得异常稀疏的小马榕。“我特别想去上学。”小马榕说,“去年9月我已经到学校报名了,但学校老师知道我患了白血病后,考虑到我的身体不能太累,于是又给我办了休学手续。”
让马榕父母感到幸运的是,2004年10月,邻居告诉他们北京市有了少儿互助基金。马榕的母亲说,“尽管每次化疗能给报销的钱只有3000多元,但已经让我们肩头的担子减轻了许多。”
教委说法
难度来自四个方面
少儿互助金自2004年设立以来,一直得到市教委的重视。“每学年我们都通过区县教委向学校发文,组织学生缴纳少儿互助金。”市教委体美处宋玉珍老师说,“但少儿互助金的推广难度相当大!”
这个难度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人们对少儿互助金认识的程度不高;二是家长总以为上了商业保险就不用再上其他保险;三是商业保险公司进驻学校业务提前,并许诺抽成;四是一些学校推广少儿互助金的积极性不高。
委员建议
互助金应纳入“一费制”自选项目
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推动互助金工作进展的孙力委员在此次政协会上再次提出了将互助金列入“一费制”自选项目和政府向互助金进行少量投入两项建议。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重要的体现,0岁至18岁儿童的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重要的内容。目前,北京市在不断完善公费医疗、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绝大多数市民享有医疗保障,但少年儿童未被纳入其中。政府应该加紧研究将少儿住院互助金尽快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实施。”孙力委员说。
孙力委员此次提出的两项具体建议正是针对互助金管理部门的担忧以及学校的难处。她建议,仿效上海市政府的做法,明确将“少儿互助金”与住宿、校服、晚托班、伙食一并列入“一费制”的自选项目中同时收取,成为学校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从而有效解决少儿互助金“推广难”的问题。她同时建议,政府应每年为每一个北京市户籍儿童投入几元钱,主要费用仍向家长收取。这样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互助金,同时也显示出政府对这一公益项目的支持。
孙力委员说,社会舆论应该加大对少儿互助金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互助金的意义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