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月17日讯(记者 冯钧 肖雄 摄影 明健飞 张泉森)2006,湖南站在新的起点。2006,湖南将迈步实现新的跨越。今天上午,肩负着“十一五”发展重任的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长沙隆重开幕。
会场内灯火辉煌,庄严的国徽在10面红旗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主席台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巨幅标语,点明了这次盛会的主题。 8时30分,代表们笑容满面、精神抖擞地陆续迈进会场,身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代表格外引人注目。
9时正,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张春贤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张春贤宣布,本次大会应到代表772名,因病因事请假32名,实到740人,符合法定人数。
今天的大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张春贤、吴向东、周时昌、唐之享、谢佑卿、庞道沐、颜永盛、王四连、刘永寿担任执行主席,由张春贤主持。
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正午。
出席大会的省党政军领导和老同志有:周伯华、胡彪、孙载夫、戚和平、谢康生、熊清泉、刘夫生、王克英、黄建国、石玉珍、肖捷、梅克保、郑治栋、李江、于来山、李今伟、贺同新、杨泰波、许云昭、徐宪平、甘霖、罗桂求、文选德、袁隆平、姚守拙、卢光琇、章锐夫、阳宝华、王汀明、刘晓、龙国键、谢勇、王振杰、王治国、董志文、杨敏之、齐寿良、罗秋月、曹文举、沈瑞庭、俞海潮、刘玉娥、朱东阳、赵培义、潘基礩、罗海藩、高锦屏。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江必新,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素斌在主席台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张银福,国防科技大学政治部副主任邹征远和其他主席团成员。
在热烈的掌声中,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作关于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报告共分为10个部分,回顾和总结了“十五”期间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十一五”湖南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十五”湖南铸辉煌 5年GDP年增10.2%
周伯华说,“十五”时期,是湖南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受惠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五”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湖南经济总量显著增加,质量和效益上了新水平。去年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预计数,下同),五年年均增长10.2%,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7%、13%、10.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60元,年均增长9.8%。经济效益持续好转,财政总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738亿元,年均增长18.1%。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2000年的21.3:39.6:39.1调整为19.5:40.8:39.7。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产业化程度提高;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五”期间,湖南经济增长空间进一步拓展,外向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务经济迸发新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就。而随着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转换有了新突破。各地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区域发展形成了新格局。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十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新成果,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进展。
“十一五”湖南再攀高 2010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
周伯华在报告中提出:“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到2008年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总量突破1万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周伯华指出,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省各级各部门应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进程;坚持不懈地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不懈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湖南”建设。
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湖南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建设洞庭湖区、邵阳等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实施42个基地县、1200万亩超级稻等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确保粮食优质高产;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培育农产品加工大县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着力扶持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有竞争实力的100个过亿元的优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十一五”期间,湖南还将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扩容,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素质,构建具有较高效益、较强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工业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力争到2010年二、三产业占全省经济总量的85%以上。报告还提出,依托知名品牌、大型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湖南将做优做强做大核心企业,到2010年形成1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
“十一五”期间,湖南还将加快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发展的能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壮大整体经济实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完善民主法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改进政府工作。
周伯华在报告中提出了200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2%;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加大投入,扩大消费,增强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围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集中力量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8件实事,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大会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补选办法》。
部分在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九届政协委员、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直机关、中央在湘单位、在湘本科院校负责人,部分市、州主要负责人,部分省政府参事,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稿源:红网)
(作者:冯钧 肖雄 摄影 明健飞 张泉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