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出现新局面
“十五”期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渐入佳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恰逢其时,全国呈现出从以往东部地区“单极突进”向四大区域“多轮驱动”转变的新局面。
从深圳特区引领珠三角崛起,到浦东开发拉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再到天津滨海新区推动环渤海前行,“十五”期间,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地区抓住机遇,继续担当起中国经济发展“领头羊”的角色。
为增强自身发展后劲,2004年广东率先提出了“泛珠三角”构想,并摸索区域协作的方法。此举对支撑珠三角出口导向型经济、珠三角产业向内陆转移以及市场的纵深扩展、加快西南地区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具有重大意义。
“十五”期间,长三角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中继续发力。统计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已突破20%,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一半左右。
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一块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新区正在崛起。这里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天津港和保税通道,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环渤海区域正在成为我国北方最活跃的地区。
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规模已接近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
“十五”期间,国家在规划指导、重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对西部地区予以重点支持,使这一阶段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从2000年到2004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近万亿元,使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西部地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开始起步,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五年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节水灌溉等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使得西部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三峡库区国土整治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近年来,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科研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果。重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7000多所中小学危房得到改造。西部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建成了一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国家率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面免征农业税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和规模;辽宁、黑龙江、吉林先后推开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国家还加大了对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支持力度,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落实财税政策,进一步对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给予支持,出台了促进东北地区扩大开放的指导性文件及相关政策。
近两年来,东北三省经济运行逐渐步入快车道,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国有经济在改制中开始向国民经济命脉产业集中,控制力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国有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焕发出新的活力;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利用外资增幅较大;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企业技术进步成绩显著;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等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广阔的中部地区是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意义重大。200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产生了效果。2004年上半年,中部六省GDP增幅分别比全国高2.1至4.4个百分点,而2001年至2003年,中部六省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低于东部1.8个百分点和西部0.4个百分点。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杜宇 |